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河口絲絃

鎖定
老河口絲絃,湖北省老河口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老河口絲絃由河南傳入湖北,初為民間藝人、文人學士、商人及自由職業者操琴聚會、以琴會友、自娛自樂的一種文化消遣方式,後經演變形成具有鄂西北民間音樂特色的樂種,代表曲目有《閨中怨》《打雁》《葡萄架》和《思鄉》等。 [6-7]  [10] 
2008年6月7日,老河口絲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04。 [11] 
中文名
老河口絲絃
申報地區
湖北省老河口市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
Ⅱ-104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級別
國家級

老河口絲絃歷史淵源

老河口絲絃流行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流域的老河口地區。老河口絲絃來源於河南板頭曲,在清乾隆年間被一些經商或路過的河南人帶入老河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長期的演變,源自河南的老河口絲絃樂烙上了鄂西北的印跡。 [1]  [7] 
老河口絲絃最初是民間藝人、文士、商人及自由職業者操琴聚會、自娛自樂的一種消遣方式,後逐漸演變形成帶有地方特色的樂種。至清末,老河口絲絃在當地已成規模,僅城區演奏班子就多達幾十個,演奏者近千人。 [1] 
1950年,老河口成立了以王直夫為首的“國樂研究社”,對絲絃進行專門研究。 [2] 
20世紀60年代,老河口絲絃曾一度停止演奏,至80年代才重新開始相關的蒐集整理工作。 [3] 

老河口絲絃基本特徵

老河口絲絃演奏形式

老河口絲絃主要採用三種形式演奏,一是獨奏,獨奏時多為三絃、古箏、琵琶這3種彈撥樂器演奏;二是合奏,合奏時可加入二胡、月琴、洞簫、竹笛、八角鼓等,由一人執手板(牙子板)用以掌握樂曲的節拍和速度;三是絲絃彈唱,主要演奏古曲牌。 [3-4] 

老河口絲絃樂器種類

老河口絲絃 老河口絲絃
老河口絲絃中使用的彈撥樂器包括古箏、琵琶、三絃、月琴四類,其中,古箏、琵琶、三絃在老河口絲絃音樂中的常用定調都為D調。二胡為老河口絲絃中使用的弓弦樂器,其演奏手法十分豐富,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顫音、墊指滑音、撥絃等,右手有頓弓、跳弓、顫弓、拋弓等。老河口絲絃中使用的吹奏樂器有竹笛、洞簫,打擊樂器有八角鼓、手板(牙子板)。 [4] 

老河口絲絃旋律特點

受鄂北民間音樂的影響,老河口絲絃音樂中以大量的正音Do代替偏音Xi,不少地方以加花級進替代四度跳進,突出了Sol、Do、Re三個音在樂曲中的主幹作用。 [6] 

老河口絲絃曲牌曲目

老河口絲絃樂曲屬古典曲牌,講究對稱性和規範性,每曲都有標題,全部曲牌名稱都可以在河南板頭曲中找到出處,找到源頭。老河口絲絃彈唱有一百多個曲目,以絲絃演奏的曲牌達50多首。老河口絲絃的曲目大部分來源於河南鄧州,以移民遷徙和藝人行藝的方式傳入,再經過王直夫及老河口國樂研究社成員的整理和保存得以留存。 [1]  [7] 

老河口絲絃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餘家冰,女,漢族,生於1944年1月,2009年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老河口絲絃,湖北省老河口市申報。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老河口市羣眾藝術館獲得“老河口絲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老河口絲絃項目保護單位老河口市羣眾藝術館評估合格。 [13] 

老河口絲絃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6月,老河口絲絃受河南省鄧州市委宣傳部之邀,前往鄧州市參加了兩省三地古樂交流演出。 [8] 
2013年7月,由光化辦事處主辦,光明社區黨委、老河口市音樂家協會、老河口市羣藝館共同承辦的老河口絲絃音樂會在光化辦事處光明社區上演。 [9] 
2018年9月,老河口絲絃參加了首屆中原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