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翁源村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舉村鄉下轄村)

鎖定
翁源村,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舉村鄉下轄村。 [2] 
中文名
翁源村
外文名
wenyuancun
別    名
翁源翁氏宗祠
行政區類別
浙江省衢江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地理位置
衢州市衢江區舉村鄉
面    積
11.82 km²
下轄地區
14個自然村
氣候條件
温和
人口數量
823人
著名景點
翁氏宗祠
翁氏小宗祠
繆順太藥店
方    言
翁源翁氏宗祠

翁源村村情簡介

翁源村地處舉村鄉中心,區域面積11.82平方公里,全村283户823人,14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其中共有黨員27名,移民57人,跨庫移民448人。全村林地面積16136畝,其中毛竹面積53411畝,耕地面積525.5畝。2008年人均收入3045元,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以毛竹、板栗為主,家庭養殖為輔。   [2] 

翁源村民生建設

近年來,翁源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已“村道硬化”、飲水工程、垃圾處理,大力開展村莊整治,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認真開展低收入農户奔小康工程、困難羣眾下山脱貧工程。在村務決策、民主管理方面,大力推行“五步工作法”,同時還推行村兩委聯席辦公制度、民情溝通制度、村務公開制度,促進了民主管理、社會和諧。 [2] 

翁源村歷史沿革

翁源村 翁源村
據《翁氏家譜》記載:宋淳熙甲午年(1174),翁甲公從福建新化府甫田縣遷此,村系一坑之源,故名翁源。村中還保留着以翁氏宗祠、翁氏小宗祠、繆順太藥店為代表一批明清建築為主的古民居建築羣。
衢江區舉村鄉翁源村現有翁氏宗祠、翁氏小宗祠等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點5處,以及至今保存完好的一批以明清建築為主的古民居建築羣。

翁源村文物古蹟

翁源翁氏宗祠
坐東朝西,始建於明代初期,在清末時期,由翁氏府太爺中憲大夫之子重修.翁氏宗祠用材粗大,規模宏偉,面積403.2平方。屋頂硬山造三級馬頭牆,小青瓦陰陽蓋法,八字門樓,重檐,施望板。門廳明間有戲台,次間施天花板。明間樑架為抬梁式三架樑,四柱用五檁,次間樑架為穿鬥式,五柱五檁,中間天井,單檐。後廳已拆除,上世紀80年代重建,部分柱礎,後廳牆壁為明代時期建築。
翁源翁氏小宗祠
坐西北朝東南。在清中期間,由翁氏府太爺中憲大夫之子修建。翁氏始祖翁甲公由新化府浦田縣遷入,至今已有27代,600多年曆史。該建築是翁氏宗祠的一個分祠,建築面積277.7平方米,主體建築平面佈局呈四合院式,八字大門,屋頂為硬山造,三級馬頭牆,小青瓦陰陽蓋法,前望板後望磚。雙天井,門廳樑架為五架樑,次間樑架為穿鬥式,二柱用五檁,後廳明間樑架為五架樑帶前單步與後天井樑架為穿鬥式混合,次間樑架全部穿鬥式,四柱用七檁。
繆順泰藥店
土名“上店”,為清代建築。該建築坐西南朝東北,建築面積305平方米,平面佈局呈四合院式,屋頂硬山造三級馬頭防火牆,屋面為小青瓦陰陽蓋法,重檐門面,上有“號泰順”三字。門窗左右兩邊有“南貨、藥材”四字,字跡清楚。該建築佈局規整,門廳明間樑架為抬梁式帶前單步,前廳明間有櫃枱,櫃枱高1.2米,次間為抬梁式,三柱用五檁,中間天井,走馬樓,後廳明、次間樑架為穿鬥式,六柱用六檁,前廳牛腿為花鳥透雕,後廳牛腿為松鶴透雕,雀替圖案以花草為主,雕刻做工精細。

翁源村文化底藴

翁源村古建築

翁源村文化底藴深厚,2013年被列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村落——古建築村落。為更好地做好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工作,該村邀請了浙江理工大學的專家設計團隊到村現場勘察,把古建築的佈局與自然的景觀結合起來,制定了專門保護方案。同時,先後完成翁氏大、小宗祠修繕、並加以合理的利用,翁氏大宗祠在這裏建成了村裏的文化禮堂、農家書屋,成為羣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翁源村民俗文化館

翁氏小宗祠通過修繕建成了村裏的民俗文化館,這裏收藏了一批翁源村民生活生產用具,反應了翁源村民辛勤作業,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景。牆上還保留着毛主席的標語,現今也作為青少年學習的基地。

翁源村翁源

“庭前花開花落,阡陌輪換春秋度,清竹簇簇竟翠枝。”説的便是翁源。村子分佈在溪水兩岸,一色的黃泥牆老房子依山而建,古樸中流露出一種大氣。你看:馬頭牆、雕樑畫棟,大小宗祠氣勢莊嚴。村頭,潺潺溪水,魚鴨競戲,這裏曾是遂昌和舉村的貿易中心,溪邊設有碼頭,宗祠裏演戲時曾有近千人觀看,岸邊的鋪子夜宵生意紅火,建於清代的繆順泰藥店經歷了這裏繁華。

翁源村温坪

村後的温坪,有南宋五品官員中憲大夫曾縉公古墓,有上世紀的土瓦窯。站在坪上,翁源風光盡在眼前。寧靜、古樸的小村落,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匆忙的腳步。只有溪水在流動,陽光在瓦背上跳躍,悠悠往事盡付流水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