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耕地休耕輪作制度

鎖定
耕地休耕輪作制度,是“十四五”規劃《綱要》名詞,據農業農村部網站發佈的信息,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實施6年多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輪作休耕實施規模逐年增加。
實施面積由2016年的616萬畝增至2022年的6926萬畝,補助資金由14.36億元增至111.45億元,實施省份由9個增至24個。隨着輪作休耕制度的深入實施,必將有力促進我國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2] 
中文名
耕地休耕輪作制度
外文名
crop rotation and fallow system

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名詞解釋

休耕是對土壤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亟須修復治理、恢復生產能力的補救性措施,重點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推進,通過農藝措施和其他手段開展修復治理,待符合種植要求後復耕。輪作是在同一田塊上、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複種組合的農業種植方式。 [1] 

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各地發展

2016年起,我國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2018年2月,原農業部舉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在會上介紹:“輪作主要是實行玉米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培肥作用,實現種地養地結合、農業可持續發展。休耕就是減少耕地水資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同時加以治理,確保急用之時耕地用得上、糧食產得出。”
2016年9月,硯山縣被雲南省確定為耕地休耕試點縣,首批休耕1萬畝。
2018年,江蘇省被確定為全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省份,南京市進一步優化輪作模式,將稻肥輪作轉變為稻油輪作,從養地為主轉向養地用地相結合:油菜落葉落花能夠肥田,油菜籽可以榨油。
2021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主辦的線上全球土壤生物多樣性研討會召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應邀為開幕式作視頻致辭時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土壤生物多樣性保護,近年來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提升土壤質量和活力。累計實施休耕輪作超過1億畝次,讓土壤得到休養生息。
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在農業農村部網站發佈的一則信息顯示,黑龍江在輪作試點中形成了以玉米與大豆輪作為主,與雜糧、薯類等輪作為輔的“一主多輔”輪作模式,已為廣大農民所接受。“針對國內大豆及油料作物缺口較大的情況,重點在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玉米與大豆及油料作物輪作,近年來帶動大豆麪積增加3000多萬畝、花生面積增加300多萬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