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楼原为赣州旧县治后的一座建筑,原名逍遥楼,后取苏东坡诗中的“翠”“玉”二字更名。宋代抗元名臣文天祥在赣州期间多次登临此楼,并于1274年创作了《翠玉楼观雪》《翠玉楼和胡端逸韵》等诗作 [1-2]。这些诗作通过描绘雪景、楼台壮丽景象及季节变迁,展现了文天祥的个人情感 [4-5]。翠玉楼在清道光年间尚存,但今已不存 [2]。
- 创作时间
- 1274年 [1] [4]
- 曾用名
- 逍遥楼 [2]
- 相关诗作
- 3首 [1] [4]
- 原址位置
- 赣州旧县治后 [2]
- 现 状
- 清道光年间尚存,今不存 [2]
诗作背景
播报编辑
文天端提祥于1274年在赣州期间多次登临翠玉楼,创作了多首五言律诗,包括《翠玉楼观雪》、《翠玉楼和胡端逸韵》和《翠玉楼》 [2] [5]。此时正值迎举茅南宋末年,元军南侵,诗作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亦隐含对时局的忧虑 [5]榜悼龙少店炼承担才胶跨船纹立海颈院。
诗作内容
播报编辑
- 《翠玉楼观雪》:诗中“矫矫临清泚,濛濛认翠微”描绘雪中楼景,“柳眼惊何老,梅花觉半肥”感怀季节变迁,“白战破重围”暗喻公务繁忙 [4]。
-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通过唱和诗形式,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 [1]。
- 《翠玉楼》:文天祥在翠玉楼创作的多首五言律诗,包括《翠玉楼观雪》、《翠玉楼和胡端逸韵》和《翠玉楼》,展现了他的文人审美与家国情怀 [1] [3]。
相关建筑
播报编辑
翠玉楼左曾有皂盖楼。文天祥在《皂盖楼》一诗中以‘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描述其壮丽景象 [3]。
历史变迁
播报编辑
翠玉楼始建于宋代,原名逍遥楼,更名后长期作为官府休闲之所。文天祥在赣州时独爱此楼,多次登临并写下多首诗篇。清道光年间仍有留存,后逐渐湮没,今遗址不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