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翠紋金剛鑽

鎖定
昆蟲名,為鱗翅目夜蛾科。分佈在長江流域和華南棉區。危害棉花、冬寒菜、蜀葵、苘麻、紅麻、向日葵等。
中文學名
翠紋金剛鑽
拉丁學名
Earias fabia(Stoll)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昆蟲綱
鱗翅目
夜蛾科
分佈區域
長江流域和華南棉區

翠紋金剛鑽簡介

中文名: 翠紋金剛鑽
拉丁學名: Earias fabia(Stoll)
綱: 昆蟲綱
目: 鱗翅目
科: 夜蛾科
天敵:
主要危害作物: 同鼎點金剛鑽。

翠紋金剛鑽危害作物

棉花、冬寒菜、蜀葵、苘麻、紅麻、向日葵等。

翠紋金剛鑽形態特徵

成蟲
翠紋金剛鑽幼蟲及其為害棉鈴狀 翠紋金剛鑽幼蟲及其為害棉鈴狀 [1]
體長9~13mm,翅展20~26mm,前胸背草綠色,正中具1白縱紋,前翅槳狀,前後緣呈較寬的白條斑,其間形成窄三角形,草綠色。
呈魚簍狀,初天藍色,有花紋,卵頂端內面一圈指狀突起,比鼎點金剛鑽較為細長。近孵化時卵的中心及上面的1/3處有黑色圓圈,餘部灰綠色。
幼蟲
體長12~15mm,赤褐色,具蠟光。腹部第1、7、8節各具枝刺4個,腹部1節氣門下方無白色小凸刺,唇基深褐色。
長8~10.5mm,赤褐色,肛門兩側有突起2~3個。 [2] 

翠紋金剛鑽特性規律

湖北年生4代,少數5代,江西、湖南5~6代,雲南開遠8~9代,廣州9~10代,雲南元江和海南省10~11代。該蟲在長江流域以北棉區,各蟲態均不能越冬。蟲源主要來自外地。南方無明顯休眠現象。 [2] 

翠紋金剛鑽防治方法

(1)冬季結合紅鈴蟲越冬防治,處理棉秸上的枯鈴、枯枝、落葉及倉庫內越冬蟲繭,早春在棉田附近種植冬寒菜、蜀葵、黃秋葵等誘集植物,集中殺滅。
(2)當百株有卵15~20粒或嫩頭受害率達3%時,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甲基對硫磷15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氧樂氰乳油2000倍液,每667m噴對好的藥液50kg。此外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ml,對水2kg,拌細土20kg,於傍晚撒在已封行的棉田中。 [3-4] 

翠紋金剛鑽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和華南棉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