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羽蘚科

鎖定
中國羽蘚科植物自 1 9世紀起即有報道 ,但迄今才進行首次全面校訂 ,現知中國有 1 7屬和 71種(包括 1亞種 )。本文主要就其中 7個屬 :薄羽蘚屬、牛舌蘚屬小羽蘚屬麻羽蘚屬毛羽蘚屬沼羽蘚屬及錦絲蘚屬中的一些種屬名稱作修訂和新增補。文內涉及 1新種、3新異名 (含 1屬的新異名和 2個種的新異名 )和 1新中文名。
中文學名
羽蘚科
拉丁學名
Thuidiaceae
植物界
山羽蘚屬、牛舌蘚屬、麻羽蘚屬等
科拼音名
yuxianke
來    源
雲南植物誌 第19卷

羽蘚科特徵描述

植物體細小至粗大,干時較硬挺,黃綠色、暗綠色或褐綠色,通常無光澤,常交織成片生長。莖匍匐或上部傾立,1-3回羽狀分枝或不規則分枝;莖大多數具中軸,由少量小形細胞構成,但界線常不清楚,少數中軸缺失;鱗毛常存在,單一或分枝,有時密被莖、枝上,其細胞多具疣,頂細胞截形、圓形或急尖。葉多列,干時常貼生或覆瓦狀排列,潮濕時傾立,莖葉與枝葉明顯異形;莖葉多為三角形、闊三角形、卵圓狀三角形、卵圓形,多數具縱褶,基部有時呈弱或強心形,先端漸尖或呈毛尖狀;枝葉多為卵圓形或闊卵圓形,先端漸尖、急尖或圓鈍;葉邊全緣、具細鋸齒或細胞壁具疣狀突起;中肋多單一,達葉片上部或突出葉尖,少數短弱,分叉,稀不明顯;葉中部細胞多為圓六邊形,六邊形,壁厚,多數具疣或乳突,基部和尖部細胞大多數比中部細胞長,但沒有明顯區別,葉邊細胞近方形。雌雄同株(多數為同株異苞)或雌雄異株。雌苞葉常卵狀披針形,多數具褶,有時中上部邊常具纖毛。蒴柄細長,老時淡紅色,平滑或具密疣,少數常具乳突或密刺狀疣。孢蒴卵形到圓柱形,多數先端垂傾或彎曲,不對稱,蒴外壁細胞壁薄或強烈加厚,氣孔少,着生於孢蒴基部或缺失;蒴帽兜形,平滑,稀具纖毛或疣或粗糙;蒴蓋圓錐形,有時上部呈喙狀;環帶常分化;蒴齒發育良好,偶有特化,外齒層齒片16,披針形,淡黃色、黃褐色或橘色,下部具橫條紋,上部灰白色,具疣,邊緣分化,內齒層基膜高,灰白色,具疣,齒條中脊具狹穿孔,齒毛多發育,1-3條,稀缺失;孢子球形 [1] 

羽蘚科相關提示

羽蘚科
羽蘚科(5張)
就世界範圍而言,羽蘚科包含4亞科和19屬,我國有17屬,但吳鵬程等在對中國羽蘚科植物誌的研究過程中已將牛舌蘚亞科中的瓦葉蘚屬 Miyabea Broth.、多枝蘚屬Haplohymenium Doz. et Molk.、牛舌蘚屬 Anomodon Hook. et Tayl. 和羊角蘚屬 Herpetineuron (C. Muell.) Card. 4個屬獨立組成牛舌蘚科 Anomodontaceae,將該亞科的麻羽蘚屬 Claopodium (Lesq. et Jam.) Ren. et Card. 和小羽蘚屬 Haplocladium (C. Muell.) C. Muell. 移入羽蘚亞科,而把山羽蘚屬 Abietinella C. Muell. 從羽蘚亞科移入沼蘚亞科。另外,羽蘚屬 Thuidium B. S. G. 中的細羽蘚亞屬 Subgen. Microthuidium Limpr,於 1990 年由 Buck 和 Crum 恢復其一個多世紀前的名稱 Cyrto-Hypnum Hampe, 中名為細羽蘚屬。故現知我國有羽蘚科植物14屬,約51種;雲南有9屬36種。 [1] 

羽蘚科所屬分佈

本科為世界廣佈蘚類,從熱帶雨林至温帶針葉林均有分佈。從路旁草叢到巖面、腐木、樹幹基部和林地均可生長 [1] 
Abietinella....山羽蘚屬
Anomodon.......牛舌蘚屬
Claopodium.....麻羽蘚屬
Haplocladium...小羽蘚屬
Haplohymenium..多枝蘚屬
Helodium.......沼羽蘚屬
Heterocladium..異枝蘚屬
Leptopterigynandrum叉羽蘚屬
Miyabea........瓦葉蘚屬
Pelekium.......鶴嘴蘚屬
Thuidium.......羽蘚屬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