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耕作制度

鎖定
耕作制度亦稱“農作制度”。是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有關的技術措施的總稱。其主要包括作物種植制度和與種植制度相適應的技術措施。例如,在種植制度中確定作物的結構與佈局,耕種與休閒,種植方式 (如間作、套作、單作、混作),種植順序 (如輪作、連作);在技術措施中進行農田基本建設、土壤培肥、水分管理、土壤耕作、防止和消除病蟲害和雜草等。 [1] 
中文名
耕作制度
外文名
cropping system
別    名
農作制度
性    質
種植方式
包    含
單種、複種、休閒、間種、套種等
形    成
在一定自然經濟條件下

耕作制度內容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是根據作物的生態適應性與生產條件採用的種植方式,包括單種、複種、休閒、間種、套種、混種、輪作連作等。與其相配套的技術措施包括農田基本建設、水利灌溉、土壤施肥與翻耕、病蟲與雜草防治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並隨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發展變化。在農業發展史上,其演變過程大致由撩荒農作制、休閒農作制、連作農作制、輪作農作制向複種農作制發展。在中國,除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因熱量條件不足實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區實行復種制。複種北界已越過長城一線,雙季稻種植已北移到北緯34°,在雲貴高原已上升到海拔2420米處;三熟制界線由北緯25°北移到北緯32°。中國耕地資源不多,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壞境,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亦是種植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2] 

耕作制度類型

農作物水稻 農作物水稻
耕作制度是農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養地農業技術體系的總稱,又稱農作制度。它以種植制度作物佈局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農業技術措施的綜合運用。農業地理學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與耕作制度的關係。
耕作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取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並與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經營水平密切相關,其發展主要經歷了撂荒耕作、休閒耕作、連作耕作和輪作耕作 4種耕作制度。
撂荒耕作制是一種原始的遊耕制度,在耕作土地的自然肥力用盡後即行拋棄,另闢耕地。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逐步進入休閒耕作制,即耕作土地休閒一、兩年,靠自然恢復地力後,再行耕作。此後,發展了連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塊田地上連年種植同一種作物,強化對土地的利用。由於連作耕作制不能均衡利用土壤中的養分,長期連作會引起土壤衰竭,於是出現輪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塊田地上按不同時間依次輪種不同的作物(或同一作物依次輪作於不同田塊)。隨着集約化水平的提高,又發展為一年多熟的輪作,即複種輪作制。複種輪作制又有間作、套作混作等形式。

耕作制度研究簡史

耕作制度中國的相關研究

中國是一個農業歷史悠久和以精耕細作著稱的國家,漢代就有了輪作複種,而西歐在中世紀仍以三圃制(一種典型的休閒制)為主。中國在耕作制度方面的歷史文獻也很豐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通過廣泛的耕作制度改革,提高複種指數,有力地促進了各種農作物的增產,但由於不顧客觀條件,硬性推廣某種種植制度,也走過彎路。在發揚精耕細作傳統的同時,注意與現代農業技術特別是農業機械化相結合,因地制宜地提高複種指數,實行復種輪作制,將是中國主要農業耕作制度發展的基本方向。

耕作制度國際上的相關研究

近代國際上對耕作制度的研究十分重視,除農學在輪作栽培方面有大量的論著外,有的學者還從區域的角度研究,如A.N.達克哈姆和G.B.梅斯菲爾德合著的《世界耕作制度》(1970),分析了耕作制度的區位因素和耕作制度的分類,論述了耕作制度的區位、集約度、穩定性和效益,以及食物和糧食生產發展趨勢等問題。H.魯森伯格的《熱帶耕作制度》(1971)對各主要熱帶的耕作制度特點、類型、地理分佈等都作了論述。
耕作制度的研究涉及的學科、領域甚廣,以生態學觀點研究耕作制度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重要進展。生態學觀點認為,農作物與外界環境因子是一個統一的系統,耕作制度應按照物質能量循環的規律,建立在合理的生態平衡的基礎上,這是保證農業持續增產的首要前提。 [3]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
  • 2.    劉巽浩.中國耕作制度:農業出版社,1993
  • 3.    鄭建初.現代農業與農作制度建設: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