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王山

鎖定
老王山,(即過去習稱的烏蒙山東南支)(又稱老郎山)即郎山.位於貴州西南部,地處六枝特區毛口鄉、郎岱鎮中寨鄉交界處。《安順府志》記載,古“夜郎”一名來源於普安縣境的夜山和郎岱 (六枝特區)縣境內的郎山。巍峨的郎山雄峙北盤江岸,方圓70多華里,地跨三個鄉。南麓的茅口鄉。古為茅口驛,與晴隆縣的荷塘鄉隔江相望。
中文名
老王山
別    名
老郎山
地理位置
牂牁鎮、郎岱鎮、中寨鄉交界處
主峯海拔
2127米

老王山地質地貌

此山北起威寧,經水城、六枝、南達紫雲、望謨,長約20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是北盤江與三岔河的分水嶺,海拔一般為1300-2600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這一山脈,脈絡清晰,切割強烈,相對高度常達700米以上,山高坡陡,嶺谷平行相間。老王山脈在韭菜坪與烏蒙山主脈相連。茅口小河與北盤江交匯處的海拔為的609米。郎山由數百個大小山頭組成,主峯海拔2127米。因此,相對高度為1528米,至少有一半時間是被雲霧籠罩着。其南部邊沿是一弧形絕壁,下臨梯子峽和茅口鄉,由12座犬齒狀山峯組成,從江邊仰視,醋似一頂巨大的王冠。主峯西南面是中寨鄉的石板、沈家諸村,山勢較平緩;靠蜂巔的山窪埋有一片殘存的原始森林,枯騰古樹,巖碧苔青,幽深莫測。主蜂東則千尋絕壁上有一天然溶洞,形如堰月,名叫月亮洞。洞內葬有三座古墓。相傳為古夜郎王及王妃之墓。離洞約200米處的左側巖縫裏,有一天然水池,寬僅丈餘。傳説木葉落入池中,鳥兒會將葉子銜出,説明池水很潔淨。洞下有一二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名叫大坪子。郎山上的村寨雖然小而窮,但卻有一些令人神往的名字,有的叫大文縣,有的叫小文縣,還有一個叫牂牁寨的。這個牂牁寨不過稀稀拉拉5間茅屋而已。但是,它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秘的想象。
過去習慣把六枝以西的地段稱為烏蒙山的東南分支,而把六枝以東的地段劃入苗嶺,但這一山脈不僅與烏蒙山不屬於同一構造帶,而且展布方式也迥然不同,應是一條獨立的山脈。

老王山人文歷史

老郎山主峯十分險竣,峯巔多石少土,寬約10米,長約15米。正中的草坪上露着窩方解石,潔白晶瑩,色澤如玉。佇立山頂。天風浩蕩,心曠神怡。俯視東南諸峯。小如泥丸,好似千百臣民俯伏在皇帝的面前。據説天氣晴朗時,還可眺見普安,晴隆、關嶺諸縣。至此,才使人悟出郎山乃羣山之王的真諦。
滄海桑田,夜郎國早巳湮沒無聞了,但是夜郎國的高山大澤卻千古不移。 [1] 

老王山旅遊發展

2016年7月老王山玻璃棧道動工,預計2017年8月份投入使用,棧道總長約6852.39米,其中玻璃棧道總長180米,主要由砼板棧道(仿樹枝欄杆)、觀景平台、玻璃挑台、商業網點、休息亭、環保公廁、標誌牌、山體防護組成。棧道中適當位置共設置休息平台和觀景台。即可節省遊客體力,也能形成收放有度的空間景觀,增加遊賞的趣味性。老王山腳下六盤水知名景區-牂牁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