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爺廟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老爺廟)

鎖定
老爺廟,舊為龍王廟。位於江西九江市都昌縣多寶鄉龍頭山首,與廬山市隔鄱陽湖相望。建廟久遠,該廟基花崗石條堆砌7米高,右側有階梯曲折而上,廟羣總面積為600多平方米,分主廟、龍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廳、廚房6部分,附屬建築分佈主廟兩側。2010年,都昌老爺廟傳説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3] 
中文名
都昌老爺廟
別    名
龍王廟
地    址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多寶鄉龍頭山
總面積
600多平方米
組    成
主廟、龍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廳、廚房
特    點
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散發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老爺廟建築特點

老爺廟 老爺廟
老爺廟主廟面積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寬14.2米,進深26.8米,系穿鬥與架樑式混合結構,共52個立柱。廟內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為正殿,中部為遊樓,下部為萬年台。廟內門窗梁坊雕刻花紋並塗以丹漆。
殿內有“定江王”塑像。廟的兩側牆壁嵌有石碑2塊,右為“鼎建左蠡元將軍廟記”,左為“加封顯應元將軍廟記”。
正殿前有方形花崗岩石立柱,上陰刻對聯,上聯是“數百年廟貌重修偏頌吾王功德”,下聯為“九萬里威靈丕顯頓平蠡水風波”。
廟門平台兩側有石獅1對。廟後有朱元璋“點將台”和“插劍池”遺址。
廟左巖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傳為明太祖朱元璋題。

老爺廟歷史沿革

據舊縣誌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嘉慶十五年和光緒辛巳年,對此廟進行過三次維修和擴建。光緒辛巳年改稱“定江王廟”,羣眾把王爺稱老爺,故後人一直稱此廟為老爺廟。
老爺廟
老爺廟(5張)
民國27(1938年)年遭日寇炸燬,民國35年(1946年)由僧人在來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緒時模樣重修。1983年縣政府又進行了修繕。為省級保護文物。

老爺廟迷霧重重

老爺廟水域沉船事出有因,決非偶然。這裏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
鄱陽湖 鄱陽湖
1970年初夏,傳聞在這一帶水域裏看到神奇的怪物,目擊者説法不一,有的説是“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把
有的説如同一條白龍,有的説像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眼睛……湖怪出現時,挾風雨卷雷電,嘯聲震耳……
"飛碟"
20世紀70年代中期,黃昏時曾有人在鄱陽湖西部地區,目睹一塊呈圓盤狀的發光體在天空遊動,長達八、九分鐘之久。當地曾將此情況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而有關部門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釋。
有人猜測,是因為“飛碟”降臨了老爺廟水域,像幽靈般在湖底運動,導致沉船不斷。
其他
20世紀80年代初,老爺廟旁的都昌縣型砂廠在廟背後的山上建水池,一日忽地從湖上飛來數百隻烏鴉“呱呱”地吵鬧個不停,把個老爺廟上空遮得像一團團烏雲滾滾。
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個夏日,晴空白日,忽然湖面上狂風怒嚎,烏雲翻滾,廟旁廠區昏黑一片,風沙滔天,在車間工作的工人不得不關掉電閘停工瑟縮成一團。
種種怪現象令人不可捉摸,“魔鬼三角”已成為亟待解開的謎團。

老爺廟定江王傳説

定江王 定江王
傳説朱元璋大戰鄱陽湖,在康郎山一仗失利後,坐着小船向鄱陽湖口的老爺廟方向隱退。陳友諒率領戰船,隨後緊追不放。他追呀趕呀,眼看要追到老爺廟邊,忽然船的前方有個像小船樣的大頭黿浮出水面,攔住去路。陳友諒命令侍衞對着大頭黿猛發一箭,大頭黿躲過惡箭,轉眼下沉。它鑽到陳友諒坐的船底下,緊緊貼住船底不放。這一來,陳友諒的船前不能進,後不能退,死死地呆在湖中,陳友諒以為是大船擱淺了,忙吩咐水手用竹篙猛撐,誰知戰船在湖中像生了根一樣,一動也不動,看着朱元璋的小船又漸漸遠去,這生擒朱元璋的大好時機將要錯過。陳友諒心中十分焦急,便舉起令旗一揮:“炮轟!”這一炮正好打在朱元璋的船尾,朱元璋的小船頓時燃起大火,漏水下沉。正當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大頭黿翻波逐浪,向朱元璋的船迅速游過來。朱元璋便雙腳一登,跳到大頭黿的背上。大頭黿迅速張開四足踏波排浪,一下子游到老爺廟邊。 [2] 
陳友諒只好望着朱元璋逃去,悲嘆道:“這不是我的失策,而是神靈有意相助朱元璋!”這時,左右的人見陳友諒愁眉不展,就獻計説:“大王,這是鄱陽湖裏的大頭黿,老爺廟裏的黿將軍顯靈,不如去到廟裏燒香朝拜,祈求它助戰。”陳友諒一聽,氣憤地説道:“我是鄱陽湖上的大王,怎容孽種與我為難?我要拆毀它的廟宇叫他無處安身!”。
大頭黿深知陳友諒不仁義,決意要為朱元璋助戰到底,於是變作一道人,來到朱元璋的帳前。朱元璋連忙起身施禮,問道:“仙師來此有何見教?”大頭黿説:“陳友諒要拆毀廟宇,活擒將軍,引得天怒神怨。我願助你一臂之力,打敗陳友諒。”朱元璋一聽喜從天降,忙説:“仙師有何妙計?”道人説:“請將軍隨我來。” [2] 
朱元璋隨道人來到湖邊,只見道人“噗通”跳入水中,化作一隻大頭黿。大頭黿稍一停,便引頸一點頭。不多一會,只見千百隻大頭黿聚游過來,黑壓壓擺滿了一片湖面,擁着那隻領頭的大頭黿,一齊向陳友諒的戰船衝去。陳友諒見如此一大羣大頭黿湧來,心中驚疑。忽然,只聽得船底嗡嗡作響,繼而船底穿了洞,湖水湧進,快逃命。待他逃出去回頭一看,只見他的戰船一艘艘全沉入水中,將士們紛紛跳水逃命,又被大頭黿一口一個吃進肚裏,陳友諒慘敗了,朱元璋平安地度過了一場大難。 [2] 

老爺廟謎團之一

老爺廟水域小屋 老爺廟水域小屋
水生動物興風作浪老爺廟的神靈即巨 化身,這一帶的人們因此把甲魚烏龜等水族當神靈貢奉,老爺廟水域方圓100多平方公里無形之中成了湖中動物的天然保護區,帆船行至老爺廟水域,艄公燃放爆竹,其聲音即為信號,把雞鴨等供品拋入水中,湖中的動物前來爭搶食物。當地漁民有時也可看到魚羣爭相吞食死人體的情景,任何一條大魚或江豚(俗稱江豬)掀翻帆船都有可能。縣型砂礦有名職工一次乘坐“井崗2號”客輪去九江,在老爺廟北的5公里處水域,看見一條約150斤重的大魚追趕客輪,被螺旋槳擊碎頭部,客輪也劇烈地搖擺不停。

老爺廟謎團之二

是水流亂形成漩渦
老爺廟水域的水文情況相當複雜。吉山松門山兩島橫立於鄱陽湖中,把老爺廟水域與南湖大湖體隔開,贛江北支修河從吉山西面流入老爺廟水域,而贛江中支、南支的撫河饒河信江匯入鄱陽湖南湖後,從松門山東面注入老爺廟水域,幾股強大的水流在老爺廟水域交匯。鄱陽湖南湖,湖面開闊,落差不大,流水緩慢,除主槽外,流速均為0.3米/秒以下。到了老爺廟水域後驟然狹窄,同樣造成水流的狹管作用,使流速逐步增大到1.54-200米/秒,且在主槽帶還產生渦流,這就更增加了該水域的危險性。

老爺廟謎團之三

是地下電磁場誘發雷電
江西省地下水開發高級工程師韓禮賢,經勘察都昌鎮、吉山、老爺廟到湖口縣一帶地下均為石灰岩,其巖性鈣質多、易溶,有形成地下大型溶洞羣地下暗河自然條件,而每個溶洞每條暗河的正上方都有自己形成的奇變電磁場。1998年洪水期間,韓禮賢工程師用電磁技術測試老爺廟南邊5公里處,結果是奇變的電磁場雜亂無章,這種狀況能影響人們的大腦思維,而且會誘發陰電陽電接觸產生雷電。這使沿湖一帶多次發生遭雷擊事件而船沉人亡。

老爺廟謎團之四

是狹管形成大風和龍捲風
江西省氣象科技人員1985年初組成了專門的科研小組,在老爺廟附近設立了三座氣象觀察站,對該水域的氣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觀察研究。從蒐集到的20多萬個原始氣象數據看,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乃至江西省的一個少有大風區,最大風力達16級,風速可達每小時200公里,全年平均兩天中就有一天屬大風日,也就是説每兩天就有一天風力達到六級。
這裏的大風是怎樣形成的呢?科研考察證明風景秀麗的廬山充當了大風的“罪魁禍首”。
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15公里,最窄處只有3公里。而這3公里的水面就位於老爺廟附近。在這條全長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聳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廬山。當氣流自北南下時,即刮北風時,廬山的東南面峯巒使氣流受到壓縮。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氣流的加速由此開始,當流向僅寬3公里的老爺廟處時,風速加快,狂風怒吼着撲來。風大浪大,波浪的衝擊力是強大的。波浪高2米,而此時每平方米的船體將遭到6噸衝壓力的衝擊,一艘載重量20噸的船舶,波浪的衝擊力則達到120噸,超出船重量的5倍。據調查顯示,船舶沉沒時,大多數是風起浪激作用的結果。
1985年江西省政府鄱陽湖考察辦公室經過近兩年的考察,發現每年該水域便出現一次破壞力很強的龍捲風,如1985年8月3日6時,出現一次水龍捲風把一條帆船捲起10多米高,摔成碎塊。

老爺廟科學考察

2010年10月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確定為國家水下文物普查試點。江西省將利用鄱陽湖枯水季節,開展對鄱陽湖區大規模的水下專項科學考察。號稱喪命地域,魔鬼之角的鄱陽湖“百慕大”老爺廟水域成為此次科考重點,其謎底有望解開。
鄱陽湖“百慕大”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在其水域的東岸上有座廟,叫“老爺廟”,當地人把這死亡之地叫老爺廟水域。據悉,在近100年時間裏,有上千多艘船隻在此沉沒和離奇失蹤,令人百思不解,認為有一種違反物理定律超自然神秘力量存在着。
鄱陽湖紅外航空照片 鄱陽湖紅外航空照片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將在2010年11月利用枯水時機,首次開展其內陸水域大規模的水下專項科學考察。其中,鄱陽湖老爺廟水域成為此次科考的重點。該水域有中國“百慕大”之稱,史料記載,在近60年時間裏有100多艘船隻在此沉沒和離奇失蹤。僅1985年8月3日就有13艘船在此接連失事。此前紅外航空照片上顯示該水域下居然存在一個巨大的沙壩,使水流在湖底形成巨大的漩渦。
2011年時,發現了大量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和仿龍泉窯青瓷

老爺廟科學發現

國內首次內水水下考古探秘鄱陽湖“魔鬼三角”
2013年3月18日,我國在這裏進行了首次內水專業水下考古,經過考古工作者在水下的緊張勘探,素有中國“百慕大”之稱的江西鄱陽湖老爺廟水域發現了首艘失蹤沉船。
考古潛水員輪番下水發現沉沒金屬船隻
潛水員們幾次潛入水中,並從湖底帶上來了一塊條狀的金屬沉船碎片。“內陸水域和海洋水下考古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湖水底下由於淤泥比較多,能見度非常低,在水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即使開着手電筒也什麼都看不清,只能靠潛水員雙手在淤泥中摸索。”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長樊昌生表示,由於身揹着非常重的設備,一般一批潛水員只能工作20分鐘左右。
“魔鬼三角”之謎得到科學推斷
魔鬼三角 魔鬼三角
據樊昌生介紹,雖然此次水下考古發現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基本確定了這裏有一艘金屬的沉船,根據沉船碎片可以判斷,該船大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船隻,大約有28米長,7米寬。“在那個時代,很多江西的船隻由此經過,運輸木材以及糧食。”據樊昌生推斷,這艘現代金屬船極有可能是運輸木材的,但是船為什麼會在此處沉沒?並且有史料記載,僅在1985年8月3日就有13艘船隻在此失事,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見。令其不解的是,在此沉沒的船隻。當時人們動用各種方法打撈,均沒有發現任何殘骸。因此,船隻離奇沉沒又離奇失蹤,成為鄱陽湖“魔鬼三角”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未解謎團。
此次鄱陽湖水下考古專項調查是由國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一個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也是在我國內陸水域首次以人工潛水探摸方式進行的水下古工作。 [1] 
本次專項調查主要取得了如下工作成果
1. 實現了在我國內陸水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的零突破;2. 驗證了前期陸上調查與物探調查的相關線索,探尋一種在內陸水域開展水下文物探測既經濟又高效的方法;3. 形成內陸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多部門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4. 收集了鄱陽湖水域的水下地質與水文特徵以及天氣狀況等,為以後相關工作的開展積累了經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