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外筆畫
- 11
- 總筆畫
- 17
- 四角號碼
- 77127
- 筆順編號
- 13113453554541541
- 統一碼
- 基本區 U+7FF3
- 注音字母
- ㄧˋ
- 異體字
- 醫、鷖、𩭅、瞖、𦒭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翳字源演變
編輯“翳”是形聲字。從羽,從殹。“殹”是從殳、醫聲的形聲字,而“翳”字古初就是以“殹”來表示的,後分化出專字“翳”。先秦文獻已使用此字,但小篆以前的古文字資料中迄今未見,《説文》始收錄,隸變後楷書作翳,是小篆的筆勢變化,漢代該字上半部分“殹”的構件中“矢”或訛作“夾”,但該訛化並未通行。魏晉以迄隋唐碑刻中尚出現多個俗體,皆未取得主流地位。
“翳”本義是“華蓋”,即有羽飾的車傘。引申有遮蔽、掩蓋義,也表示隱藏、藏匿。還引申為阻擋、堵塞;摒棄、除掉之義。引申作名詞時,指眼球所生影響視力的膜網、隱蔽獵人的一種獵具、士卒躲避對方兵器的器具或起障蔽作用的東西,也表示陰影。作名詞時,還指鳳凰一類的鳥。作副詞時相當於“只”、“惟”
[2]
[5]
。
翳詳細釋義
編輯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yì | 名詞 | 華蓋,用羽毛製成的車蓋。 | feather cover | 載金鼓、羽旗、幢翳。——《晉書·輿服志》 | |
隱蔽獵人的一種獵具。 | 聊以講肄之餘暇,而習媒翳之事。——潘岳《射雉賦序》 | ||||
士卒躲避對方兵器的器具。 | |||||
眼球上所生障蔽視線的膜。 | 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獨閉合,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目為之翳。——《宋史·文苑傳六·劉恕》 | ||||
陰影。 | 有聲有寂,有光有翳。——《三國志·蜀志·卻正傳》 故林日已遠,郡木坐成翳。——唐·孟浩然《將適天台留別臨安李主簿》 | ||||
起障蔽作用的東西。 | screen | 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絕纖塵。——唐·曹松《碧角簟》 罷雲霽翳,令歸山海。——《新語·慎微》 | |||
鳳凰一類的鳥。 | |||||
動詞 | 隱藏;藏匿。 | conceal |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韓非子·內儲説下》 | ||
遮蔽,掩蓋。 | screen | 在平蕪中而獨不為蕪翳。——《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一》 | |||
阻擋;堵塞。 | 今吾聞夫差好罷民力以成私好,縱過而翳諫。——《國語·楚語下》 合抱之木,交絡翳塞。——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一 | ||||
摒棄:除掉。 | 奪其資,民離叛,是遠屏其民也,是去其蔵而翳其人也。——《國語·周語下》 元諒培高浚淵,身執苦與士卒均,嗇翳榛莽,闢美田數十里。——《新唐書·李元諒傳》 | ||||
樹木自己死掉。 | |||||
副詞 | 相當於“只”、“惟”。 |
翳古籍解釋
編輯翳説文解字
【卷四】【羽】於計切
翳説文解字注
華蓋也。《司馬相如傳》曰:“泰山樑父設壇場,望華蓋”,劉歆《遂初賦》“奉華蓋於帝側”,《西京賦》“華蓋承辰”,薛綜曰:“華蓋星覆北斗,王者法而作之”,蔡邕曰:“凡乘輿車皆羽蓋金華爪”,張衡賦曰:“羽蓋葳㽔,葩瑵曲莖”,又曰:“樹翠羽之高蓋”,薛綜雲:羽蓋,以翠羽覆車蓋也”。按,以羽故其字從羽。翳之言蔽也,引伸為凡蔽之稱,在上在旁皆曰翳。
翳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部】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注:翳,猶屏也。一曰滅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為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注:雷師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並音鷖。義同。
翳書法字形
編輯翳字形對比
翳書寫演示
翳書法欣賞
翳音韻集匯
編輯翳上中古音
字形 |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翳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ʔ | iər | |
王力系統 | 脂 | 0 | iei | ||
董同和系統 | 佳 | ʔ | ieɡ | ||
周法高系統 | 支 | ʔ | eɣ | ||
李方桂系統 | 佳 | · | ig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 | iei | ||
擬音/王力系統 | 0 | iei | |||
擬音/董同和系統 | ʔ | iɛi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ʔ | iɛi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 | iei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ʔ |
翳韻書集成
字形 | 韻書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翳 | 廣韻 | 鷖 | 蟹 | 平聲 | 齊 | 影 | 開口呼 | 四 | 全清 | 烏奚切/烏計切 | ʔiɛi | |
翳 | 蟹 | 去聲 | 霽 | 影 | 開口呼 | 四 | 全清 | 於計切/烏奚切 | ʔiɛi | |||
集韻 | 蟹 | 平聲 | 齊 | 影 | 開口呼 | 四 | 全清 | 煙奚切 | ʔiɛi | |||
蟹 | 去聲 | 霽 | 影 | 開口呼 | 四 | 全清 | 壹計切 | ʔiɛi | ||||
山 | 入聲 | 屑 | 影 | 開口呼 | 四 | 全清 | 一結切 | ʔiɛt | ||||
禮部韻略 | 去聲 | 霽 | 壹計切 | |||||||||
增韻 | 平聲 | 齊 | 煙奚切 | |||||||||
去聲 | 霽 | 壹計切 | ||||||||||
入聲 | 屑 | 一結切 | ||||||||||
中原音韻 | 異 | 去聲 | 齊微 | 影 | 全清 | i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齊微 | 應計切 | |||||||||
洪武正韻 | 伊 | 平聲 | 支 | 影 | 烏 | 全清 | 於宜切 | ʔie | ||||
醫 | 去聲 | 置 | 影 | 烏 | 全清 | 於計切 | ʔie | |||||
謁 | 入聲 | 屑 | 影 | 烏 | 全清 | 於歇切 | ʔiet | |||||
分韻撮要 | 縊 | 陰去 | 亞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3]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00
- 3. 翳的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7-13]
- 4. 去聲·八霽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7-18]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武漢:崇文書局,2010.04:3576
- 6. (東漢)許慎著.説文解字.北京:中國書店,2017.07
- 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1 全注全譯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388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24
- 9.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7-19]
- 10.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7-19]
- 11.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7-1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