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墳崗

鎖定
老墳崗是對鄭州市銘功路東側、二七路西側、太康路南側、解放路北側這一區域的俗稱。
該區域處於鄭州市中心,近代以來,一直是鄭州文化、商業最繁華的集中區域。
中文名
老墳崗
外文名
laofengang
別    名
巴巴墓
面    積
0.29 km²

老墳崗地名來源

明洪武年間阿拉伯人山海默穆都哈來到鄭州城內北大街清真寺傳教,因其知識淵博,品行聖潔,道德高尚,深受羣眾敬仰,尊其為“篩海卧力”。默穆都哈反對用暴力解決民族糾紛,主張各民族加強團結,消除隔閡,和睦相處,為後人樹立光輝典範。他不遠萬里歷盡艱辛來到中國,畢生致力於伊斯蘭事業,使中阿人民之間加深瞭解增進友誼,是中華民族與阿拉伯民族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他去世後葬於鄭州西門外。伊斯蘭重大節日回族羣眾常來墓地緬懷先賢,“巴巴墓”是穆斯林宗教活動的場所之一。回族羣眾也相繼在墓地周圍埋葬故人,這一帶逐漸發展成為聞名遐邇的回民義地——鄭州老墳崗。 [1] 

老墳崗歷史遺址

為配合鄭州市舊城改造工程,1994年在金博大商場發掘工地清理有商代文化層及1座大型的明代墓葬。2006年7~8月,為配合鄭州深國投商用置業有限公司沃爾瑪二七廣場旗艦店建設施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太康路與民主路交叉口西南沃爾瑪商場建設範圍內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3470平方米。通過發掘,確認該地區文化層堆積面積為,一層是現代擾土層,二層是唐宋文化層,三層是商代文化層,四層為仰韶文化層。共 清 理 仰 韶 時 期 灰 坑 4處:出土有少量彩陶片和獸骨;商代灰坑 12 處,出土有盆、罐、大口尊、紡輪、銅刀、骨器、石器等,器表多飾繩紋、弦紋、附加堆紋等;宋代灰坑1處。商代豎穴坑墓 1 座,附葬品為1件陶鬲;唐代墓葬13座,葬具為木棺,隨葬品較豐富,有銅器、鐵器、唐三彩、陶器、骨器等。宋代墓葬 5 座,僅出土兩件隨葬品和幾枚銅錢;明代墓葬 2座;清代墓葬1座。
2008 年 8 月下旬到 12 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為配合康居匯港新城建設項目,對銘功路東、民主路西、自由路南、解放路北區域內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該處地層堆積為:現代擾土層——唐宋文化層——商代文化層4a層——商代文化層4b層——仰韶文化層——生土層。
遺址以仰韶文化時期遺存最多,遺蹟現象最為豐富。清理仰韶時期房基1座、灰坑及窖穴138座、灰溝7條、甕棺葬6座。灰坑及窖穴發現數量最多,形狀可分為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出土物主要有陶缽、盆、罐、甕、小口尖底瓶等器物殘片。7條灰溝形狀為倒梯形。3條方向一致的壕溝極具三重環壕的特徵,可能與當時的禮制或聚落佈局有關。甕棺葬器形包含有小口尖底瓶、甕、罐。罐和甕上均覆有缽。有的是將器物口部與器身連接部位鋸開,有些是將器物在中間鋸開,將小孩屍骨裝入,再將器物合在一起。
商代文化遺存主要有文化層、灰坑等。文化層分佈於夯土牆以內的九個探方內,從北到南呈傾斜狀堆積。沿城牆方向分佈有4座灰坑,其中2座距離城牆較遠,形狀可分為方形和不規則形,出土陶器器形有大口尊、鬲、盆、捏口罐、罐形鼎等,屬二里崗下層階段。
唐宋文化層分佈於整個發掘區,遺蹟包含有灰坑、井和墓葬。灰坑 5 座,井 5 座,墓葬 54座。其中唐墓 1 座,宋墓 53 座,宋墓按形制可分為土洞墓和磚室墓。土洞墓數量較多,均帶長方形墓道。出有隨葬品的 39座,包含有瓷罐、瓶、碗、杯、盞、枕、碟、爐等多種器形。
此外,該工地還清理漢墓17座、明清墓11座。發現了兩段商代夯土牆基,詳細情況見鄭州商城外郭城的發掘。通過發掘,確認該遺址是一處包含有仰韶文化、商代二里崗期 文 化 、人 民 公 園期、唐、宋等多個時期的聚落遺址。
此外還發現有商、唐、宋、明、清時期的墓葬。其中人民公園期遺存的發現將原來人民公園遺址的範圍擴大;仰韶時期遺存的發現,將新華街幼兒園發現的仰韶遺址範圍進一步擴大。從發掘來看,該區域遠在鄭州商城沒有建成前,先民就在此居住、生息,數千年來綿延不斷至今仍是鄭州市的繁華地帶。 [3] 

老墳崗發展現狀

解放前,鄭州幾乎所有吃喝玩樂的內容都集中在老墳崗。用老輩人的話説,老墳崗可以與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大世界、天津的三不管、漢口的民眾樂園相比。
老墳崗,還被俗稱“曲子窩”,是老鄭州的一塊民俗藝術聖地。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 這裏湧現出了大師級墜子藝人“三劉一於”,產生了大名鼎鼎的評書藝人“二馬”。“三劉一於”和“二馬”,後被統稱為“三劉二馬一條於”。(劉桂枝、劉明枝、劉宗琴,馬素芳,馬仲山,於忠霞) [2] 
一年又一年,發展到如今,老墳崗已然成為了二七商圈內核。它是鄭州過去和現在的精妙融合,現今站在時尚和發展的潮頭。 [3] 
參考資料
  • 1.    古代人物  .二七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1-30]
  • 2.    趙富海.黃河·黃土·黃種人——散點透視老鄭州之老墳崗裏"三劉二馬一條於":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2017
  • 3.    老墳崗遺址的前世今生  .鄭州晚報[引用日期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