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翁開

鎖定
翁開(公元1073.5-1120.10):壽昌航頭人,字信厚,行十六,唐代詩人翁洮七世孫。北宋政和五年登乙未科何[王桌]榜進士,仕至睦州清溪縣尉。徵方臘遇害。
本    名
翁開
別    名
忠獻公
信厚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浙江杭州市建德壽昌
出生日期
1073年5月
逝世日期
1120年10月

翁開人物簡介

翁開(公元1073.5-1120.10):浙江睦州壽昌航頭人(今杭州市建德壽昌鎮),字信厚,行十六,唐隱君進士翁洮七世孫。北宋政和五年登乙未科何[王桌]榜進士,仕至睦州清溪縣尉。熙寧六年癸丑四月初四日生,宣和二年庚子十月初六日終。

翁開人物生平

翁開自幼便以膽略過人聞名鄉閭,為人謙遜有加。每每與鄉人談及古人有關於忠膽俠義之事蹟,更是娓娓道來、滔滔不絕,敬仰羨慕之情深切,立志成為國家大器。及之弱冠,以明經登政和五年何 [王桌]榜進士。值北宋宣和二年庚子,青溪奸民方臘由漆園造反作亂。
青溪縣令奉朱勔之命屢次捉拿,而方臘率眾不受其困,反而嘯集山林、聚眾作亂愈演愈烈。尹令、縣尉及其僚屬一時棄官丟城顧自逃竄,翁開受聖命於危難之時,攝清溪縣尉討伐亂賊。一到清溪,便安撫集結百姓,訓練士卒備戰。並遍發公榜,對亂賊曉以利害、諭以大義,誠懇相勸,意招降收納方臘叛部。無奈叛逆頑劣不從,開公誓言以擒獲亂賊為已任。其時方臘叛眾勢呈燎原,氣勢猖獗。開公奮勇當先,率所部與之激戰多日,無奈叛眾依據險隘山勢難以攻克,宋兵失利退守縣城。開公緊急上書檄文請求增兵清剿,不意大兵馳援仍接踵而敗,兩浙都監察竟戰死蒠坑、魂丟沙場。開公見此更是忠義激奮、視死如歸,率先士卒,再次與方臘部於梓桐山谷展開決死鏖戰,終因叛軍勢眾而戰至最後一刻,不幸被捕。
然面對亂匪囂張威脅和勸降,翁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凜然遣責道:汝等叛賊,妖言惑眾,為亂天下,終將滅亡!我奉上命攝縣尉令,恨不將汝等碎屍萬段,以報效朝庭,豈可與爾等反賊合污!厲聲痛罵匪賊不絕。亂匪驚怕,遂將翁開殺害,終年僅四十八歲。壽昌城中有叫鄭範的紳士等人,敬仰開公的俠膽忠義,親自將開公遺體收納用馬車接回本鄉,歸葬柘嶺,並寫傳記詳載其功績。二年後,宋徽宗帝獲悉其英勇事蹟,嘆國有如此忠良之才,甚為憫惜,賜翁開諡號“忠獻公”,入《宋史》之兩浙名賢錄“忠義列傳”,乾隆《壽昌縣誌》記載,縣治為其立靈碑於縣學左翼的忠義孝悌祠,位列十八義士之首,於每年清明節舉行祭祀。
後來,壽昌縣學翁開的同窗里人邵時中專門撰寫了《忠獻翁公行狀》,其文載道:“噫!世之以成敗論英雄者,每每尚戰功而輕死節,予獨不然之。太史公曰:死有重如泰山者,有輕如鴻毛者,是不可概論也。當青溪盜起,尹佐俱遁之,時公獨不避艱險,委身受任,血戰擊賊,有死無貳,可謂忠矣!至其堅守待援,罵賊不屈,睢陽常山又兼有之。夫公之所能者,人也;所不能者,天也。易曰,過涉之兇不可咎也,其公之謂歟。予公生同裏、業同席、第同榜,特表其狀,以俟夫修史者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