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義帝陵

鎖定
義帝陵,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文化路西側,佔地面積3539平方米,始建於西漢高祖三年(前205年)。 [2]  [12]  [14] 
義帝陵以陵家和神道為南北軸線,兩邊依次對稱佈置華表,護碑亭,廂房,東西入口分別位於文化路,和平路上。義帝陵是郴州歷史的最早見證,經歷了郴州歷史演變的風風雨雨,是郴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2] 
2013年3月5日,義帝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義帝陵
外文名
Yidi Mausoleum
地理位置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文化路西側
所處時代
秦代
佔地面積
3539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9:30—20:00
編    號
7-0630-2-11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義帝陵歷史沿革

西漢高祖三年(前205年),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義帝弒殺於郴城窮泉旁,郴人將義帝葬於城邑西南邊的後山(即今址)。 [5] 
元至正年間,義帝陵陵右的義帝祠移建陵前。 [13]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義帝陵。 [13] 
民國七年(1918年),義帝陵被駐郴州的湘軍總司令譚延閩發掘;隨復原狀,並加修葺,樹立華表石柱二,刻聯雲:“樓頭有伴應歸鶴,原上無人更牧羊。” [1] 
1957年,重修義帝陵,切去紅泥封土堆邊沿,砌以磚圍,墓室朝南,冢高3米,底徑4米。陵前豎漢白玉碑,隸書陰刻“義帝陵”三字。偏東建有義帝祠,祠內豎有“義帝碑”及宋義帝新碑、元重修義帝廟記碑。 [1] 
1966年,義帝陵被剷平,上建平房。 [1] 
1985年,拆除平房,沿漢制復堆陵冢,冢高5.2米,底徑8.5米。並重豎“義帝之墓”漢白玉碑和華表。 [1] 
2005年,建廂房於義帝陵,開設東大門,並豎牌坊。 [1] 
2006年9月17日,義帝陵正式對外開放。 [1]  [13] 
義帝陵

義帝陵建築格局

義帝陵內主要建築有:義帝陵、義帝碑、義帝祠。以陵墓和神道為南北軸線,義帝陵、義帝祠位於中軸線上,兩邊依次對稱置華表、護碑亭、東西廂房。 [14] 

義帝陵主要建築

義帝陵義帝陵墓

義帝陵墓為半圓形,高5.2米,底直徑8.5米,封土堆底座有0.6米高的麻石圍箍。陵四周甬道寬1米,麻石享堂坪長10米,寬2米,陵前立2.35米高漢白玉碑,上有隸書“義帝之墓”四字。緊靠碑前安放一塊1.7米長,0.5米商,0.6米寬的漢白玉供桌。四周用圍麻石砌護坡,台階;台階共9階;階下復原豎一對6.4米商,20噸重的大理石華表,上有繁體聯刻:“樓頭有伴應歸鶴;原上無人更牧羊”。 [3] 
義帝陵墓 義帝陵墓

義帝陵義帝祠

義帝祠為祭祀義帝的場所。高10.1米,正面寬18.4米。屋脊四向各置5只瑞獸。祠內設義帝青銅像、楚漢風雲壁畫。前後各有一幅對聯:“眼前突兀,乾坤花雨一坯土;架上翻飛,楚漢風雲兩卷書”“史志鬱芳香,徙郴名著謝司馬;祠堂森翠柏,望帝春歸啼杜鵑”。 [4] 

義帝陵義帝陵神道

義帝陵神道長16.7米、寬3米,麻石鋪就。兩邊擺放3對鎮墓石獸,由北向南過來依次為辟邪、獨角獸、石虎。 [6] 
義帝陵神道 義帝陵神道

義帝陵文物遺存

  • 義帝碑
義帝碑位於護碑亭內,為漢代碑,紅砂石質,高2.65米,寬1.16米,厚0.18米,下有碑座。石碑正、背、左三面分別有宋、元、清3個朝代的刻文。碑的正面,原來漢代刻的碑文被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新刻碑文所替代。碑的左側面,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郴州知州胡鈞為悼義帝而撰刻《滿江紅》詞。碑的背面,是元代刻的《重修義帝廟記》。主要敍述秦亡後,楚漢相爭,項羽徙義帝於郴而殺之,以及修建義帝廟的經過。義帝碑正面碑文約1000字,由宋代蜀客張俞撰寫,述説義帝熊心被項羽徙於郴、弒於郴、葬於郴的經過,盛讚義帝“武、仁、智、孝”,文詞華美。 [11] 
義帝碑 義帝碑
  • 《楚漢風雲》壁畫
《楚漢風雲》壁畫反映了義帝、劉邦、項羽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劉邦、項羽對待義帝的不同態度所導致的不同結局。
《擁立懷王》《守信如約》一幅場景兩層涵義。一則表現熊心在項梁、項羽、劉邦等各路諸侯的擁護下,由民間牧人成為新楚懷王,登上秦末風雲變幻的政治舞台。二則表現楚懷王熊心在制定滅秦大略時,為激發將士鬥志,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承諾,並在項羽意圖改變時堅持“如約”。
《受命入關》《弔孝發兵》《天下歸漢》表現了劉邦聽從義帝調遣成功地奪取函谷關,佔領咸陽,推翻秦朝;在聽到義帝被害後縞素全軍、會盟諸侯討伐項羽;經過三年楚漢戰爭,打敗項羽,最終建立漢王朝的場面。
《破釜沉舟》《弒帝於郴》《四面楚歌》表現了對滅秦具有決定意義的鉅鹿之戰中,項羽親率楚軍主力破釜沉舟,戰勝秦軍主力;在義帝堅守承諾,難為已用之時,項羽強行讓義帝遷都,並暗令九江王英布將義帝殺害於郴縣;弒帝之後,項羽盡失人心,被劉邦率各路諸侯討伐,最終落入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 [8] 

義帝陵歷史文化

義帝陵相關人物

主詞條:義帝
義帝銅像
義帝銅像(4張)
義帝姓熊名心,是楚懷王熊槐之孫,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亡,流落民間牧羊。熊心與共祖父諡號相同,以期承襲其望,“從民所望也”。懷王熊心,有膽有識,誠信守約,用政上力行道義,扶寬抑暴,不懼項羽堅持約定。擁兵自重的項羽由於對熊心,新恨舊怨,便佯尊熊心為義帝。義帝雖為中國歷史上繼始皇,二世之後的第三位皇帝,但只是各諸候天下之上的名義皇帝。西漢高祖二年(前206年),項羽欲還都彭城,故派遣將士迫義帝徙郴,因未速徙,項羽大怒,暗令義帝途經之地的三王將義帝擊殺於途中。西漢高祖三年(前205年),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義帝弒於郴城窮泉旁,郴人憐之,將義帝葬於城邑西南邊的後山。 [7] 

義帝陵相關詩文

義帝陵
義帝陵(5張)
唐·胡曾《郴縣》
義帝南遷路入郴,國亡身死萬山深。
自從埋向窮泉後,幾度西陵片月沉。
楚人未築上游城,千古冤聲尚未平。
雉堞已然無石虎,不知何用昔時名。
明·劉汝楠《義帝陵》
牧蘭何意起民間,禍隱當年遣入關。
千古興亡君莫問,江東曾見一人還?
清·黃本驥《義帝陵》
夕陽秋草寢門閒,石獸沉埋蘚碣斑。
逐鹿未能成帝業,牧羊何不老民間。
重瞳氣力終扶楚,隆準寬仁敢閉關。
千古興亡君莫問,江東誰見繡衣還。
清·楊恩壽《謁義帝陵詩》
碧樹陰森慘四圍,墓門帷見墓鴉飛。
牧羊世阜懷潛邸,逐鹿中原起殺機。
痛哭重瞳餘血淚,江山千古對斜暉。
楚人寸土原無有,劉沛於今事亦非。 [10] 

義帝陵傳説軼事

  • 軟石巧雕
卵石巧雕 卵石巧雕
傳説,義帝在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亡後流落民間牧羊,與羊兒為伴。他每天都去放羊兒,晚上就回家休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地他與羊兒有了深深的感情。可隨着楚王的逝世,項羽便佯尊熊心為“義帝”。從此,他與羊兒便分離子,西漢高祖二年(前206年),項羽欲還都彭城,故派遣將士迫義帝徒郴。因未速徒,項羽大怒,暗令義帝途經之地的三王將義帝擊殺於途中。西漢高祖三年(前205年),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義帝弒殺於郴城窮泉旁。郴人憐人,將義帝葬於城邑西南邊的後山。後人得知後,便取河中卵石,雕刻了9只栩栩如生的羊兒在他的墳墓帝旁邊,為的是讓他與他的羊兒永永遠遠在一起,遠離這鬥鬥殺殺的塵器,同時,也用來追憶義帝民間牧羊的經歷。 [5] 
  • 死因傳説
傳説當年義帝被項羽派英布追逐至郴州文廟一石井旁(今市計量局院內)勢窮而死。因而這石井被稱為窮泉。英布在石井旁殺死義帝后,將劍插於郴城康泰坊石縫間(今市一醫院門口五通廟石橋邊),於是就冒出一股泉水,所以叫做劍泉。也有另一種傳説:説是義帝被刺於郴江與耒水交界處,屍體拋入江中後,逆水而上至郴州,並葬於郴州。 [9] 

義帝陵相關記載

南朝劉宋時,裴習躇《史記集解》,已載郴縣有義帝陵。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郴縣南有義帝冢,內有石虎,因呼為‘白虎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義帝陵在郴縣”。 [1] 

義帝陵文物保護

1983年,義帝陵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 
2013年3月5日,義帝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義帝陵旅遊信息

義帝陵地理位置

義帝陵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文化路西側。 [2]  [12] 

義帝陵開放時間

09:30—20:00

義帝陵交通線路

郴州市內乘公交2路、15路,至義帝陵站下車,再步行210米,即可到達義帝陵。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