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翡翠礦牀

鎖定
又稱硬玉礦牀(jadeite deposit)。由鹼性單斜輝石的隱晶質集合體構成的玉石礦牀。翡翠礦牀屬於高壓變質成因。產於橄欖岩體內,有時與鈉長石伴生。
中文名
翡翠礦牀
外文名
jadeite deposit
又    稱
硬玉礦牀
學    科
礦牀地質學
成    因
玉石礦牀高壓變質
產    於
橄欖岩體內,有時與鈉長石伴生

翡翠礦牀典型礦牀

典型礦牀是緬甸東北部度冒、緬冒的橄欖岩體中的翡翠礦牀,已有500多年的採礦史,世界95%以上的翡翠來自該礦牀。

翡翠礦牀礦牀組成

硬玉巖內的主要組成礦物的含鉻離子(Cr 3+)量和所含其他有色礦物的多少及分佈狀態控制着翡翠的顏色。據顏色、透明度和結構可將翡翠劃分為很多品種。緬甸的翡翠礦牀已大量採掘,但原生礦附近烏龍河流域的鹼性單斜輝石巖的沖積礫石,仍是優質翡翠的主要來源。除緬甸外,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危地馬拉也有類似的礦牀,但質量不及緬甸所產。中國迄今尚未發現硬玉礦牀。 [1] 

翡翠礦牀礦牀類型

1、原生硬玉礦牀
原生硬玉礦牀產於強蛇紋岩化橄欖岩巖體內,巖體與藍閃石片岩接觸。接觸帶為一構造破碎帶,其內見硬玉及橄欖岩的構造角礫及後期鉻鐵礦細脈穿插。硬玉巖、納長石巖、角閃石片岩互層產出。礦體為脈狀,平面上為串珠狀分佈,礦體多條出現。長10-450米,可斷續延長6公里以上,礦體厚03-5米不等,最厚可達20米以上,已向下開採百米深。礦體中心為純硬玉巖帶,向兩壁漸變為硬玉納長石過渡帶,再向外為納長石巖帶及綠泥石巖帶,再外為強蛇紋岩化橄欖岩圍巖。
原生硬玉礦牀產於霧露河上游幹昔山地區,主要產地有,度摩、馬薩、凱蘇、散卡、聖卡摩、緬摩、亂目崗等地。主要產中低檔次硬玉原料。原生硬玉礦牀所產均為新坑玉。其結構疏鬆,小構造發育,含非硬玉礦物較多。故硬度、比重等比老坑玉要低。
2、殘坡積居硬玉礦牀 以龍塘為代表。
為原生硬玉礦牀剝蝕搬運、沉積在原生硬玉礦牀附近山坡周圍及支流內的殘坡積沉積礦。一般有厚的皮,質量介於新坑與老坑之間,也稱半山半水或稱新老廠。
3、第四紀礫石屋中的硬玉礦牀產於更新世。
產地有會卡、大谷地、木那、次卡、南其、抹崗、東各、自壁等地。沿霧露河兩岸山坡階地分佈。一般質量較好。稱老廠玉,地層從下到上分佈如下: A、沖積砂岩(不見硬玉礫石), B、卵石及砂礫(不見硬玉礫石), C、含硬玉的底礫岩崖 以上總厚度大於300米。產於此層之硬玉特徵為皮厚、皮的顏色多樣、塊體大小懸殊、質量好壞不一。分佈廣泛,常出特級翡翠。
4、產於現代河牀沖積洪積冰積層中的硬玉礦牀
此類硬玉礦牀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點為薄皮,磨園度好稱水石。常有特級翡翠產出。分佈於霧露河兩岸,從散卡到達木坎長几十公里地段範圍內及坎底河中段。主要產地有帕崗、摩東、麻蒙、達木坎、後江等地。
5、產於構造破碎帶內的硬玉礦牀
硬玉原生礦牀受地質動力作用即破碎、變形、錯位、搓揉等產生的構造角礫岩,在整個霧露河產區多處可見,稱烏砂,為黑皮或灰黑色皮,一般含鐵較多,顏色多偏藍或藍綠,正綠者極少。產地為麻蒙、帕崗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