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耳食錄

鎖定
《耳食錄》是清代樂鈞著文言短篇傳奇小説集。初編十二卷一百十二篇,二編八卷九十七篇。成書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 [1] 
《耳食錄》,是作者攝拾瑣聞,反映社會風俗、市民生活的創作,內容包括僧道神仙、鬼怪妖魔、盜賊俠客、商賈農工、官吏士苦的傳聞。這部小説的藝術成就在於繼承中有創新,形成了中國式的情趣和理趣和諧的短篇小説意境。 [4] 
作品名稱
耳食錄
作    者
樂鈞
創作年代
清代
文學體裁
筆記小説
字    數
222000

耳食錄內容簡介

《耳食錄》總計撰集故事近二百篇。其中有近百篇屬於短篇傳奇小説。其它的大體上可歸入筆記小説,但其中有些篇幅極短的作品,只是出於作者的擬想而已,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筆記小説。近二百篇小説故事中,其內容是相當複雜的,瑕瑜互見,藝術成就也極不平衡。從題材的角度入手,可以把其內容大致分為三類:批判類,勸懲類和愛情類。《耳食錄》或揭示社會黑暗,表達理想追求;或道德上勸戒他人,達到懲惡揚善的目的;或謳歌純真的愛情等。 [5] 

耳食錄作品目錄

自序
重刻耳食錄序
初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二編
二編卷一
二編卷二
二編卷三
二編卷四
二編卷五
二編卷六
二編卷七
二編卷八
[8] 

耳食錄人物介紹

徐太保
《徐太保》(初編卷五)中徐年少時偶爾漫步小河邊,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子欲過河無奈河中沒有橋樑,所以一直在惆悵觀望着,徐看到這一情景,好心揹着女子過河。到了河中央,徐不自覺吟詩:“玉女度銀河,紅裙罩碧波?”詩還沒做完,女子就接了下句:“只因詩二句,奪卻狀元科。”話剛説完人就不見了。後來果然徐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進士第二名,官至太子太保。這個故事中,仙子顯然是來考驗徐太保的,徐太保心地善良,能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可惜做好事時,動了邪念寫下豔詩,於是本可以考取狀元的被神仙姐姐改成了榜眼。 [3] 
劉生
《劉生》(二編卷一)主人公劉生是一個狂妄自大、脾氣暴躁、隨口罵人的人,一日他訪問遠方朋友,迷路遇到了神仙,因其脾氣暴躁、口不擇言而惹怒了神仙,神仙雖然讓他逃脱生死了考驗,卻用飢困來折磨他,直到他好好反省了之後,才有人來解救他。自此他對人十分謙遜。 [3] 

耳食錄作品鑑賞

耳食錄主題思想

《耳食錄》主要包括傳奇小説和志怪小説兩類。傳奇小説多取法《聊齋志異》,如《南塋縣令》之於《王六郎》,《綠雲》之於《阿英》,可説是亦步亦趨。部分作品頗有特色。如《秋心山人》用拆字格寫“愁”,抒發懷才不遇的鬱悶,表達對青春、友情的憶戀以及對理想境界的嚮往。《痴女子》寫一位酷愛《紅樓夢》的女讀者竟因眷戀寶、黛而死;以《莊》《列》之筆,達楚騷之情,融抒情性與故事性為一體,渲染出感人至深的悽迷氛圍。志怪小説受六朝傳統影響較深。《田賣鬼》之於《宗定伯》,《紅裳女子》之於《郅伯夷》,均明顯相似。作者偶爾亦自出機杼,風致天然,宛如一首七絕。《哭笑疙》寫兩個對比鮮明的人,一個遇事便哭,一個遇事便笑;二人相遇,哭者愈哭,笑者愈笑。《鄧影》敍鄧某最初惟有身影相伴,後來連影子也飄然遠去。凡此種種,都於志怪情節中,傳達出莫可名狀的孤獨感,折射出人際關係的冷漠情形。樂鈞在乾、嘉詩壇與吳嵩梁齊名,詩品近黃景仁,故其小説亦具詩心。但描敍才能較弱,筆鋒滯澀,不足以驅遣想像;偶見修潔,亦清麗可讀。 [2] 

耳食錄藝術特色

《耳食錄》中的每一則小説,雖短小,各具面目,各隱理趣,匯合起來,從多側面反映了明末清初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且其構思精巧,在瑣屑、平凡之中見深刻,在離奇、怪誕之中含理趣。物化幻化為人在志怪小説中已經不足為奇,人幻化為物是志怪幻想的另一種途徑,這在志怪傳奇小説創作中,不僅發展得並不明顯,且其中幻化多是被環境所迫。 而在《耳食錄》中,人幻化為物無疑是常見的,而且其幻化多是主人公自願、主動的結果,這一描寫是作者積極創新的結果,同時也是該書最具特色的地方。《女湘》、《章琢古妻》、《朱克》和《紫釵郎》是物化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6] 

耳食錄後世影響

《耳食錄》從整體上來説不能跟文言小説的巔峯之作《聊齋志異》相媲美,但在藝術上有其特色,是《聊齋》仿作中較為優秀的作品。
《耳食錄》在後世有一定影響。其中《範依》《段生》《芙蓉館掃花女》等篇曾被改編為戲曲(參見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夜雨秋燈錄》之《痴蘭院主》等,風格亦與《耳食錄》相近。 [7] 

耳食錄版本信息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夢花樓刊初編本;清道光元年(1821)青芝山館兩編舍刊本:清同治七年(1868)藏修堂刊本;清同治十年(1871)敦仁堂刊本;清同治十年(1871,味經堂刊本;民國上海文明書蜀”清代筆記叢刊”石印本;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筆記小説大觀”石印本;1986年嶽麓書社排印本,1987年時代文藝出版社”聊齋志異叢書”排印本,1995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筆記小説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 [1] 

耳食錄作者簡介

樂鈞,字元淑,號蓮裳,清代臨川(今屬江西)人。嘉慶六年(1801)舉人。曾從師翁方綱,善詩賦,有才名。作品除《青芝山館詩文集》,還有《耳食錄》短篇小説集。 [9] 
參考資料
  • 1.    張兵主編.500種明清小説博覽 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第1140-1141頁
  • 2.    陳文新著.文言小説審美髮展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0:第593頁
  • 3.    賴思穎.樂鈞小説集《耳食錄》研究[D].贛南師範學院.2012.33-34
  • 4.    鬍子遠 ,趙伯英.筆墨追宋明 藝趣發新枝——清人樂鈞《耳食錄》藝術談[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第3期).
  • 5.    歐陽偉華. 《耳食錄》思想內容探析[J].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3):205-208.
  • 6.    賴思穎.《耳食錄》的藝術特色[J].文學界(理論版),2011,(第11期).
  • 7.    閔寬東,陳文新,劉僖俊著.韓國所藏中國文言小説版本目錄: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02:第287頁
  • 8.    (清)樂鈞著. 耳食錄[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987.12.目錄頁
  • 9.    孟正民,房日晰主編.中華經典中的寓言 清卷:三秦出版社,2018.10: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