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物件

(陝西省傳統民間物資)

鎖定
老物件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物資,主要流行於陝西地區。 [1] 
中文名
老物件
類    型
傳統民間物資
流行地區
陝西地區 [1] 

老物件背景介紹

火鐮是中華民族自鑽木取火後,採用撞擊取火的最減便實用的生活工具。它有幾千年的文明史。 [1] 

老物件發展歷史

石塊大小約4立方厘米,左手的姆指和曲穩型食指抓緊石塊,而在曲穩型食指與石塊之間夾着易燃物,當右手抓起火鐮包撞擊石塊時,就會碰出火星,火星濺到易燃物上就會燃燒起來。
老物件 老物件
2、杵 燈
封閉燃料慢度燃燒的保存火種,是延續火種的好方法。起初在用過火的灰堆裏把闇火引燃。保存火種的磨索中,陝北貫用的方法叫“杵燈”。用沾松香的木枝接觸闇火着燃點燈而得名。息滅木枝火苗,插入松香粉裏有餘熱,沾了松香下次再用。後來改用硫磺、或加入火藥等配方,使沾物的木枝觸火起燃更快更旺。
“杵燈”只能在固定的灰堆邊應用,需要攜帶火種,還得使用火鐮。而“杵燈”如何改進接觸引火向自生火發展,已接近了火柴……
3、兒童瓜皮夾帽
小孩瓜夾帽上有八個銀人,上排是三皇(堯、舜、禹);二排是五帝(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宋高宗、清乾隆)。帽邊八個銀喜珠;帽的左右墜有銀鈴和吉慶有餘標誌。
4、戥子
戥子是稱重的器具。它和中國稱一樣,就是縮小了,才叫戥子。還是稱盤、稱杆、和稱砣。稱盤就是圖上的盤子是放置被稱物用的、稱杆就是圖裏盤子上的那根杆,杆上有掛稱盤三根收一的連接繩子、提系是右手提重的,稱杆上有計稱數的刻碼、稱砣,可以在稱杆刻碼上移動,這樣才可以稱出重量來。
5、孔明鑿   陝北叫活急躁
這是木匠掏鑿房樑上不用釘子的木結構,連結術。(傳説魯班發明的)是六根不一樣掏鑿的長正方木杆組裝在一起的。
6、邊區火柴
1941年,八路軍120師在晉西北沒收了日本火柴廠,賀龍、關嚮應就想到邊區人民還用着火鐮取火,便把生產火柴的“梗片機”運回延安。化學廠的程樹仁、王增榮研製出從獸骨裏提取磺磷的關鍵原料,1942年生產出了火柴。  
邊區火柴廠的“豐足”牌商標,是周恩來命名指導下完成的火花圖案設計。
1944年,陝甘寧邊區火柴廠建在延安北郊楊家灣的狄青牢村,是八路軍公營企業。
輩輩用火難取來,火濂杵燈到火柴,內地首創火柴廠,邊區豐足美名揚。
7、升子
量糧食的容器。一升分十合(ge),十升為一斗,十鬥為一石(dan)
一斗小米約37市斤,
8、鐵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