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翠微亭

(北京香山公園翠微亭)

鎖定
翠微亭位於瓔珞巖東南不遠處,靜翠湖南側。
中文名
翠微亭
地理位置
瓔珞巖東南不遠處,靜翠湖南側 [1] 
翠微亭,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因此地處於古樹,綠蔭,溝壑,山岩之間,故有"翠微"之稱,此處可覽四時之勝,特別以“入夏千章綠蔭,禽聲上下”為最,是休閒、納涼的絕好地方。1991年復建,又移杏樹,再現明代春現杏花之景。
乾隆詠翠微亭詩牌匾 乾隆詠翠微亭詩牌匾
乾隆二十一年(1756)有“兒株枯樹一危亭,拳石無多多詭形。記得畫圖曾見處,迂倪每契此中靈“詩句。翠微亭1860年被毀,石壁上乾隆御製翠微亭石刻保留至今。中華民國時期香山慈幼院在此景及周邊種植了桑樹,以供養蠶之用。1957年後根據“園林結合生產”方針,此地又種植了一些柿樹。1991年公園對景區樹木進行移植、清雜,在原址上覆建了單檐八角攢尖頂帶頭拱、面積為47平方米、柱高為39米的翠微亭。同時在景區內種植山杏、榆葉梅、連翹、大葉鐵線蓮、甘菊、早園竹等植物,鋪種大面積綠地。
復建亭內懸掛後人模仿清高宗乾隆御題,曰:“須彌與一芥,大小豈爭差?亭子不嫌窄,翠微良復賒。入詩惟罨畫,沐雨欲蒸霞。莫羨痴黃派,倪迂各擅家。丙寅乾隆御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