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翁公書院

鎖定
翁萬達(1498-1552),字仁夫,號東涯,潮州府揭陽縣鮀江裏舉登村人(今屬汕頭市郊鮀浦鎮)人,其書院位於汕頭市鮀浦鎮龍泉巖邊。
中文名
翁公書院
紀    念
翁萬達
地    區
潮汕地區
位    置
汕頭市鮀浦鎮龍泉巖邊

目錄

翁公書院簡介

翁公書院 翁公書院
提起明朝嘉靖年間兵部尚書翁萬達,曾是潮汕地區家喻户曉的歷史人物。翁萬達(1498-1552),字仁夫,號東涯,揭陽鮀江都(今屬汕頭市郊鮀浦鎮)人,其書院位於汕頭市鮀浦鎮龍泉巖邊。作為鮀浦人的我,因“近水樓台先得月”,故到翁公書院緬懷先賢,觀光遊覽已無數次。小屋雖簡陋無比,但卻有着其它建築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這是一個天然石室,在茂密的樹林間,由幾塊大石欹倚着構成洞壁,又有一巨大巖塊覆蓋在洞頂,可遮風擋雨,外斂內敞。在巨石下,以一平滑大石為牀,兩小石為椅,中間放一石塊為書桌。尚書翁萬達入仕之前,曾在石室中攻讀。劉禹錫曾有言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家鄉人常以此為榮,以翁公為榜樣啓迪後代,弘揚其寧靜致遠,發憤苦讀的遺風,並望今後能改變貧窮的狀態,光宗耀祖。後人為了紀念他,曾多次重修石室,將它拓擴為前後兩室,並在洞前的石壁上刻下“翁公書院”四個大字。
兒時,我們鮀浦鎮是經濟落後的郊區,大家多以農耕捕魚為業,生活貧困。先賢翁萬達原為庶民人家子弟(元配夫人張氏在其登進士前幾年已餓死),希望能通過科舉考試功成名就,因此立志苦讀詩書。為能全身心投入,他獨自到清幽靜謐的龍泉巖上一石洞裏勤學苦練,結果博學敏思,才氣縱橫,並考中進士,從此走向仕途。後因典邊有功,職位不斷升遷至兵部尚書,成為勇於任事的“嶺南第一名臣”。這為家鄉草根靠讀書尋出路豎起了一條高高的標杆,是潮汕人民的一大驕傲。故書院雖簡陋,因翁萬達英名不朽而成了潮汕名勝,所以大家閒暇時常會扶老攜幼前去參觀翁公書院,親眼目睹其讀書條件之艱辛,順便遊山玩水。飢寒交迫的歲月裏,就是在如此簡陋的山洞裏,他憑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用功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每每到此,目睹簡單的書院,愈能窺到其志之堅,學之勤,令後人敬仰欽佩,並勉勵自己不要怠於學習。近旁景色如畫,山清水秀,怪石嶙峋巍峨,綠樹掩映,小橋流水,山洞奇特。從巖上遠眺,山下蓬洲古城盡收眼底,遠處牛田洋煙波浩渺。
後來,隨着自己閲歷的漸增,知道他是潮汕地區屈指可數的古賢人,文韜武略,對其中舉後的顯著政績,崢嶸歲月也漸感興趣。遺憾的都是些道聽途説,且近乎神化的民間傳聞。如,老虎當擎旗兵,棺木雕窗假死,路遇狂風大作而天葬等,眾説紛紜。
近期拜讀了《明史·翁萬達傳》及《翁萬達年譜》,得知他曾駐南寧,典兵事;疏浚鮀濟河,撰《鮀濟河記》;修築邊牆,及最後與友人遊武夷山,“卒於上杭舟中”等史實,解開心中很多疑問。我心如洗,更欽佩他“疏報請纓以立功塞上”,保國安民,使社稷安康的精神。

翁公書院景區特色

“天街小雨潤如酥”,雨後空氣清新,林壑優美,野芳幽香,春風和煦,我獨自再登龍泉巖,故地重遊,攀巖石,看亭台廟宇,叢林軒榭,翁公書院,瞻仰塑像,懷念先賢,激勵自己不斷努力進取。今獲悉將在桑浦山脈,山花爛漫的龜山上建翁萬達紀念館,甚是高興。期盼着紀念館能早日落成,用史實展現其巍巍勳業,使後人能真實深刻地瞭解他艱辛輝煌的人生,承其遺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