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

[lěi yáng shì]
中国湖南省衡阳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有用+1
0
耒(lěi)阳市(Leiyang City),衡阳市下辖县级市 [27]。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面,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 [6]2024年末,耒阳市户籍总人口136.15万,常住总人口108.83万。 [64]辖2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78个行政村(社区)。 [54]市人民政府驻耒阳市金阳东路1号。 [26]市境内通行的方言属湘方言语系,使用同一种语音,音系基本一致。 [38]
耒阳建置较早,在夏商属荆州,战国时属楚。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耒阳县更为涞阴县,以其治位于耒阳水之阴也(水之东为阴),置衡洲,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复名耒阳县。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耒阳县升格为县级耒阳市,隶属衡阳市。以原城关镇为市区。 [55]耒阳市境内为低山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既具有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8]耒阳市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岗、平地俱全,但岗地、丘陵地貌为主。 [7]
2024年,耒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18.5亿元,增长5.3%。 [64]耒阳市将油茶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有色冶金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三大支柱产业来抓,特别突出油茶战略地位,着力重点发展。 [56]
2023年11月4日,耒阳市入选2023赛迪中部百强县榜单。 [57]
中文名
耒阳市
外文名
Leiyang City
别    名
纸都
行政区划代码
430481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湖南省
地理位置
湖南省南部
面    积
2656 km²
下辖地区
2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78个行政村(社区)
政府驻地
耒阳市金阳路1号
电话区号
0734
邮政编码
421800
人口数量
136.15 万 [64](2024年末户籍总人口)
车牌代码
湘D
地区生产总值
518.5 亿元 [64](2024年)
地理坐标
东经112°38′~113°13′,北纬26°8′~26°43′
方    言
湘方言语系

名称衍变

播报
编辑
耒阳之名缘由,与襄阳类似。而且,耒阳得名,还不只是第一种命名方法,包含了第二种因素。耒阳的耒字,源于一种叫耒的农具,这种工具,传说是神农炎承灶战帝在耒河边发明的。这是个重大事府祖寒堡件,耒的发明,推动了农耕文明。人们为纪念炎帝,就把这条河流取名耒水,耒水岸边还有耒山。后来,秦始皇在臭腊谅湖南设置祝主榜鸦五个县,耒水两岸辽慨船府阔的土地,成迎删钻为耒县。葛地又因县城在耒水北面,改名耒阳县。以耒命名地名的县市,全国只此一处。 [53]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先秦时期

耒阳建置很早,在夏商属荆州,战国时属楚。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耒县,因耒水而命名,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阳县,隶属桂阳郡
王莽新朝开凤元年(14年),改耒阳县为南平亭,隶南平郡(桂阳郡改)。
东汉建武年间(25~26年),废南平亭,复耒阳为县,隶桂阳郡,属荆州刺史部。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豫州”据荆州,取桂阳,耒隶之。蜀汉(222年)隶桂阳郡,属荆州刺史。章武二年(222年)八月荆襄属吴,耒阳仍隶桂阳郡。吴孙亮(252~258年)析县地为新宁、新平、梨阳、耒阳四县,耒阳属桂阳郡。
西晋(256~316年)耒阳仍隶桂阳郡,初属湘州,复属荆州。改梨阳县为利阳县,仍属湘东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撤利阳并入耒阳,隶桂阳郡,属江州。
南北朝时,南朝宋、齐至梁天正元年(420~551年),耒阳县隶桂阳郡,属湘州。梁元帝时(552~554年),迁耒阳县治于列敖山口,改隶湘东郡,上属湘洲。陈朝未变。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耒阳县更为涞阴县,以其治位于耒阳水之阴也(水之东为阴),置衡州,县属之。
武德四年(621年),复名耒阳县,治所迁回汉晋故治,隶衡州。贞观元年(627年)起,上属江南道。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马殷据潭州,称楚王,衡州俱系统属,耒属焉,历梁、唐、晋、汉,凡五十六年,皆马殷地。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李璟时,刘仁瞻取岳州,命边镐自袁州取长沙而楚天,十年(952年)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取潭州,子保叔嗣衡洲刺史,而耒阳属南唐,名仍旧。
宋朝,改名为耒阳县,隶衡州衡阳郡,属荆湖南路安抚司。
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年),因耒阳民众繁富,升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清时期

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耒阳因遭兵灾,人口骤减,复降为县,隶衡州府,属湖广政使司。
清朝仍为耒阳县,隶衡州府,属衡东郴桂道(初为衡永郴道)。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改衡永郴桂道衡阳道,耒阳隶衡阳道,属湖南省。
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道存省,耒阳县隶湖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省分置9个行政督察区。耒阳县隶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将全省改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耒阳县隶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3日,日军侵占耒阳城,县政府迁上堡街(今属黄市镇),后迁严塘铺(今属大义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5日境内日军缴械,耒阳光复,县政府迁回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7日,耒阳解放,12月成立县人民政府,隶衡阳专区。
1952年11月,衡阳、郴县、零陵三专署合并成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耒阳隶湘南行政区
1954年7月,撤销湘南行署,改设衡阳、郴县两个专署,耒阳隶郴县专区(1960年改名为郴州专区,1979年更名为郴州地区)。1983年7月1日,改隶衡阳市。
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耒阳县升格为县级耒阳市,隶属衡阳市。以原城关镇为市区。
1989年3月,撤销城关、灶市2镇,设置蔡子池、水东江、灶市3个街道办事处,将三架乡的五里牌村、梅桥村划归蔡子池街道办事处管辖,三架乡的锡里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余庆乡的联平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划归灶市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6年3月经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五里牌街道办事处,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办事处总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顺街道办事处,辖1个居委会、6个建制村,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办事处机关驻三顺村。 [4]

自然地理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南盆地南端,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地处东经112°38′~113°13′,北纬26°8′~26°43′之间,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 [6]
耒阳市

气候

耒阳市境内为低山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既具有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8]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8小时。常年平均气温为17.9℃。常年最热为7~8月,平均最高气温34.7℃,极端高温一般年份为38~39℃,最热时市区曾达到40℃。常年最冷为1~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5℃。

地质

  • 地层
耒阳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大地构造的几经变化,海陆不断更替,海浸海退频繁,形成不同时代的各种地层。自元古代以来,除震旦系、寒武系下组、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统、三迭系上统、侏罗系中上统、第四系上更新统缺失外,其它地层均有分布。
  • 地质构造
经向构造体系分布于耒阳境内东经112°25'~113之间,由一系列近似于南北向的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是印支运动的产物;纬向构造体系分布于耒阳北部,由东西向的褶皱和小断裂组成,与其它构造体系呈重叠、反接、斜接及截接等复合关系,形成于泥盆纪以前,在印支期、燕山期仍有强裂活动。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广泛分布于耒阳北部和东南部,其总体呈北北东向,局部方向有所偏转;市境内见莲花状和帚状两个旋转构造。 [31]

地形地貌

耒阳元明坳
耒阳市地处湘南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从东向西,由海拔478.5米递降到70米;自南向北,由海拔301米递降到70米;由西南向西北,从海拔623米递降到66米,形成东、南、西南高,中、西北部低,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一个波浪式的倾斜面,恰似一个朝西北开口的马蹄形。
耒阳市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岗、平地俱全,但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山地最高点坪田乡元明坳(海拔845米),地势比降19‰,东、南、西南由元明坳、五峰仙、侯憩仙、鼎丰坳、神岭、马仔山等45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和165座海拔300~500米的山峰;山地前沿丘陵起伏,海拔200~300米,为市境地的油基地;中部和西北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岗地、平原相间,海拔65~130米左右。市内较大的垌田主要有遥田垌、仁义十里垌、夏塘垌、马水垌、三都垌、高炉垌等15个。全市陆地与水面之比是9.5:0.5。 [7]

水文水利

  • 水文
市内池塘河溪多,地表水域广,总水面19万亩,占境内总面积的4.82%。河溪79条,总长1203公里。全市地表水总量115.73亿立方米,其中境内自产水量17.3亿立方米;耒水、春陵水、江、袁家洞河和欧阳海灌区主渠道的客水达98.48亿立方米,人均占水量10400立方米,亩均占水量15000立方米。境内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自由水丰富,天然露头2700多处,多分布于丘陵山区低洼地带,地下水动贮量为5.03亿立方米。 [31]
  • 水利
截至2021年,耒阳市现有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5座,小二型水库230座。 [32]
关王塘水库地处耒阳市东北处,距县城约70公里,现有5条干渠,全长55.89km,支渠13条,长29.59km。该水库担负着耒阳市主要产粮区和烤烟基地的灌溉重任。 [33]
欧阳海灌区
欧阳海灌区是中国唯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地处湘江一级支流舂陵水和耒水中下游地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1966年10月动工,1970年8月建成通水。灌区干渠长297.86公里,设计灌溉耒阳市、衡南县、常宁市、珠晖区的42个乡镇72.74万亩农田,受益人口156万,是湖南省第三大灌区,长年以来,为湘南地区的农业生产、防汛保安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4]

土壤

耒阳的土壤属强淋溶土区江南网纹强淋溶土、饱和潜育土亚区。土壤种类繁多,有8个土类,17个亚类,61个土属,165个土种和41个变种。其中以红壤为主,适应性广,较肥沃。水稻土是由各种地带性土壤和稳域性土壤经水耕熟化形成的。其成土母质有板页岩、紫色砂页岩、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第四纪红土和河流冲积物;菜园土早耕熟土程度高,耕作层疏松,暗褐色,蜂窝状结构,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大;红壤土分布于市内海拔100~750米的中、低山和丘陵、岗地;紫色土分布于市内海拔100~750米的中、低山和丘陵、岗地;红色灰石土发育于石灰岩风化残积物和经受搬运而重新沉积的富铁铝古老红色风化壳上,多分布于市西南的石灰岩山麓坡地或微呈起伏的山间谷地;耒阳潮土属河潮土亚类,分布于各大小河流沿岸台地、阶地;黄壤土分布于坪田乡元明坳海拔750-845米之间的山地。 [31]

自然灾害

耒阳市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水灾、风灾、雷灾、雹灾等。干旱是耒阳农业丰收的主要气象障碍因子。以1963年为例,从上年11月28日到本年11月11日,冬春夏秋连四季;未下过透雨,干旱总日数275天。其中夏秋干早时间152天,雨量偏少4成多,塘干库尽溪水断流。有1076个生产队无水吃,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5.5%。受早稻田53.31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85.666%,较上年减产粮食6510万公斤。 [31]
2019年7月6日,耒阳市发生了历史同期最严重的洪灾,全市连续普降大暴雨,30个乡镇、办事处不同程度受灾。据耒阳市应急管理局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60496人,转移安置人口9014人,倒塌房屋531户984间,一般损坏房1292户1909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31.6万元。灾害形成后,耒阳市民政局由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工作组,积极奔赴各民政服务机构进行检查,耒阳市民政局迅速筹措临时救助资金364.3万元下拨到各乡镇、办事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37]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耒阳市境内拥有耒水、舂陵水等,耒水发源于桂东县北与江西省交界之处的万洋山,全长453公里,耒阳境内长122.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5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1.54亿立方米,耒水在境内共接纳大小支流54条,其中东部35条,南部9条,中、北部10条,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分布。其主要支流有江、浔江、马水、小水4条,以淝江为最。耒水在众多支流的汇合下,水量充沛,年径流总量达73.529亿立方米。地下水在分水岭两侧向低洼河谷地带流动而形成为暗河、伏流,主要分布于仁义公平、东湖区内,共有10条暗河、3条伏流。 [36]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全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857911.95亩(57194.13公顷)。其中,水田673901.70亩(44926.78公顷),占比78.55%;旱地181068.30亩(12071.22公顷),占比21.11%;水浇地2941.95亩(196.13公顷),占比0.34%。另外还有16649.55亩(1109.97公顷)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其中水田9716.40亩(647.76公顷),旱地6837.45亩(455.83公顷),水浇地95.70亩(6.38公顷)。总体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马水、小水、大市、哲桥、余庆、大和圩、仁义、水东江、新市、导子、三都、坛下和公平圩等乡镇街道,占全市耕地的59.40%。我市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77952.00亩(25196.80公顷),占比44.06%;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35872.75亩(15724.85公顷),占比27.49%;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06835.45亩(13789.03公顷),占比24.11%;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2652.55亩(1510.17公顷),占比2.6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4599.20亩(973.28公顷),占比1.70%。
(ニ)园地369428.55亩(24628.57公顷)。其中,果园18990.30亩(1266.02公顷),占比5.14%;茶园736.05亩(49.07公顷),占比0.20%;其他园地349702.20亩(23313.48公顷),占比94.66%。总体来看,园地主要分布在哲桥、仁义、南京、长坪、水东江、马水、小水和公平圩等乡镇街道,占全市园地的57.25%。
(三)林地1994109.15亩(132940.61公顷)。其中,乔木林地904146.75亩(60276.45公顷),占比45.34%;竹林地316141.35亩(21076.09公顷),占比15.85%;灌木林地124342.35亩(8289.49公顷),占比6.24%;其他林地649478.70亩(43298.58公顷),占比32.57%。总体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导子、马水、东湖圩、三都、亮源、黄市、大义、南阳、余庆和小水等乡镇街道,占全市林地的56.39%。
(四)草地34001.25亩(2266.75公顷)。我市没有天然草地和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34001.25亩(2266.75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和圩、坛下、小水、公平圩、仁义、马水、太平圩、余庆、哲桥和淝田等乡镇街道,占全市草地的65.96%。
(五)湿地2760.00亩(184.00公顷)。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市涉及1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2760.00亩(184.00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湿地主要分布在淝田、灶市街、遥田、大市、永济、新市和余庆等乡镇街道,占全市湿地的75.95%。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75501.60亩(25033.44公顷)。其中,城市用地56352.00亩(3756.80公顷),占比15.01%;建制镇用地12004.20亩(800.28公顷),占比3.20%;村庄用地275809.20亩(18387.28公顷),占比73.45%;采矿用地22933.05亩(1528.87公顷),占比6.1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403.15亩(560.21公顷),占比2.23%。总体来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水东江、灶市街、余庆、三架、小水、大市、五里牌、马水、蔡子池和公平圩等乡镇街道,占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50.88%。
(七)交通运输用地60632.70亩(4042.18公顷)。其中,铁路用地6383.70亩(425.58公顷),占比10.53%;公路用地15250.65亩(1016.71公顷),占比25.15%;农村道路38967.00亩(2597.8公顷),占比64.27%;港口码头用地31.35亩(2.09公顷),占比0.05%。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用地中面积占比最大的地类是农村道路和公路用地,占全市交通运输用地的89.42%。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8498.60亩(13233.24公顷)。其中,河流水面65945.40亩(4396.36公顷),占比33.22%;水库水面27936.90亩(1862.46公顷),占比14.08%;坑塘水面83948.85亩(5596.59公顷),占比42.29%;沟渠18445.35亩(1229.69公顷),占比9.29%;水工建筑用地2222.10亩(148.14公顷),占比1.12%。总体来看,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大市、马水、水东江、灶市街、大和圩、三架、哲桥、永济、新市、遥田、淝田、坛下、仁义和大义等乡镇街道,占全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64.92%。 [35]

矿产资源

耒阳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种45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汽矿产1种,煤、高岭土、大理岩为优势矿产。全市共发现矿床(点)178处,探明储量并列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矿产地47处(包括煤炭34个井田)。其中大型1处,其他均为小型。探有资源储量、但未上平衡表的矿种17种,矿产地28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3处。矿点102处。 [7]

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耒阳市境内主要种类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
耒阳市有木本植物93科,470多种。按用途分类:用薪炭、防护及特用林种有杉木、马尾松梓木、樟树、杨树、苦槠、柏木、朴树、刺槐、重阳木、梧桐、楠木、水竹、毛竹等;经济林有油茶、油桐、茶叶、板栗、乌桕、山苍子、核桃、杨梅、桃、李、梨等。其中稀有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胡桃、鹅掌楸、杜仲、金钱松、红豆杉、闽楠、华南五针松等12种。
耒阳市草本植物属于农作物的共有40种,品种276个。属于药用类草本植物计有5门,83科,507种。常见的有茅、荻、芦、艾、茜草香附、续断、巴戟、荆介、牛膝、茵陈、地榆、半夏、常山、紫苏、牡丹、芍药、蔷薇、水仙、鸡冠、菊花、兰草、凤仙、马鞭、车前草、夏枯草、狗尾草、旱莲草、益母草、谷精草、翳子草、半边莲、天南星、何首乌、天门冬、淡竹叶、蒲公英、马蔸铃、合欢花、秋海棠、满天星、万年青、鹅不食草、七叶一枝花等。
耒阳市常见藤本植物主要有:金刚藤、五叶瓜藤、大血藤、鸡血藤、紫藤、南蛇藤、雷公藤、酸叶胶藤、杜仲藤、络石藤、六角藤、鸡屡藤等。 [7]
  • 动物资源
耒阳市境内动物种群,特产动物少,多华南区系和西南区系的种类,并有少数北方种类杂其中。兽类方面的华南虎、灵猫、豪猪、穿山甲、竹鼠、麂子,鸟类方面的白鹭、白鹇、画眉、山椒鸟是属于西南及华南区的种类,而狼、獾、灰喜鹊则属于北方区的种类。每年秋冬过境候鸟,南来北往者,有雁、燕等。家畜家禽饲养,猪、牛、羊、马、犬及鸡、鸭、鹅等,既有本地特产,也有引进的良种。水产饲养,历史悠久,鱼鳖、龟、水虾、蚌壳田螺、蛙类野生者不少。有野生动物哺乳类31种,飞禽类39种,爬行类19种,鱼类22种,两栖类9种,贝类5种,昆虫101种。1985年调查,有哺乳类18种,飞禽类17种,鱼类85种。 [7]
  • 自然保护区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涵盖耒水河流主体和周边缓冲区域,南至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北至耒水耒阳市与衡南交界处,规划总面积3597公顷。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系统典型性、湿地物种多样性、人文景观丰富性、科考价值显著性等特点。这里栖息着百余种、十万余只鸟,其中以白鹭、池鹭等鹭科鸟类为主。飞时舞姿翩翩,栖时繁星点点,景象蔚为壮观。湖南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于2011年3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公园总面积3589公顷,主要包括耒水及周边区域,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南至黄市镇蔡伦省级森林公园北界,北至耒水耒阳与衡南交界处。湿地公园南北垂直长约45公里,东西垂直宽约11公里。 [30]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89年3月,撤销城关、灶市2镇,设置蔡子池、水东江、灶市3个街道,将三架乡的五里牌村、梅桥村划归蔡子池街道管辖,三架乡的锡里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余庆乡的联平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划归灶市街道管辖。
2006年3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置五里牌街道,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总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顺街道,辖1个居委会、6个建制村,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机关驻三顺村。
2015年12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泗门洲、竹市2个建制镇,将这2个建制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划入水东江、灶市街2个街道;将余庆、磨形2个乡以及三顺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余庆街道;将沙明乡导子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导子镇;将洲陂乡马水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马水镇;将上架乡三都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都镇;东湖圩乡大义乡分别撤乡设镇,行政区域不变。
2016年,耒阳市建制村由622个合并调整为321个。 [5]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4月,耒阳市辖6个街道、19个镇、5个乡:蔡子池街道灶市街街道水东江街道五里牌街道三架街道余庆街道新市镇遥田镇夏塘镇南阳镇公平圩镇黄市镇小水镇哲桥镇三都镇永济镇龙塘镇大市镇淝田镇南京镇仁义镇导子镇马水镇东湖圩镇大义镇大和圩乡坛下乡长坪乡太平圩乡亮源乡 [25]市人民政府驻蔡子池街道西湖南路566号。 [26]

政治

播报
编辑
领导班子
主要领导(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市长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政协主席
截至2025年4月 [65-69]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数量

2024年末,耒阳市户籍总人口136.15万人,其中男性72.41万人,女性63.74万人;常住总人口108.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49万人,农村人口54.34万人,城镇化率50.07%。 [64]

民族

耒阳市境内有汉族、苗族侗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回族满族瑶族彝族藏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纳西族白族佤族仡佬族高山族畲族、哈瓦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独龙族,以汉族居多。 [9]

语言

市境内通行的方言属湘方言语系,使用同一种语音,音系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声调大体相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元末明初,一批江西兴国、吉安人徙入耒邑,致使耒阳方言带有赣客语音色彩。耒阳方言有韵母(包括复韵母)35个,耒阳方言有单字调(不包括变调和轻声)5个。 [38]

宗教信仰

耒阳市境内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传入耒阳。耒阳的佛教属于八大宗之一的“禅宗”,即禅宗南岳怀让系下的临济宗。民国时期,耒阳的佛教有较大发展,僧尼逐渐增加;道教于南北朝时传入耒阳,耒阳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出家不娶妻室,斋戒酒肉,穿道服,蓄长发。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可以结婚,非斋戒日可以吃荤,不穿道服,不留长发。80年代后期,一些道徒逐渐在民间恢复活动,做道场、唱神、拜章均有出现。但老年道士尚存无几,唯大市乡花坪村五婆山横塘靖还有道徒11人,继续在民间应教;基督教于光绪二十五年,由英籍牧师杨格非传入耒阳,在县城西门买房两间做教堂;天主教于清嘉庆年间传入耒阳,在县城西门外 (今广播局驻地)建立教堂。 [38]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4年,耒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18.5亿元,增长5.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2.18亿元、147.15亿元、299.17亿元,分别增长3.4%、9.7%、5.3%。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263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9:28.4:57.7。 [64]
2024年,耒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5%,上涨0.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0.5%;衣着上涨1%;居住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3%;交通通信下降1.5%;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1.7%;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3.8%。
2024年,耒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工业投资增长19.5%,高新技术投资增长44.5%。房地产投资(在库资质企业)下降1.9%。商品房销售面积68.69万平方米,下降3.4%。
2024年,耒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4亿元,下降0.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5.3%。税收收入20.19亿元,下降4.8%,地方税收收入14.15亿元,增长0.2%,税占比为77.25%,地方税占比为70.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91亿元,增长2.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5亿元,增长19.1%。
2024年,耒阳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40149元,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56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18元,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08元,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755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17元,增长4.4%。 [64]

第一产业

2023年,耒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9.33亿元,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47.2亿元,林业产值7.2亿元,牧业产值53.8亿元,渔业产值11.3亿元。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3.4千公顷,下降0.9%;粮食总产量47.32万吨,增长0.1%;出栏肉猪115.44万头;出栏肉用牛2.77万头;出栏羊11.43万头;出栏家禽1929.34万羽。
2023年,耒阳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08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5个,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6.92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农场1044家,其中2023年新增80家。截止到2023年底,耒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为9.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32.34万亩。 [24]
2024年,耒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2%。粮食播种面积110.60万亩,总产量47.48万吨。生猪存栏81.73万头,出栏120.34万头,能繁母猪6.56万头,猪肉产量9.12万吨;牛存栏5.61万头,出栏2.58万头;山羊存栏8.65万头,出栏9.11万头;家禽存笼1155.32万羽,出笼1801.35万羽。
2024年,耒阳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8个,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86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5个,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6.63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农场1156家,其中2024年新增112家。截止到2024年底,耒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为32.1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32.03万亩。 [64]

第二产业

2024年,耒阳市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规模工业总产值238.70亿元,增长12.8%,其中采矿业下降12.74%,制造业增长22.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72%;实现营业收入243.61亿元,增长13.12%;实现利润总额7.12亿元,增长2.20%,平均用工人数2.75万人。 [64]
2024年,耒阳市资质建筑企业37个,建筑业总产值16.9亿元,增长15.3%;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1.8%。

第三产业

2024年,耒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1亿元,增长7%。其中,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增长24.7%,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81亿元,增长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亿元,增长7.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66亿元,增长38.3%,商品零售额16.2亿元,增长23.5%。 [64]
2024年,耒阳市邮政业务总量2.27亿元,增长2.48%,电信业务总量1.9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2.2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8.8万户。
2024年,耒阳市新引进产业项目48个,项目总投资额213.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78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3.85亿元,增长467.2%;“湘商回归”新增注册企业17家,累计到位资金39.7亿元。
2024年末,耒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6.41亿元,增长11.4%,其中住户存款613.94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20.76亿元,增长6.5%,存贷比为60.42%。全市保险类金融机构中各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56亿元,增长5.09%,赔付支出2.4亿元,增长12.26%;各寿险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47亿元,增长3.98%,赔付支出1.42亿元,增长7.56%。 [64]

经济功能区

耒阳经济开发区
耒阳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属省级开发区,2018年开发区启动了新一轮调区扩区,调整后总用地面积由731.68公顷调至1124.90公顷,其中调出面积224.23公顷,调入面积617.45公顷,净增扩区面积393.22公顷。耒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再生循环利用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化工、纺织鞋服为辅助产业的“三主三辅”产业发展体系。 [39]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

2024年,耒阳市共完成标准化教学点建设项目校4所,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校3所。全市有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园)453所,其中幼儿园227所,义务教育学校210所,高中学校(含12年一贯制学校)15所,特殊学校1所。总共有在校学生人数21286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7997人,初中在校学生62651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86481人,在园幼儿25623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112人。高考本科上线5650人;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6.30%。 [64]

医疗

截至2023年末,耒阳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67个,其中医院36个(综合医院24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1个),基层医疗机构5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院38个、村卫生室370个、诊所1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有卫生工作人员7682人,其中执业医师1836人,执业助理医师599人,注册护士3976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71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7519张。 [24]
2024年,耒阳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35个,其中医院35个(综合医院23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1个),基层医疗机构4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院38个、村卫生室370个、诊所8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有卫生工作人员5830人,其中执业医师1636人,执业助理医师538人,注册护士266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994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7127张。 [64]

科技

2023年,耒阳市共获得专利授权366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121件,外观专利207件。
截至2023年末,耒阳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64家,其中通过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新技术产值120.74亿元,增长5.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4.26%,占全市GDP比重为9.86%。 [24]
2024年,耒阳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02家,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92亿元,增长16.2%,占全市GDP比重为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6.49%;地方财政科技支出8847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值2.1%;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74件,技术合同总金额40.5亿元。全市共获得专利授权268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116件,外观专利125件。 [64]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耒阳市共有文化馆1个,30个乡镇文化站分馆,非遗传习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图书室5个,博物纪念馆3个,文化站30个,村活动中心321个,农家书屋321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 [24]

体育

2023年,耒阳市市举办参加各类各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5次,参加人数达30.8万人次,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
截至2023年末,耒阳市共有27个单项体育协会,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9人左右,今全市拥有公共体育场地2个,其中22500余座位的大型室外体育场1个、5000余座位的室内篮球馆1个;游泳池11个,各种训练房4个。 [24]

环保

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2022年度,未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33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8%高于衡阳市平均值91.1%。PM2s年均浓度为30ug/m3。2018~2022年间,耒阳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不断提升,由2018年的 82.7%提升至2022年的 91.8%。PMs浓度不断下降,由2018年的44ug/m3下降至2022年的 30ug/m3 [60]

社会保障

2024年,耒阳市新增城镇就业1259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69人,就业困难人员22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54%以内。
2024年,耒阳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6万人,企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8.97万人(含退休),发放人数19.88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5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432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33095人。 [64]

交通

播报
编辑

综述

耒阳市是交通大枢纽,处于“一点一线”区域,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0省道等多条交通干线在境内交织成网,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直入湘江,南下广州仅需100分钟,北上首都仅需8小时,距南岳机场仅40千米。 [1]
2024年,耒阳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9万辆,其中小型汽车约10.4万辆,摩托车约7.3万辆,农用车约340辆,大型汽车约1426辆,挂车约376辆,共有驾驶员约21万人。 [64]

公路

截至2022年,完成了蔡伦竹海旅游专线(公黄公路)、余长公路、耒水大桥、鹿岐峰大桥等十多个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5261.5公里。 [40]

铁路

耒阳市境内有京广铁路、武广高铁穿境而过。 [42]

公共交通

耒阳市有等级客运站场5个,营运客车291辆,客运线路95条,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开通了21条公交运营线路,现有运营公交车辆566台,其中新能源车辆564台,2018年成功创建湖南省绿色公交试点县(市)。 [40]

人文

播报
编辑

综述

耒阳市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誉,是“纸圣”蔡伦诞生之地、“诗圣”杜甫卒葬之地。耒阳还素有“油茶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汉白玉之乡”的美誉。 [41]

饮食

耒阳油茶
耒阳是全国油茶之乡、全国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据统计,耒阳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23万亩以上,截至2023年,耒阳现有油茶规模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62家,其中造林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有神农国油、金鑫油茶等5家,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38户,100亩以上种植大户360户。 [43]
江头贡茶
茶叶是十大绿色产品之一,在中国很早就有栽培茶树的历史。江头贡茶因主产地在原耒阳市江头乡的江头、大石、东冲、蚕子、畔塘等村(现归属耒阳市龙塘镇管辖),所以统称江头茶,又因在古代属于贡品御茶,所以又叫江头贡茶。 [44]
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洗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 [45]
  • 耒阳盐藠头
耒阳盐藠头
耒阳盛产藠头。藠头为一年生草本,高50-90cm。以质地优良的新鲜耒阳藠头为主要原料,经去污洗净,入罐腌制,发酵后可制成盐藠头。盐藠头呈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口感脆嫩,是下饭佐粥的佳品。 [46]
耒阳坛子菜
坛子菜是一种古老的制作酱菜方法,用坛子腌制的咸菜,经过数千年的口传心授,推陈出新,坛子菜会因坛子“越老”而越香。 [45]
  • 耒阳湖酒
耒阳湖酒
三国时蜀将张飞巡视耒阳,县令庞统恐张性烈,饮酒误码率事,下令县城禁卖烧酒10天,用糯米酿制的湖酒招待张飞。湖酒浓度低,香甜可口,得张飞赞赏。耒阳酒厂对传统酿酒技术加以改进,酿制的张飞酒香气浓,酒味醇厚甜。 [47]
  • 清乐汤
清乐汤
清乐汤,既是耒阳民间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也是很多人家在除夕那天午饭前垫肚子的主食。做法十分简单,用少许冷水将薯粉化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搅匀,几分钟之后即可食用。清乐汤可用盐、糖做成咸、甜两种。 [45]
  • 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
挑选的魔芋去皮后质地软糯,就着内壁带凹凸纹的小盆磨成“米糊”,再倒入大铁锅内,加适量用稻草灰浸出的灰水,中火煮沸,期间用木棍向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直至“米糊”变成“果冻”,待“果冻”冷却后倒入凉水,静等成形的魔芋豆腐浮起来,便大功告成了。 [45]
  • 藟口熬鸡
藟口熬鸡
藟口熬鸡,是耒阳新市一道代表性菜肴。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口味,还在于食材。这种当地特有的植物——藟口。这是耒阳本地一种藠头品种,味香而辣,被当地人用来烹饪调味。 [45]

习俗

  • 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吃“五子”,即粽子、蒜子、鸡子、口子(藠头)、包子。门户插艾叶、菖蒲。儿童佩香囊,谓可驱邪祛疫。午时饮雄黄酒,用雄黄、朱砂拌酒点在小孩额上,并燃灯炙穴道:洒大蒜汁于室,谓可避虫蛇:午时还要采草药浴身,谓可解毒除病。是日,耒水沿河乡村组织划龙船竞赛,两岸群众聚观。上午,各家各户都要采集草药,晒干收藏,谓之午时茶。新中国建立后,端午节吃粽子、包子、划龙船等习俗沿袭,但儿童炙穴道、蒜汁洒地等活动停止。 [38]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称节,又叫“团圆节”。城乡人民以食芋子、嫩鸭过节,亲友互相馈赠月饼。入夜,各家团聚吃月饼、花生等赏月,象征团圆。 [38]
  • 重阳节
重阳节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登高饮菊花酒,谓可避邪。耒阳民间普遍在重阳节前后酿造米酒,俗称“重阳美酒桂花香”。人们吃新鸭,谓可去腥味;并将猫儿藏起,俗称“躲重阳风”,可以祛猫病。1989年省人大决定:九月九日为全省“老人节”,象征老人健康长寿。机关、团体、学校、厂矿等单位召开老人座谈会,举办各种老人文体活动。 [38]
  • 敖山庙会
敖山庙会
敖山庙会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项目,是耒阳市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融合了佛教和民间吉祥神(敖王、敖母)的信仰,于一庙之内和谐共处。农历五月二十三日,传说是敖王的生日,敖山庙隆重庆祝敖王天子的圣诞。从二十二日下午开始,庙宇内唱戏声回荡,通宵达旦。 [58]

艺术

耒阳市的艺术形式有诗文、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戏剧、电影等。
  • 诗文
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馆创办《耒阳文艺》,《耒阳报》开辟《蔡池》副刊。1958~1959年,诗歌创作出现高潮,涌现出1500余名作者,创作新诗、民歌30多万首。
  • 音乐
耒阳有湘剧音乐,由昆腔、高腔、弹腔组成:有木偶戏弹腔和南北二路的板式湘剧唱腔:也有源于衡阳马灯,吸收长沙、邵阳等地花鼓戏的音乐语汇的花鼓戏音乐;还有皮影戏专用唱腔。所有戏曲音乐的主胡,均近似京胡。
  • 民间文学
境内民间故事,蕴藏量极为丰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耒阳市资料本》中,已整理出版民间故事270篇,30万字。这些故事有人物传说、地名传说、风俗传说和其他传说。其中人物传说颇具特色。 [59]
  • 戏剧
耒阳民间流传的剧种有湘剧、花鼓戏、木偶戏、皮影戏、杂技等。清代咸丰年间,湘剧从衡阳引进耒阳城乡。清末民国初,耒阳东、南、西、北四乡盛行花鼓戏,俗称唱“灯”木偶戏多为外地流动剧班,不定期地在耒阳城乡演出。皮影戏历史长,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据1978年登记,还有178副戏担,至1990年仍在乡间继续演出。
唱灯
耒阳在民国时期没有剧团,只有湘剧戏班和花鼓戏班。新中国成立后,各乡镇都成立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全县共78个。耒阳的戏剧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在挖掘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剧本:《婚姻自当家》、《怪渔民》、《三上武汉》等,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耒阳上演的剧目除少数传统优秀节目外,主要的是整理修改和移植新编戏剧脚本,如《血泪仇》、《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恩仇记》等。60年代,上演最多的节目是《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三打白骨精》等。 [59]

其他文化

  • 传统村落
截至2024年,耒阳市共拥有7个中国传统村落,分别为长坪乡石枧村、导子镇导子社区、仁义镇罗渡村、上架乡珊钿村、太平圩乡寿州村、小水镇小墟村以及余庆街道水口村。 [61]
珊钿村
珊钿古村,由于保存较为完善,已被列入国家古村落保护范畴。珊田村曾经是陈姓耒阳族群的发源地之一,这栋明清时期落成的古建筑,属于砖木结构,由青石铺垫,坐东朝西,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 [62]
寿洲古村
寿洲古村落依山而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目前尚存20余栋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该村人文历史厚重,尤其是革命烈士贺恕生前曾追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的传奇经历,使得寿洲村成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
  •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6月,耒阳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8处,衡阳市级文保单位12处,耒阳市级文保单位39处。 [23]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简介
图片
原为蔡伦故宅,后人在此建祠,以作纪念。蔡侯祠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古朴典雅,门额阴刻楷书“蔡侯祠”,祠分前、中、后3栋。祠前现有蔡子池,传为当年蔡伦回家乡传授造纸术时用来浸泡纸浆的池子。 [48]
蔡侯祠
曾木斋故居
曾木斋故居位于湖南省耒阳市上架乡三江村四组。建于1876年,建筑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青砖木质结构瓦房,具有明清时湘南典型民居风格。 [49]
曾木斋故居
培兰斋
位于耒阳市群英中路一侧、聂州居委会10组,始建于清朝雍正三年,原为聂州谢氏宗祠与私塾。青砖墙,琉璃瓦。 [50]
培兰斋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末,耒阳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5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2项、衡阳市级非遗项目10项、耒阳市级非遗项目42项;有代表性传承人21人,衡阳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学校)3个,衡阳市级非遗工坊1个。 [23-2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介绍
竹纸制作技艺是湖南耒阳地方传统技艺,工艺手法最接近蔡伦造纸术。原材料采用本地生长的楠竹,经过破料、清洗、捣料、榨纸、分纸、晾纸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获得竹纸,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51]
坛下乡铜锣是一种以铜为主材,配入锡、银等金属,手工制作而成的传统响器。制作依循选料、配料、熔水、制坯、锻打、剪边、成型、淬火、冷作、抛光、一锤定音等十多道工序进行,操作流程非常严谨,要求火候和手法十分精准,且环环相扣,一气呵成。首先择选99.9%的红铜,严格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再加温熔化成铜水,倒入模具制成铜坯,后放入炉膛里烧红锤打成锣片,待锣片软化剪成圆形,如此反复5-7次锤打后成型,再加热一定火候淬入水中,捞出进一步锤打,初步调音(冷作),后进行表面抛光,最后,定音师会根据铜锣的品种,运用多种手法敲打铜锣不同部位来调整音色,达到乐器使用要求。 [52]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重要景点

蔡伦纸博物馆
位于蔡伦纪念园西南端的耒阳市纸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紧扣“缅怀蔡伦功德、弘扬纸史文明”的主题,突出蔡伦造纸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彰显纸文化内涵,展示蔡伦故乡耒阳的风采。 [15]
蔡伦纪念园
是中共耒阳市委、耒阳市人民政府修建的纪念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重要场所。 [16]
农耕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地处神农广场北面,市政府旁边,现代建筑风格,共三层,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该建筑结构为全框架结构,外墙采用米黄色文化砖装饰,室内为花岗岩板才饰面。一层为农耕文化展览厅;二层为文化艺术展厅;三层为图书馆。 [17]
  • 蔡伦竹海
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位于耒阳市黄市镇和大义乡境内,规划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达66平方公里,蔡伦竹海景区面积广阔,连片竹林面积达16万亩,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海,有着“亚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30]
  • 盘古庙风景区
盘古庙风景区
盘古庙风景区位于耒阳市郊三公里处的三架乡上岭村与七岭村交界处107国道傍。盘古庙始建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相传盘古灵光多次闪耀,金光四射,逐建庙以祀。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修,1944年被日军炮火摧毁,1983年重建,1995年后由三宝弟子彭南和接手开发,建了盘古前殿、盘古中殿、天王殿、地下龙宫、念佛堂等景点。 [30]
  • 寨下仙
寨下仙 
寨下仙也称蔡下仙、寨下山,坐落于耒阳市境西北坛下乡境内。是耒阳唯一的“丹霞地貌”景观。山下古道是耒阳通往桂阳等地的必经要道,古道两边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30]

对外交流

播报
编辑
城市名称
所属国家
交好时间
阿拉拉特市
澳大利亚
2009年 [29]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姓名
简介
蔡伦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人,故宅在今耒阳市区蔡子池畔。永平十八年(75)入皇官为宦官,造出植物纤维纸。
谷朗
谷朗,字义先,东汉桂阳郡耒阳马水人,出身官宦家庭。谷朗成年后,正是三国鼎立时期,出仕吴国。
罗含
罗含,字君章,号富和,西晋阳郡耒阳人,祖父罗彦在汉建兴时为临安太守,父罗绥汉延禧时为荥阳太守。
李玺
李玺,字朝用,号玉山,明代衡州府耒阳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官拜监察御史,负贵纠察百官,辨明冤狱,为朝廷耳目。
参考资料 [28]

重要荣誉

播报
编辑
2015年9月,耒阳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2]
2019年3月6日,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3]2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24 [10]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11]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32位。 [12]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13]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14]
2021年3月,入选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18]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19]
2022年4月14日,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52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