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義渡古鎮

鎖定
義渡古鎮(原稱大渡口古鎮、馬桑溪古鎮)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馬桑溪大橋旁。2016年初基於大渡口古鎮原址修復重建,於2017年1月24日正式開街。古鎮緊靠義渡公園,昌雕塑藝術館,重慶工業博物館
大渡口古鎮總建築面積約17000平方米,為典型的長江上游碼頭山地街鎮地貌。整個街區臨江而上,分為四級台階,共有三街九巷。古鎮景區除了傳統建築,還有馬桑溪大橋、老成渝鐵路、老碼頭等景觀。
修復前的大渡口古鎮老街有300多米,2015年4月開始復建。修復工程堅持“四原原則”,即原面積、原高度、原基礎、原範圍修復建設,對古鎮原有路網架構、李竹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等歷史景觀原封不動地修整保留,維持古鎮山石竹橋、一草一木的原汁原味。
古鎮已完成商業承租面積近17000平方米,業態涉及餐飲、茶樓、客棧、酒吧、漢文化展示、VR體驗、小商品等。
大渡口古鎮自古以“吃魚”聞名周邊,在24日正式營業的30多家商鋪中,就有專門吃酸菜魚的餐館。此外,還有輕酒吧、咖啡廳、茶樓以及烤香腸、玉米粑、麻糖等傳統風味小吃。
中文名
義渡古鎮
外文名
Yidu Town
地理位置
重慶市大渡口區G75蘭海高速 [1]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1] 
佔地面積
30000 m²
著名景點
李竹山故居
馬桑溪供銷合作社
古鎮免費兒童樂園
待渡亭
官方電話
023-68533888 [2] 

義渡古鎮發展歷史

義渡古鎮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馬桑溪長江大橋下方,佔地約47畝(其中建築、綠化約35畝,遊樂園約12畝),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可租賃商業面積約1.71萬平方米,經原面積、原高度、原基礎、原風貌“四原原則”修復後,重現了歷史上形成的三街九巷的街巷關係結構,共有二十一幢房屋院落呈四級階梯分佈。古鎮是展現渡口文化人文復興的商業集羣,以“義文化”為主題,涵蓋人文體驗、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綜合服務四大功能。
大渡口古鎮總建築面積約17000平方米,為典型的長江上游碼頭山地街鎮地貌。整個街區臨江而上,分為四級台階,共有三街九巷。古鎮景區除了傳統建築,還有馬桑溪大橋、老成渝鐵路、老碼頭等景觀。
修復前的大渡口古鎮老街有300多米,2015年4月開始復建。修復工程堅持“四原原則”,即原面積、原高度、原基礎、原範圍修復建設,對古鎮原有路網架構、李竹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等歷史景觀原封不動地修整保留,維持古鎮山石竹橋、一草一木的原汁原味。
大渡口之名,源自長江邊的知名義渡,而大渡口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先人便已在此地留下印記,自戰國至秦漢,唐宋到明清,以大渡口古鎮為代表的長江渡口記錄着這裏千百年來的歷史傳承。近代以來,大渡口又因重鋼而興,因工業而盛,創造了抗戰時期和建國以後中國重工業建設的一段輝煌。

義渡古鎮主要景點

李竹山故居
馬桑溪供銷合作社
古鎮免費兒童樂園
待渡亭
水運街鐵路車廂
大渡口古鎮從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這座承載了千年歷史的古鎮在近幾十年間一直深藏閨中。現在,馬桑溪古鎮已是大渡口文化旅遊產業的一處重要的地標式景點,將打造為集吃、喝、玩、遊、樂、購等為一體的主題性精品人文旅遊古鎮。

義渡古鎮旅遊信息

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均可免費遊覽。目前,古鎮已完成商業承租面積近17000平方米,業態涉及餐飲、茶樓、客棧、酒吧、漢文化展示、VR體驗、小商品等。
大渡口古鎮自古以“吃魚”聞名周邊,在24日正式營業的30多家商鋪中,就有專門吃酸菜魚的餐館。此外,還有輕酒吧、咖啡廳、茶樓以及烤香腸、玉米粑、麻糖等傳統風味小吃。

義渡古鎮歷史沿革

義渡古鎮(原稱大渡口古鎮、馬桑溪古鎮)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馬桑溪大橋旁。2016年初基於大渡口古鎮原址修復重建,於2017年1月24日正式開街。
2018年,改名為大渡口古鎮。
2019年更名為義渡古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