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羽衣甘藍

鎖定
羽衣甘藍(學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二年生草本花卉。羽衣甘藍葉子寬大呈大匙形,葉片平滑無毛,邊緣有細波狀皺褶;葉柄粗而有翼;4月抽薹開花,花色金黃、黃至橙黃; [8]  長角果圓筒形;種子為球形,灰棕色。 [9]  觀葉期為12月~翌年3月。 [8]  吳蔚編著的《保護地特菜栽培技術》一書中寫到:“羽衣甘藍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人們也把它稱為葉牡丹。” [10] 
羽衣甘藍原產地中海沿岸至小亞細亞一帶,主要分佈於温帶地區, [11]  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種植。 [12]  羽衣甘藍喜冷涼氣候,極耐寒,不耐澇;可忍受多次短暫的霜凍,耐熱性也很強,喜陽光,生長適温為20~25℃;生長勢強,栽培容易,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耐鹽鹼。 [11]  它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可通過播種進行種植。 [8] 
羽衣甘藍葉色鮮豔,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觀葉植物。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用於佈置花壇、花境,或者作為盆栽。 [8]  羽衣甘藍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它的鈣、鐵、鉀含量都很高,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在歐美多用其配上各色蔬菜製成色拉。 [13]  因羽衣甘藍的葉色豐富多變,羽衣甘藍的花語為華美,祝福,如意吉祥,所以有時候它也被當作禮物贈送給別人,是對收禮人美好的祝福。 [8] 
中文名
羽衣甘藍
拉丁學名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 [7] 
別    名
綠葉甘藍
牡丹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14] 
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蕓薹屬
羽衣甘藍
命名者及年代
DC.,1821 [3] 

羽衣甘藍植物學史

吳蔚編著的《保護地特菜栽培技術》一書中寫到:“羽衣甘藍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人們也把它稱為葉牡丹。” [10] 

羽衣甘藍形態特徵

羽衣甘藍,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二年生草本花卉,為甘藍的園藝變種。羽衣甘藍葉子寬大呈大匙形,基生葉片緊密互生呈蓮座狀,葉片平滑無毛,邊緣有細波狀皺褶,有光葉、皺葉、裂葉、波浪葉之分,外葉較寬大,葉片翠綠、黃綠或藍綠,葉柄粗壯而有翼,葉脈和葉柄呈淺紫色,內部葉葉色極為豐富,有黃、白、粉紅、紅、玫瑰紅、紫紅、青灰、雜色等,非常漂亮。葉片的觀賞期為12月至翌年3、4月份。株高一般為20-40釐米,在4月份温暖、長日照條件下抽薹開花,總狀花序,花色金黃、黃至橙黃。果實為長角果,圓筒形,6月份種子成熟,種子灰棕、黑褐色扁球形,每1克種子有300粒左右,不採種時應及時剪去花薹,以延長葉片的觀賞期。觀葉期為12月~翌年3月。 [1]  [8]  [9] 

羽衣甘藍分佈範圍

羽衣甘藍原產地中海沿岸至小亞細亞一帶,主要分佈於温帶地區, [11]  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種植。 [12]  栽培在中國大城市公園裏。 [2] 

羽衣甘藍生長習性

羽衣甘藍喜冷涼氣候,極耐寒,不耐澇;可忍受多次短暫的霜凍,耐熱性也很強,喜陽光,生長適温為20~25℃;生長勢強,栽培容易,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耐鹽鹼。 [11]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16張)
温度:喜冷涼、温和氣候,耐寒性較強,經煉苗能耐-12℃短時間低温,成株在中國北方地區冬季露地栽培能經受短期15-20次霜凍而不枯萎,但不能長期耐受連續嚴寒。採種株在2-10℃下,需30天以上通,過春化抽薹開花。種子發芽適温18-25℃,植株生長適温20-25℃。能在35℃高温中生長,但所收葉片風味差、纖維多、葉質堅硬。 [5] 
光照:較耐陰,但充足光照下葉片生長快、品質好。採種植株要在長日照下抽薹開花。 [5] 
水分:需水量較大。乾旱缺水時,葉片生長緩慢,但不耐澇。 [5] 
土壤: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似腐殖質豐富、肥沃的壤土或粘質壤土最宜。在肥水充足和冷涼氣候下生長迅速、產量高、品質好。栽培中要經常追施薄肥,特別是氮肥,並配施少量的鈣肥,有利生長和提高品質。酸鹼度在pH5.5~6.8的土壤中生長最旺盛。 [5] 

羽衣甘藍主要品種

波葉類:東京(Tokyo)、大阪(Osaka)、鴿子(Pigeon)。 [4] 
皺葉類:名古屋(Nagoya)、千鶴(Chidori)。 [4] 
羽葉類:孔雀(Peacock)、起重機(Crane Red)。 [4] 
切花類:日出(Sunrise)、日落(Sunset)。 [4] 

羽衣甘藍繁殖方法

羽衣甘藍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可通過播種進行種植。 [8] 
營養土配製:播前每畦(1.5米×7米)施腐熟並過篩的有機肥200千克,每平方米土中加入50%多菌靈0.5千克,將細土、肥、藥充分混合拌勻。
播種方法:平整苗牀後澆足底水,播種量為15-20克/平方米,幹種直播,播後覆細土0.5-1釐米。
苗期管理:播後温度保持在20-25℃,苗期要少澆水,適當中耕鬆土,防止幼苗徒長。 [5] 

羽衣甘藍栽培技術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4張)
品種選擇:可根據栽培目的選擇適宜的品種。食用種有東方綠嫩、阿培達、科倫內等;觀賞種有花羽衣甘藍、京引“14006”、穆斯博等。 [5] 
定植:當幼苗5-6片葉時定植。定植前施足優質腐熟基肥,每畝2500千克,並施用30千克複合肥,做寬100-120釐米的小高畦,株、行距30×50釐米,每畝保苗4500株左右。 [5] 
田間管理:定植後7-8天澆1次緩苗水,到生長旺盛的前期和中期重點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氮、磷、鉀複合肥25千克;同時注意中耕除草,順便摘掉下部老葉、黃葉,只保持5-6片功能葉即可。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夜間5-10℃。 [5] 
採收:從播種至採收要55-65天,從定植到採收要25-30天。外葉展開10-20片時即可採收嫩葉食用。每次每株能採嫩葉5-6片,留下心葉繼續生長,陸續採收,一般每隔10-15天採收1次。晚春、夏、秋如果管理得好,又無菜青蟲為害,可採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經霜凍後風味更好。在夏季高温季節,葉片變得堅硬,纖維稍多,風味較差,故要早些採摘。 [5] 

羽衣甘藍主要區別

1.駿河初日'甘藍Brassica oleracea cv株高可達1m,葉着生於莖上,間距約5cm。葉卵圓形,全緣,在莖頂包心,觀賞性較強。 [15] 
2.‘白孔雀'甘藍Brassica oleracea cv株高約50cm,葉密生,着生於莖上,葉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全緣,後心葉變白。本種葉片極有特色,可用作觀葉植物。 [15] 
3.抱子甘藍Brassica oleracea var.gemmifera莖相壯,直立,高0.5~1m,莖的全部葉腋有大的柔軟葉芽,直徑2~3cm。中國各大城市偶有栽培。葉芽作蔬菜食用。 [15] 
4.紫甘藍Brassica oleracea'Rubra'本種與甘藍的主要區別為葉緊色。 [15] 

羽衣甘藍病蟲防治

黑斑病 黑斑病
注意菜青蟲、蚜蟲黑斑病等病蟲害的發生。要及時除去基部的老葉、黃葉,基部留5-6片優質功能葉,以利植株間的通風透光。還可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加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防治炭疽病1次;用21%的滅殺斃乳油2000倍液防治菜青蟲及蚜蟲1次。 [5] 

羽衣甘藍主要價值

羽衣甘藍食用

羽衣甘藍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它的鈣、鐵、鉀含量都很高,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在歐美多用其配上各色蔬菜製成色拉。 [13] 
採集中心部位剛展開的羽狀嫩葉為食用部分。羽衣甘藍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VA、Vc、VB2及多種礦物質,特別是鈣、鐵、鉀含量很高。羽衣甘藍可連續剝取葉片,並不斷產生新嫩葉,適口性好、質脆味清,可炒食、涼拌、醃製、做湯等,烹調後能保持鮮美的顏色,與其它蔬菜可拼成各種圖案的“沙拉”,在菜餚裝飾中堪稱上品。 [5] 

羽衣甘藍保健

羽衣甘藍Vc含量是綠葉菜中最高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為甘藍類蔬菜之首,有“抗癌蔬菜”的美稱。相關研究表明:它含有豐富的鈣、VD和VE,長期食用有助於治療老年婦女常患的骨質疏鬆症。另外,還具有一定的養胃和中、清熱除煩、利水、消食通便、防治口乾食少等功效。 [5] 

羽衣甘藍觀賞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葉色鮮豔,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觀葉植物。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用於佈置花壇、花境,或者作為盆栽。 [8] 
其葉緊密互生、團抱成球形,葉片較寬大,葉緣細密多皺並具波狀起伏。心部葉片的色彩豐富,因品種不同而呈紫紅、桃紅、青灰、淡黃至乳白色的變化,全株好似一朵盛開的牡丹花,故又名葉牡丹。葉片觀賞期為1-2個月,株高一般20-40釐米。因其具有獨特的葉色、姿態、適應性強、養護簡便等特點,可作為北方晚秋、初冬季城市綠化的理想補充觀葉花卉,還可家庭盆植於屋頂花園、陽台、窗台觀賞。 [5] 

羽衣甘藍植物文化

因羽衣甘藍的葉色豐富多變,羽衣甘藍的花語為華美,祝福,如意吉祥,所以有時候它也被當作禮物贈送給別人,是對收禮人美好的祝福。 [8] 

羽衣甘藍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羽衣甘藍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30 千卡
蛋白質 2.5 g
脂肪 0.4 g
飽和脂肪酸 0.1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2 g
碳水化合物 5.7 g
0.5 g
膳食纖維 3.6 g
葉酸 166 μg
20 mg
9 mg
10 mg
169 mg
145 mg
0.2 mg
0.13 mg
維生素A 333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5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3 mg
煙酸(煙酰胺) 0.74 mg
維生素B6 0.17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35.3 mg
維生素E 2.26 mg
維生素K 510.8 μ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李鋒,劉瀅.羽衣甘藍育種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12,(第2期):119-122
  • 2.    羽衣甘藍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  .theplantlist[引用日期2019-02-20]
  • 4.    葉劍秋編著.花卉規範名稱圖鑑 一二年生花卉[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02,第31頁
  • 5.    王雪明.羽衣甘藍的栽培技術[J].中國科技投資,2017,(第9期):383
  • 6.    羽衣甘藍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3]
  • 7.    羽衣甘藍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6]
  • 8.    楊照渠主編.校園植物圖鑑: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11:58
  • 9.    倪士峯、姚鳳騰、盛漢平.江蘇豐縣常見資源植物彩色圖鑑: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09:153
  • 10.    吳蔚.保護地特菜栽培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8.07
  • 11.    張宏志編著.赤峯城市風景園林植物資源:獻給北方地區城市生態環境的書: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0:490
  • 12.    龍啓炎.特菜種植新技術: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7:116
  • 13.    彭春生主編.一粒種子的幸福生活 超簡單創意無土種花草:青島出版社,2015.07:158
  • 14.    羽衣甘藍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3]
  • 15.    徐曄春,臧德奎 主編.中國景觀植物應用大全(草本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年01月:第142-143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