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翹嘴鱖

鎖定
翹嘴鱖是鱸形目鮨科鱖屬魚類,又稱鰲花、桂花、桂魚。從吻部穿眼直達背鰭前方有一條褐色斜帶。下頜顯著突出於上頜之前,頭及背緣顯著隆起;間鰓蓋骨下緣無鋸齒;鰓耙7(少數為8)枚;眼較小,頭長為眼徑的5.3-8.1倍;下頜兩側犬牙發達。 [2] 
翹嘴鱖主要分佈於吉林省松花江水系。棲息於水底層。 [2]  喜穴居,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一般白天躲在岸邊石縫或石洞中,一到夜間便主動出擊,四處活動。常到水草叢生處覓食小魚、小蝦。 [3]  雌魚一般兩年可達性成熟,雄魚一年可達性成熟。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環境中產卵,受精卵隨水漂流孵化。 [4] 
翹嘴鱖可藥用,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 [2]  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屬名優淡水魚類,在市場上非常暢銷,養殖效益顯著。此外,還是養殖户極為青睞的一個好品種,魚苗魚種的需求量大。 [4] 
中文名
翹嘴鱖
外文名
Mandarin fish
別    名
桂魚
桂花魚
胖鱖魚
季花魚
螯魚 展開
別名
桂魚
桂花魚
胖鱖魚
季花魚
螯魚
花鯽魚 收起
拉丁學名
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真鱸科
鱖屬
翹嘴鱖
分佈區域
靜水或緩流水體,廣佈我國江河湖泊。
瀕危等級
名貴

翹嘴鱖分佈區域

翹嘴鱖
翹嘴鱖(3張)
南至廣東、北至黑龍江的幾乎所有江河湖川,唯以長江中下游水域為多。

翹嘴鱖資源量

20多年來鱖的資源始終處於穩定狀態,且穩中有升,自1958年以來各地廣泛地展開了養殖工作,且在新建大、中型水庫投放青、草、鰱、鱅的同時也適當地投放鱖苗。鱖以水域中的低質雜魚為食,因此在飼養家魚時,適當投放部分鱖苗以清除池塘中的野雜魚類。

翹嘴鱖生活習性

温水性江河湖川名貴底層魚類。
繁殖習性在天然水域中鱖的最大個體長度可達800毫米以上,重7.5公斤。性成熟較早,2齡性成熟,性成熟的最小個體210毫米,重250克。系分批產卵魚類,一生可多次重複產卵。產卵期5-8月,少數可延伸至8月。多在夜間產卵,卵浮性,圓珠形,橙黃色,具油球。卵徑1.2-1.4毫米,受精後卵腹膨脹,卵徑約為2毫米。懷卵量一般2.7-21.3萬粒之間,懷卵的多少與魚體的大小成下比,水温21-24℃經72小時即可孵化,初孵仔魚長4.2-4.4毫米。肉食性底棲兇猛魚類,營掠性攝食方式。主要捕食小型魚類及蝦類。初孵仔魚待卵黃囊消失後即食大型浮游動物和其他魚類仔魚;體長40-50毫米時,捕食小蝦;體長95毫米時,除小蝦外還兼食小型魚類。攝食強度發夏季最強,繁殖。

翹嘴鱖保護措施

查明資源的確切數量,提出年可捕撈量;規定最小可捕長度及重量;在繁殖季節5-7月為禁捕期;開展人工繁殖的研究,在沿岸適當海區投放人工魚礁,適合生長的自然環境;近年來福建、廣東、浙江已開展人工網箱養殖,但苗種未能解決。

翹嘴鱖營養價值

斑鱖肌肉鮮樣的蛋白質含量為18.77%,高於翹嘴鱖的16.77%;但斑鱖脂肪含量為0.37%,低於翹嘴鱖的1.50%。從氨基酸組成來看,每g翹嘴鱖肌肉乾樣的氨基酸總量為776.4mg,必需氨基酸總量為302.4mg,4種呈味氨基酸的總量為311.7mg;而每g斑鱖肌肉乾重的3者含量分別為812.9、317.9、324.9mg。因此,2種鱖魚營養價值高,都是優良的養殖品種。 [1] 
參考資料
  • 1.    翹嘴鱖和斑鱖肌肉營養成分及氨基酸組成比較 蘇勝齊; 張海琪; 何中央; 張祖興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2-30
  • 2.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吉林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344頁
  • 3.    謝忠明主編,鱖鱸養殖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07,第5頁
  • 4.    楊成勝,張保彥,褚春主編,淡水健康養殖新技術,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5,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