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習水秋海棠

鎖定
習水秋海棠(Begonia xishuiensis Ku)是屬於秋海棠科的一種多年生稍肉質草本。根塊狀或纖維狀;葉基生或互生於莖上,基部常偏斜;花單性同株,雌雄花同生於一花束上,雄花常先開放;雄花:萼片2,花瓣狀;花瓣2;雄蕊多數;雌花:花被片2-5;子房下位,2-3室,有翅或有稜,花柱3,常有彎曲或旋扭狀的柱頭;胚珠極多數;果為一蒴果,有翅或有稜。產貴州(習水)。
中文名
習水秋海棠
拉丁學名
Begonia xishuiensis Ku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葫蘆目
秋海棠科
秋海棠屬
習水秋海棠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拼    音
xí shuǐ qiū hǎi táng

習水秋海棠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球形,直徑約1.5釐米,周圍有多數密集的纖維狀之根。葉全部基生,僅1片,具長柄。葉片兩側略不相等,輪廓近圓形,長約15釐米,寬約16釐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稍偏,近心形,邊緣具淺而疏三角形之齒,中部以上或2/3之上部不規則淺裂,裂片形狀不規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8-4釐米,上面褐紅色,下面略淡,兩面均無毛,掌狀7條脈,在兩面均突起;葉柄長約14釐米,有稜,無毛;托葉早落。
花葶高約32釐米,無毛;花淡紅色,數朵,呈二歧聚傘狀,首次分枝長1.5-2.5釐米,二次分枝長6-9毫米,均無毛;苞片早落;雄花:花梗長約5毫米,無毛;小苞片膜質,披針形,長約2毫米,先端鈍,早落;花被片2,寬卵形,長6-7毫米,寬6-7毫米,先端圓,基部微心形,邊緣有疏齒;雄蕊11-14枚,花絲基部合生,上部離生,長0.5-1.5毫米,長短不等,花葯倒卵球形,或近球形,長約0.8毫米,頂端微凹;雌花:花梗長約1.5釐米,無毛,小苞片膜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早落;花被片2,半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圓,邊有疏齒;子房無毛,3翅,翅近等大;花柱3,柱頭球狀。果實未見。花期5月。

習水秋海棠分佈與生境

為貴州特有種,特產於貴州的習水;在習水的同民鎮藺江村山花溪一帶有分佈;生長於紫色砂岩的潮濕地的岩石上,對生境要求比較苛刻;海拔為480~1500m [1] 

習水秋海棠應用與栽培

觀葉類、觀花類;可作為原生境觀賞、科普趣味觀賞。其葉形和葉色美麗,可作為大型室內水濕景觀的造景 [2] 

習水秋海棠相似物種區別

本種外形近似光葉秋海棠B. summoglabra Yu,唯本種葉片近圓形,中部以上淺裂;雌雄花被片均為2;葉脈掌狀7條而不同。

習水秋海棠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