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翹舌音

鎖定
翹舌音,又名“捲舌音”,即“舌尖後音”,是由舌尖向上翹起和硬齶前部相接觸,使氣流受阻而構成的一種輔音。如普通話聲母 zh、ch、sh、r(r為捲舌元音)。 [1] 
中文名
翹舌音
外文名
Cacuminal, Retroflex
別    名
捲舌音
別    名
舌尖後音
詞    性
名詞
定    義
舌尖和硬齶前部相接而發出的音
學    科
語音學

目錄

  1. 1 發音方法
  2. 2 包含聲母
  3. 3 發音部位
  1. zh
  2. ch
  3. sh
  4. r
  1. 4 歷史

翹舌音發音方法

翹舌音就是利用舌尖與硬齶前部相接,使氣流受阻所發出的輔音。

翹舌音包含聲母

zh ch sh r

翹舌音發音部位

翹舌音zh

舌尖後、不送氣、清、塞擦音。
發音時,舌尖上翹,抵住硬齶前部,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路,聲帶不顫動,較弱的氣流把舌尖的阻礙衝開一道窄縫,並從中擠出,摩擦成聲。例如:
單音節:趙 鄭 知 中 朱 專 莊 周 重 抓 追 摘.
雙音節:莊重 主張 支柱 轉折 指針 戰爭 政治 掙扎 鄭重 狀紙 招致 制止 招展
掌上明珠 招兵買馬 振振有詞 爭先恐後 珠圓玉潤 鄭重其事 知法犯法 知己知彼 知無不言 咫尺天涯 至高無上 至理名言

翹舌音ch

舌尖後、送氣、清、塞擦音。
發音的情況和zh相比,只是氣流較強,其餘都相同。例如:
單音節:產 吵 車 陳 程 衝 除 船 吹 春 查 揣 牀 抽
雙音節:超產 長城 船廠 穿插 車牀 出產 長處 乘車 拆穿 沉重 初春剷除
多音節:觸類旁通 長篇大論 暢所欲言 陳詞濫調 沉默寡言 成敗利鈍 成人之美 成竹在胸 承上啓下 吃苦耐勞 赤膽忠心 叱吒風雲 衝出虎口 愁眉不展

翹舌音sh

舌尖後、清、擦音
發音時,舌尖上翹,接近硬齶前部,形成窄縫,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路,聲帶不顫動,氣流從舌尖和硬齶前部形成的窄縫中擠出,摩擦成聲。例如:
單音節:沙 蛇 篩 省 雙 書 生 上 順 山 水 晌 賞 詩
雙音節:山水 雙手 閃爍 神聖 沙石 紳士 手術 賞識 審視 少數 設施 燒水 上山 閃失 首飾
多音節:深入人心 神采奕奕 身價百倍 實事求是 史無前例 始終不解 始終如一 世外桃源 事半功倍 事在人為 適得其反 勢如破竹

翹舌音r

舌尖後、濁、擦音。
發音的情況和sh相近,只是摩擦比sh弱,同時聲帶顫動,氣流帶音。例如:
單音節:日 入 如 忍 軟 榮 讓 然 若 柔 辱 弱 儒
雙音節:仍然 柔韌 容忍 榮辱 如若 軟弱 忍讓
多音節:入情入理 若無其事 若有所思 如願以償 如箭在弦 如聞其聲 仁至義盡 人云亦云 人死留名 燃眉之急 人定勝天 日落西山 如夢初醒 人心所向 如魚得水

翹舌音歷史

平翹舌對立,大體也就是《切韻》聲母中的“精清從心邪”和“知徹澄章昌禪書船莊初崇生俟日”這些聲母的對立。普通話的平舌音和翹舌音大體就按照這個方式區分,所以多數情況下讀翹舌音的字比讀平舌音的字要多出不少。中古以來,“知徹澄娘”、“章昌禪書船日”、“莊初崇生俟”三組聲母按照不同的方式演變,現代各地方言中翹舌音的範圍基本不出這些聲母,但是在各地方言中到底這三組聲母下轄的哪些字讀翹舌音卻並不一致。 [2] 
讀翹舌音最多的地方這三組聲母下轄幾乎所有字都讀翹舌音。這類方言以鄭州、濟南為代表。在這些方言中,普通話讀翹舌的字都讀翹舌。普通話讀平舌音的“鄒”、“淄”、“森”、“所”、“側”也讀翹舌。但是在洛陽、西安等地,讀翹舌的範圍就要小很多,西安話“生”讀seng、“山”讀san、“茶”讀ca、“市”讀si,和“四”同音。 [2] 
到了南方的昆明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昆明話“山”、“市”、“茶”讀翹舌,和西安不同,但是“生”、“森”、“鄒”又讀翹舌,和濟南不一樣。查閲資料可以發現,當成都和南京還分平翹舌的時候,它們的分法和昆明是一樣的。西南地區其他能分平翹的方言也基本都屬於這一類型。 [2] 
南京式分法的地理分佈非常奇特——在長江下游侷限於南京周圍的一小片地區,無錫、蘇州的分法和南京來源不同,更南邊的長沙、廣州、梅州等地也和南京式的分法有所差異。但在西南地區,凡是能分平翹的幾乎都可脱胎於南京式的分法。雲南等地自不用説,四川零散分佈的翹舌音也都和千里之外的南京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2] 
明朝初年,西南地區要麼經歷了長期的戰亂,要麼是尚未整合入內地的邊區。明朝建立後,徵發了大批軍民移民四川,並派軍平定了雲南的蒙古梁王勢力,並建立一系列衞所。這些衞所聚集的軍民大多原籍江南,明朝南京官話的影響力又相當巨大,來自不同地方的軍民在一起使用南京官話交流。就這樣,南京式的平翹舌分法跟隨南京官話一起從南京飄到了西南。 [2] 
在北方,由於江南籍官員的影響,南京式的平翹對北京話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明朝早期的北京話平翹分派方式和濟南、鄭州較為類似。但後來卻跟從南京話將一部分字改讀了平舌,如“澤”、“鄒”、“森”、“所”。尤其有意思的是,北京話中“色”、“擇”在口語中讀shai、zhai,但是書面詞彙中則讀受到南京影響的se ze。 [2] 
更為奇特的是,西北腹地的銀川,由於明初衞所設置的影響,平翹分佈竟然也和南京類似。儘管銀川人的生活方式已經幾近完全西北化,他們口中的翹舌音,仍然能夠追溯回600年前的江南原鄉。 [2] 
一百多年前,位於江蘇南部的蘇州、無錫、南京都有翹舌音。而在廣東,不僅是梅州當時還有翹舌音,甚至廣州話也不乏翹舌音,只是當時的西人已經提到廣州“有些人不太能分”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