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翦發待賓

鎖定
翦發待賓,漢語成語,拼音讀jiǎn fà dài bīn,意思為賢母好客的典故,常以喻賢母。出自《荊釵記·議親》。
中文名
翦發待賓
注    音
ㄐㄧㄢˇ ㄈㄚ ㄉㄞˋ ㄅㄧㄣ
拼    音
jiǎn fà dài bīn
來源出處
《荊釵記·議親》

翦發待賓成語典故

世説新語箋疏》下捲上〈賢媛〉~690~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範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僕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銼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許。逵曰:「路已遠,君宜還。」侃猶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陽,當相為美談。」侃乃返。逵及洛,遂稱之於羊?、顧榮諸人,大獲美譽。 [1] 

翦發待賓成語解釋

晉 陶侃 早孤貧,為縣吏。 鄱陽 孝廉 範逵 過 侃 ,倉猝無以待賓,其母乃截髮得雙髲,以易酒餚,樂飲極歡。後世傳為美談,並常以喻賢母。 亦省作“ 翦發 ”。

翦發待賓成語出處

元 柯丹丘 《荊釵記·議親》:“翦發常思侃母,斷機每念軻親。” [2] 

翦發待賓成語用法

示例
元 秦簡夫 有《晉陶侃母剪髮待賓》雜劇。
《隋唐演義》第四回:“只他母親 寧夫人 ,他娘子 張氏 ,也都有截髮留賓、銼薦供馬的氣概。”
徐渭《壽史母序》:“ 陶侃 之母貧約無他營也,截髮銼藳,以易其供,以給其秣。”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父母》:“稱人母喜延賓客雲截髮。”
陳維嵩《瑞鶴仙·鄒程邨母夫人壽》詞:“猶憶曾陪 董相 ,閒過 鄒陽 。賢哉 湛 母,截髢親為置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