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耳烏賊目

鎖定
耳烏賊目(Sepiolida)是蛸亞綱新蛸下綱十腕總目下的一個目,該目物種外套膜較其他十腕總目物種圓,且該物種無內殼。 [1] 
中文名
耳烏賊目
外文名
Sepiolida
別    名
餃子烏賊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亞    綱
蛸亞綱
下    綱
新蛸下綱
總    目
十腕總目

耳烏賊目簡介

耳烏賊目(學名:Sepiolida)是頭足綱蛸亞綱新蛸下綱的一個分類,跟烏賊目的關係密切。與烏賊目的物種比較,耳烏賊目物種的外套膜比較圓,而且沒有內殼;體形也較其他十腕總目的物種小(雄性的外套膜長度介於 1 cm 至 8 cm之間) [2]  ,所以又名餃子烏賊。與其他十腕總目的物種一樣,有八隻短腕和兩條長觸腕。 [3] 

耳烏賊目生活地區

耳烏賊目生活於太平洋的淺海岸,一些物種也會於印度洋及南非西部的開普半島出現。

耳烏賊目運動方式

它們除了可使用其肉鰭游泳,還可以通過噴射水流來對自身進行加速。

耳烏賊目生物發光

部分耳烏賊有發光能力,夏威夷耳烏賊與可發出生物光的細菌——費氏弧菌——共生。這些細菌居住在它的外套膜上的一個特殊發光器官內。耳烏賊為這些細菌提供糖和氨基酸,細菌發出的光會與從下方照到烏賊外套膜的光相配合,從而把耳烏賊的剪影隱藏 [8] 

耳烏賊目壽命與繁殖

與新蛸下綱的大多數物種相同,耳烏賊目物種壽命為一年。
耳烏賊目在其一生中有多次繁殖機會。 [4]  在其短短一年的壽命中,雌性個體會多次產卵,每次產卵數因物種不同而在1~400顆間浮動 [5]  。 耳烏賊每次交配的時間都長達三小時以確保卵子能夠成功受精、增加成功繁殖後代的幾率。交配之後,耳烏賊都會有半小時動彈不得,所以交配完畢後通常會躲在沙子底下,以確保自己的安全,然後才會產卵。產出的卵子會被它們用沙土覆蓋 [6] 
耳烏賊目的卵孵化後,就立即跟周圍海水的弧菌建立共生關係,讓細菌在其未成熟的發光器官內定植。當細菌在耳烏賊的發光器官內定植後,會促使耳烏賊性成熟 [7] 

耳烏賊目分類

耳烏賊目 (Sepiolida)
微鰭烏賊科(Idiosepiidae)
耳烏賊科(Sepiolidae)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