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翁建社區

鎖定
翁建社區為中國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街道下轄社區居委會,於2018年12月,由翁建村撤銷設立。 [1] 
中文名
翁建社區
行政區類別
社區居委會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省漳州市
地理位置
中國福建省南部漳州市
政府駐地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街道翁建社區
電話區號
0596
郵政區碼
363005
車牌代碼
閩E
方    言
閩南語漳州話

翁建社區簡介

翁建村系漳州市龍文區朝陽街道下轄社區居委會, [1]  位於省道官九線旁,距漳州火車東站約3.5公里,距漳龍高速公路出口處僅1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與朝陽鎮浦口村接壤,西與朝陽鎮後店村相接,南與後店村下尾張自然村相鄰,北與後店村樟山自然村(現樟山社區)省道相望。全村可耕地面積350多畝,全村總人口數3650人,625户,12個村民小組。

翁建社區歷史人文

翁建村系宋代開基,原是林、趙、黃、陳、王等多姓聚居地,由於歷史及社會的變遷,王氏人丁興旺,至今已傳至20多代。
翁建歷來多出名人,清乾隆辛未年(1751年)王氏第七代王天柱考中武科進士,後任廣西樂平協守備;王天柱第11代孫五秉忠曾任台中市議員、台中福建同鄉會會長;王謂北曾任-中央政府農商部主事;王聚仁現任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廳長,等等。
1956年建立高級合作社,1958年4月,龍溪縣撤區並鄉,翁建鄉併入孚美鄉,1958年9月,第六區四大鄉合併成立五星人民公社,下轄13個耕作區。
翁建耕作區轄後店、書都、下尾張、樟山、朝陽、登科頂下社、內林街、內林頭等10個村。
1959年4月,五星人民公社改為步文公社,耕作區改為生產大隊,此後翁建一直是一個行政村。
1960年2月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步文公社納入龍海縣版圖。
1968年9月步文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步文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恢復步文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10月步文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步文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93年6月龍海縣改為龍海市,步文鄉人民政府改為步文鎮人民政府。
1997年3月龍文區把步文鎮拆開為藍田鎮、步文鎮、朝陽鎮,保留郭坑鎮,龍文區轄四個鎮,翁建村為朝陽鎮所管轄。

翁建社區建築景觀

據族譜記載,清乾隆辛未年(1751年)王氏第七代王天柱考中武科進士,後任廣西樂平協守備,為光宗耀祖,始建“王氏家廟”,堂號“崇本堂”。

翁建社區物產經濟

翁建村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是漳州市主要生豬,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該村主要以種養業為主導產業,以生薑種植為一大特色。2012年全村社會總產值9600萬,人均純收入10817元。村中有幼兒園,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村中有老人活動場所。

翁建社區朱熹與翁建村

朱熹在漳州任知事期間,常至鄉下巡訪民情,同時也遊覽郡域的秀美山川,適逢鍾靈毓秀的處所便多有駐留,或聚而論道,或講課授徒。如雲洞巖、白雲岩等地,皆留有其講經處和書院。
相傳,朱熹在漳州最先看中的既不是雲洞巖也不是白雲岩,而是一處叫“建溪”的地方。“建溪”是漳州東北郊虎林山北麓一個地勢平緩的丘陵地帶,周邊為虎林山、石鼓山與後路山三山相連,山下有九龍江北溪的九十九灣支流環繞而過。端的是山青林茂、江流如帶。2001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併發掘了虎林山一處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印證了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
據説,朱熹當年常與北溪先生陳淳結伴同遊。一日,沿北溪順流而下,來到一處叫“洪攔口”的地方,看到北溪水的一條支流順着東南方向,從幾座山間蜿蜒而去。兩人便緣溪而行,來到一個只有幾户人家的小村旁。朱熹見一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內心非常喜歡,便在村邊渡口旁一座供着水神的“海潮堂”歇腳,繼續談論着對理學的見解。村裏的人得知大名鼎鼎的朱文公來了,便奔走相告,前來聽他和陳北溪坐而論道。後來,朱熹常來此處講經論道,漸漸地,這裏便積攢了人氣,便有了黃、林、趙、王等姓的人家到此處定居。因為村莊建於溪邊,故人們便把此村稱為“建溪”。也有一個版本,説是朱熹為紀念其出生地——福建尤溪,故將此村命名為“建溪”。後因洪水氾濫,數次侵襲海潮堂,朱熹便移居至建溪的西橋畔一帶,繼續解經講學。因為朱文公之故,西橋畔一帶又聚居了一些人家。可惜洪水再次氾濫,又侵擾了村西的講學處,朱熹只好另覓他處,後來去了顏厝的白雲岩。但建溪的幾姓人家,已離不開自己辛苦營造的家園,並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後來,為了紀念朱熹,建溪人把家園的名字改為“翁建”(朱熹字晦翁),而把後來移居的西橋畔一帶稱為“後建”(今後店),這就是翁建村名稱的由來。明朝洪武年間,這裏還興建了名噪一時的“建溪書院”(萬曆版的漳州府志有記載)。清代的乾隆年間,這裏又相繼建了“崇本堂”和“樹德堂”,與“海潮堂”一起,並稱為“翁建三堂”,一起見證了翁建村一帶底藴深厚、地靈人傑的歷史。只可惜由於時代變遷,“三堂”如今惟餘“崇本堂”和“樹德堂”,而“建溪書院”和“海潮堂”俱已廢,有人認為“建溪書院”的遺址其實就是“海潮堂”,但説法不一,猶待我們進一步考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