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

鎖定
2010年10月9日,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1] 
2015年9月29日,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本園的標誌性建築“老司城博物館”也同時開館。 [2] 
老司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規劃期限為20年,從2012年至2031年,分三期實施,近期為2012年至2015年,中期為2016年至2019年,遠期為2020年至2031年。其中近期規劃建設,涉及本體保護及考古發掘、陳列展示、遺址配套、環境整治等四大類。中期實施重點為魚渡街區的保護與展示工程;禮制建築區的總體展示工程;綠化景觀建設的完善;監欽灣遺址區的公眾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營的開展等。 [2] 
中文名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
地理位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
著名景點
老司城博物館 [2]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景點介紹

老司城位於永順縣城東19公里處的靈溪鎮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十分繁華。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清貢生彭施鐸作《竹枝詞》贊“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價值

老司城是800多年土司轄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原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古長城專家羅哲文等譽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和“全國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歷史遺蹟,其潛在價值不可估量。
土司制度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分封地方世襲首領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湖南永順縣屬於土家族地區,這一地區的土司制度始於五代,初為竭糜制度,發展於宋,完備於元、明兩朝,由竭糜制度發展成為土司制度,終止於清中葉,長達800餘年。
清雍正年間,為加強對邊遠地區的中央集權管理,對西南諸土司實行“改土歸流”。清雍正六年,永順土司彭肇槐自動獻土,皇帝詔諭,改為流官,帶着子孫離開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户,延續了9個王朝計818年的永順土司政權終於宣告結束。從此,老司城逐漸冷落蕭條。
茂樹翠竹掩映中的老司城遺址上,木為牆柱、黛瓦蓋頂的典型土家族老民居依然錯落有序。土司內宮、寢宮、樂宮、地宮、御街和城牆、城門、烽火台、擺手祖師殿
堂、演兵場、土王祠、祖師殿等遺址顯示出的建築格局,隱約讓人感到古城昔日的氣勢與輝煌。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留存遺址

綜述
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現成為遊客、專家、學者瞭解研究土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珍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羣等。
祖師殿
祖師殿位於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於明代。正殿柱大數圍,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跡,相傳為魯班顯靈所建。此殿佔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長17.5米,寬13米,高20米,全木材結構,永34根大柱支撐屋頂。柱礎用雙曡圓鼓式,殿脊殿檐是圖案精緻的陶磚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龕一座,上供“祖師”神象。殿宇斗拱雄偉古樸,樑架結構頗為特殊,是土家族地區頗具民族特色的建築,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位於司城中心,,在土司“寢宮”的後面,內供歷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各具神態,槢槢如生,還收藏了歷代土司制定的三綱五常法譜。為明代完歷十九年(公元1591)第24代土司彭元錦任宣慰使時所建。從祠堂大門直到正街有一條200多米長的官道,要經過四個平台和五段石階梯三十餘個石級,逐步高升顯出一種威嚴的氣派。祠堂門口有一對石鼓,估計每隻至少重五千斤以上,民間傳説是土家族古代英雄哈力噶巴從離此百多里的五官坪一隻手提一隻提到司城來的。祠堂前還有三棵古老的桂花樹,據説是土司時代栽植的,現在這些桂花樹依然葱蘢,每當八月桂花盛開時節,司城處處桂花漂香。
翼南牌坊
翼南牌坊位於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雲書院的雅草坪,始建於明嘉靖年間,上刻“子孫永享”四字,係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又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954),年僅十八歲的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擊倭寇。土兵善使鈎刀,隊列靈活,驍勇善戰,王江徑一役殲敵一千九百餘人,明史稱“自有倭寇以來,東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雲”,立“子孫永享”牌坊以昭紀。
土司德政碑
土司德政碑立於司城衙署遺址左側,由青石雕鑿而成。碑高2.74米,寬1.2米,腹背刻字,上有石帽蓋頂,旁扶石柱。此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2月永順土官為永順等處宣慰使彭泓海歌功頌德而建。碑頭篆書“甘棠遺愛”四字。正碑兩側有一對聯:“一片石銘恩德厚,千秋歌頌山河新”。正中刻有“欽命世鎮湖廣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都督府致仕恩爵主爺中涵德政碑”。碑文記述了所轄58旗、380洞軍民懷念彭泓海之德政以及“嘗聞恩可結民心,不能使民心之不忘記,功可顯當時,不能使後世之取法”的土司統治信條。
土司古墓羣
土司古墓羣多集中於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個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據勘察,紫金山一處共有土司王及其貴族墳墓109座。彭福石衝以後的土司、土官及其眷屬,都分別埋葬在這裏。古墓的規模大小,視其官爵而定。從已挖開的30多座古墓來看,基本形式是用土磚拱成半圓形,墓前有石人石馬,四周築有圍牆,進出必經鐵門。墓室四壁上刻有精美的花草圖案和龍鳳圖案。棺材系楠木、梓木做成,用土漆漆成烏黑色,並用鐵鈎懸掛在石室之內。隨葬器物也極為豐富,有金花、金譬、發插、耳環、蓮蓬等金銀飾物,還有各種玉器等。明代一些名土司彭顯英、彭冀南等人的墳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羣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國家名單

國家文物局日前下發通知,老司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