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太

鎖定
老太,拼音lǎo tài,漢語詞語,指對老年婦女的尊稱;稱中年婦女或母親;明代宮廷中廝役對宮女的尊稱。 [1] 
中文名
老太
拼    音
lǎo tài
注    音
ㄌㄠˇ ㄊㄞˋ
詞    性
名詞
釋    義
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目錄

老太解釋

1.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1] 
2.稱中年婦女或母親。 [1] 
3.明代宮廷中廝役對宮女的尊稱。 [1] 
4.地區方言。
徐州睢寧一帶方言,是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父母。一般稱呼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父母為老太。也指同一家族中輩分比自己大三輩的人。
煙台地區方言。年齡稍長着對自家長輩(父母、岳父母、公婆等)的尊稱。
陝西西安及關中部分地區、西北部分地區方言,合肥地區方言。台兒莊等周邊地區方言。對曾祖一輩的家族成員的稱呼。包括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以及其他同輩的人。

老太出處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好久不曾來看老太,老太在家享福。”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董老太拄着枴杖出來問道:‘你們尋那個的?’”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婦女》:“現稱南京中年婦人,當曰太太,若稱為老太,則怒而不應;江北則以老太為尊稱,即稱母亦曰老太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內監·內廷結好》:“凡內人呼所配為菜户……唯名下人,及廝役輩,則曰某公為某老太弟兄。蓋老太乃宮女尊稱,而弟兄則翁嫗之別名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