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羽裂合耳菊

鎖定
羽裂合耳菊(Synotis vaniotii (H. Lév.) C. Jeffrey & Y. L. Chen)是菊科合耳菊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3,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岩石處,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羽裂合耳菊
拉丁學名
Synotis vaniotii (H. Lév.) C. Jeffrey & Y. L. Che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合耳菊屬
羽裂合耳菊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等地

羽裂合耳菊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基部未詳見。莖直立,高達110釐米,上部分枝,被白色短柔毛或近無毛。葉具柄,葉片輪廓卵狀披針形,長3.5—5釐米,寬3--4釐米,羽狀深裂,頂裂片披針形,基部漸狹,具羽狀基生數齒或小裂片;側裂片(2一)3--4對,狹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具數粗齒,紙質,兩面沿主脈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1.5釐米,細,被疏短柔毛;上部及分枝上葉較小,具少數側裂片,葉柄短。頭狀花序具同形小花,舌片狀花,多數,在莖枝端和上部葉脈排成圓球狀,塔狀圓錐聚傘花序;具短花序梗或近無梗;花序梗被密短絨毛,具1—2卵狀三角形苞片。總苞圓柱形,長3--4毫米,寬1---2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2—3,極小;總苞片3,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寬1.5--2毫米,頂端鈍至圓形,被短柔毛,近革質,邊緣寬幹膜質,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小花管狀,3,兩性,花冠淡黃色,長6--7毫米,管部長2.5毫米,檐部伸出總苞,漏斗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毫米,尖,頂端被乳頭狀毛;花葯長3.5毫米,尾部約與頸部等長;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粗而寬,向基部略膨大;花柱分枝長1.5毫米,頂端被細乳頭狀毛,中央的毛較短。瘦果圓柱形,長約3毫米·;無毛;冠毛長6---6.5毫米,微紅色。花期9月。 [1] 

羽裂合耳菊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3,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岩石處,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羽裂合耳菊分佈範圍

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

羽裂合耳菊參考資料

Synotis vaniotii (Levl.) C. Jeffrey et Y. L. Chen in Kew Bull. 39(2): 326. 1984. ——Senecio vanotii Levl. in Rep. Sp. Nov. 13: 345. 1914; et Cat. Pl. Yunnan 55. 1916;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21: 143. 1968; Lauener in Not. Bot; Gard. Edinb. 34: 357. 1976. [1] 

羽裂合耳菊相關類種

心葉合耳菊Synotis cordifolia Y. L. Chen
紅纓合耳菊Synotis erythropappa (Bur. & Franch. ) C. Jeffrey & Y. L. Chen
木裏合耳菊Synotis muliensis Y. L. Chen
耳柄合耳菊Synotis otophylla Y. L. Chen
掌裂合耳菊Synotis palmatisecta Y. L. Chen & J. D. Liu
川西合耳菊Synotis solidaginea (Hand.-Mazz.) C. Jeffrey & Y. L. Chen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