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羣心菜

鎖定
羣心菜(學名:Lepidium draba L.)是十字花科獨行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羣心菜莖直立,多分枝,有短單毛;基生葉倒卵狀匙形,邊緣有波狀齒;莖生葉倒卵形、長圓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圓錐狀,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倒卵狀匙形;短角果卵形或近球形,果瓣有脊及網紋,無毛;種子寬卵圓形或橢圓形,棕色,無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 [6]  英國人將羣心菜取名為“湯普森草”。 [7] 
羣心菜分佈於中國遼寧、新疆,在歐洲中部及西部、亞洲中部及西部也有分佈,並傳播至北美洲。生於山坡路邊、田間、河灘及水溝邊。 [6]  羣心菜以種子及根上產生不定芽的方式進行繁殖。 [8] 
羣心菜全草可作藥用,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 [9]  羣心菜種子具胡椒味,可做胡椒的代用品;在地中海及中亞地區用其莖、葉做“色拉”食用。羣心菜是較好飼草,可養牛。 [8]  羣心菜也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蜜源植物,泌蜜量和花粉都較豐富,花粉對蜂羣的繁殖有重要意義。 [10]  因羣心菜生長迅速,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影響,故應加強對其管理。 [9] 
中文名
羣心菜
拉丁學名
Lepidium draba L.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獨行菜屬
羣心菜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3

羣心菜植物學史

羣心菜以前被認為屬於羣心菜屬Cardaria但基於最近的分子證據表明所有羣心菜屬物種都嵌套在獨行菜屬(Lepidium)中,因此被歸入獨行菜屬(Al-Shehbaz等人,2002)。羣心菜屬物種在歷史上一直被放置在獨行菜屬中和之外,但似乎它們現在已經找到了穩定的系統發育和分類位置。羣心菜的兩個亞種得到認可:L. draba subsp. draba(以前稱為Cardaria draba)和L. draba subsp. chalepense(以前稱為Cardaria chalepensisC. draba var. repens)。毛果羣心菜(Cardaria pubescens (C. A. Meyer) Jarmoenko)後被命名為Lepidium appelianum Al-Shehbaz,因為在南美洲,Lepidium pubescens的名稱已經用於不同的物種。 [2]  英國人將羣心菜取名為“湯普森草”。 [7] 

羣心菜形態特徵

羣心菜
羣心菜(15張)
十字花科獨行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6]  ,高20-50釐米,有彎曲短單毛;以基部最多,向上漸減少;莖直立,多分枝,有短單毛。基生葉有柄,倒卵狀匙形,長3-10釐米,寬1-4釐米,邊緣有波狀齒,開花時枯萎;莖生葉倒卵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4-10釐米,寬2-5釐米,頂端鈍,有小鋭尖頭,基部心形,抱莖,邊緣疏生尖鋭波狀齒或近全緣,兩面有柔毛。總狀花序圓錐狀,成圓錐花序,多分枝,在果期不伸長;萼片長圓形,長約2毫米;花瓣白色,倒卵狀匙形,長約4毫米,頂端微缺,有爪;盛開花的花柱比子房長。短角果卵形或近球形,長3-4.5毫米,寬3.5-5毫米,果瓣有脊及網紋,無毛,有明顯網脈;花柱長約1.5毫米;果梗長5-10毫米。種子1個,寬卵形或橢圓形,長約2毫米,棕色,無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羣心菜生長環境

生在山坡路邊、田間、河灘及水溝邊。 [1]  廣泛存在於耕地、荒地和路邊,生長於從輕到重的各種肥沃土壤中,並且更喜歡中性土壤而不是鹼性土壤。它有利於在濕度適中的受干擾土壤(翻耕或耕作)中生長,尤其是路邊、溝渠、低灌溉牧場和牧場,或過度放牧和其他本地植物面臨生長問題的地區。生長在開闊的條件下,沒有遮蔭,在不同的經濟作物中生長,並在路邊發現。據報道,它還出現在6-9.6歲的多枝檉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羣落中,覆蓋率為25%,並出現在羚梅Purshia tridentata (Pursh) DC.)、阿爾泰羊茅Festuca altaica Trin.)和蘭叢假鵝觀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 (Pursh) Á.Löve)棲息地。在美國的其他地區,出現在三齒蒿原亞種(Artemisia tridentata subsp. tridentata Nutt.)和三齒蒿懷俄明亞種(Artemisia tridentata subsp. wyomingensis Beetle & A. M.Young)羣落中。在約旦,從該國北部(海拔1600米;年降雨量500-600毫升)到中部和東北部較乾燥的地區(年降雨量不足150-200毫升)廣泛分佈。在沙漠附近發現了大量低而旺盛的植物,年降雨量最低,並且在約旦河谷的盧塞恩海拔355米處記錄了零星植物或小區域。羣心菜在阿爾卑斯山的海拔高達2100米,在伊朗的海拔高達1600米;在沙特阿拉伯巴哈高原1700-2400米;在阿根廷海拔200米處。 [2] 

羣心菜分佈範圍

原產於歐洲中部及西部、亞洲中部及西部,並傳播至北美洲。在中國分佈於遼寧(旅順,為外來種)、新疆。 [1]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奧地利、巴利阿里羣島、保加利亞、俄羅斯(中歐部分、東歐部分、南歐部分)、中國、法國(大陸、科西嘉島)、塞浦路斯、東愛琴羣島、埃及、希臘(大陸、克里特島)、海灣國家、匈牙利、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克里米亞、黎巴嫩、敍利亞、利比亞、摩洛哥、北高加索、西北歐、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羅馬尼亞、意大利(撒丁島、西西里島)、沙特阿拉伯、西奈半島、西班牙、外高加索、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也門、前南斯拉夫。 [3] 
引入地: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曼尼托巴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薩斯喀徹温省)、阿根廷(東北部、西北部、南部)、美國(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哥倫比亞特區、愛達荷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內華達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北達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荷馬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南達科他州、猶他州、佛蒙特州、華盛頓、威斯康星州、懷俄明州)、波羅的海國家、白俄羅斯、比利時、玻利維亞、南非(開普省、自由州省)、智利(中部、北部、南部)、捷克、斯洛伐克、丹麥、芬蘭、德國、英國、愛爾蘭、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島、西西伯利亞)、墨西哥中部、荷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西澳大利亞)、挪威、波蘭、葡萄牙、羅得島、瑞典、瑞士、烏拉圭、西撒哈拉
羣心菜分佈圖 羣心菜分佈圖

羣心菜生長習性

  • 生理和物候
羣心菜是自交不親和的,由昆蟲授粉。羣心菜產生大量種子,據記錄每莖約2300粒種子或每株植物有1200-4800粒種子。在加拿大等温帶地區,花期為5-7月,1個月後產生成熟種子。Brown和Porter(1942)報告的最低發芽温度為0.5℃,最高為40℃,最佳温度為20-30℃。發芽不需要光照,但可以提高發芽率,而氧氣水平低於10%和高於55%則不利於發芽。埋在10-15釐米深度3年的種子活力迅速下降;然而,據報道它們在土壤中保持活力約2年(Elpel,2000年)。Kiemnec和Larson(1991)觀察到羣心菜的發芽率隨着滲透勢的降低而降低。鹽度增加到12ds/m的電導率(EC)對發芽沒有影響,但根系生長因滲透勢的降低而降低。 [2] 
羣心菜以資源豐富的砧木多生,春季可越冬,產生旺盛的新芽。米勒等人(1994年)報告了不同地點雜草的相似物候,儘管研究地點之間的乾旱發生率不同。他們報道了在標記後1小時內發生13C向地下組織的易位,並在24小時內達到峯值。然而,根的最大富集發生在開花期。地下碳分配的峯值出現在葉片電導率迅速下降的階段。同一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地下最大碳分配的時間短,地下組織的比例大,以及給定時間植物之間物候的廣泛變化,可能是化學防治羣心菜困難的原因。 [2] 
紐爾(1986)得出的結論是,不多樣化的輪作、最少的耕作、化學選擇和輪作中不適當的控制時間是導致甜菜多年生雜草增加增殖的因素,包括羣心菜。在乾旱地區,雜草對土壤水分的競爭非常激烈,其生長隨着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2] 
  • 生殖生物學
羣心菜通過種子、砧木和匍匐根或根莖進行繁殖。它可以以每年2米的速度無性傳播;一株植物在一年內可以蔓延到直徑3.6米的區域(Miller,1986),而碎片可以在整個季節產生新芽(米勒等人,1994)。雜草生物量的大部分(約76%)位於地下,並且深入滲透、匍匐的根部使其難以根除。如果雜草不加以控制,它很快就會在大片地區繁殖,使其他植物窒息。 [2] 
分枝模式通常在生長的最初2-3周從胚根開始第一根發育開始;一級側根向外生長,然後向下生長成為垂直根。次生側根和枝芽通常在側根向下的位置下方發育。土壤表面或土壤表面以下的芽可能成為地下根,以後可以產生芽,而植物較高的芽會變成蓮座叢。如果株冠受損,冠會從上根上的不定芽迅速形成。這樣,密集的雜草羣落可以很容易地排除其他植被。 [2] 
  • 傳播方式
自然散播:羣心菜是一種非常難以控制的雜草,因為它的根深入土壤,儲存食物儲備,並且在耕作過程中破碎後可以迅速再生。灌溉通過從被忽視的溝岸運輸根部物質,促進羣心菜的擴散和入侵(Mulligan和Findlay,1974 年)。風流可能在其種子或根系傳播中發揮作用。 [2] 
病媒傳播:羣心菜產生大量種子,這些種子可以通過牲畜的消化道而不受傷害,而且也難以與類似大小的作物種子(如苜蓿)分離。 [2] 

羣心菜繁殖方法

羣心菜以種子及根上產生不定芽的方式進行繁殖。 [8] 

羣心菜主要價值

羣心菜藥用價值

羣心菜是一種長勢很強的雜草,有時會影響農作物和其它植物的生長,但它又是民間和民族醫常用的藥,治療感冒和炎症,外用瘡癤效果較佳,據有關資料報道,本植物含揮發油和苷類,維生素C,其有效成分為糖芥靈(Erysoline)和菜菔硫烷(Sulforaphane),兩種成分在實驗中都有抗菌,革蘭氏陰性、陽性、真菌、酵母;抗病毒,對許多病原病毒都有顯著活性,在濃度200微克/毫升時活性降序為門果病毒、新城病毒、柯薩奇B-1病毒、假狂犬病毒、牛豆病毒;有顯著的殺線蟲,對毛滴蟲、內阿米巴和錐蟲有高度活性,對錐蟲的抑制濃度為2.5微克/毫升;抗癌,對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  全草可作藥用,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 [9] 

羣心菜食用價值

據報道,羣心菜在西班牙是一種可食用的野生物種,其粗蛋白含量高於菠菜和捲心菜的葉子。據報道,粗蛋白水平在7.7%和28.8%之間,莖比葉含有更多的蛋白質。據報道,羣心菜含有1.23%的芥酸。以前羣心菜的種子被磨碎並用作胡椒的替代品,整個植物在世界某些地方被收集起來並烹製以供人類食用。羣心菜的花作為許多昆蟲的花粉和花蜜來源。 [2]  羣心菜種子具胡椒味,可做胡椒的代用品;在地中海及中亞地區用其莖、葉做“色拉”食用。 [8] 

羣心菜經濟價值

羣心菜是較好飼草,可養牛。 [8]  羣心菜也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蜜源植物,泌蜜量和花粉都較豐富,花粉對蜂羣的繁殖有重要意義。 [10] 

羣心菜物種危害

羣心菜通常作為果樹和牧場的雜草被發現。然而,它也有很強的入侵大田作物的能力,通過競爭或化感作用或兩者兼而有之,造成巨大的產量損失。 [2] 
羣心菜是歐洲玉米、穀物、土豆、甜菜、向日葵、煙草、蔬菜和葡萄園的嚴重雜草。它是前蘇聯的大麥、澳大利亞和約旦的穀物、約旦、西班牙和瑞士的果園、伊朗的甜菜以及南非和美國的牧場和牧場的主要雜草。它也是加拿大和希臘常見的大麥雜草;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的穀物;澳大利亞的柑橘;捷克共和國的盧塞恩;加拿大和希臘的燕麥;黑麥在希臘;和伊朗、希臘和土耳其的葡萄園。它有可能降低美國高價值小麥地的價值,是各種農業害蟲的宿主,並作為宿主不同的病毒,包括甜菜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甜菜西黃病毒感染的油菜。 [2] 
雖然羣心菜可以在大田作物和果園的不同種植制度下生長,但它的毒性和對牛的難食性使其難以通過放牧來控制。有效攻擊該物種的可能生物防治劑數量有限,其表型可塑性和地理耐受性也有助於其作為農業害蟲的重大成功。
羣心菜已被報道為對不同作物種類具有高度化感活性的雜草,包括許多小麥和大麥品種,幾種蔬菜作物和小麥、苜蓿、鳳頭小麥草、藍束小麥草和白水芹。添加到土壤中的枝條和根提取物、水浸出液和乾燥殘留物都抑制了不同作物品種的發芽、生長和發育。眾所周知,如果不加控制,羣心菜會取代盧塞恩的田地。幼苗能夠從土壤中提取大量水分,Brattain和Fay(1980)觀察到,在控制羣心菜時每延遲2周,土壤水分的損失就會大大增加。它增加了土壤侵蝕並減少了理想的植物並推出了本地植物。 [2] 
羣心菜入侵世界不同地區的牧場和乾旱地區。它是一種非常具有攻擊性的雜草物種,與本地植物競爭激烈,最終可以完全消滅理想的植物。 [2]  因羣心菜生長迅速,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影響,故應加強對其管理。 [9] 
參考資料
  • 1.    羣心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Lepidium draba (hoary cress)  .cabi[引用日期2022-06-07]
  • 3.    Lepidium draba L.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引用日期2022-06-07]
  • 4.    劉偉新.羣心菜的生藥學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2008,(第1期): 15-16
  • 5.    羣心菜 Lepidium drab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3]
  • 6.    羣心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7.    (法)安妮-弗朗絲·多特維爾(Anne-France Dautheville)著,植物園 400種植物的200個不可思議的逸聞趣事,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6,第34頁
  • 8.    趙培潔,尚建中主編,中國野菜資源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05,第46頁
  • 9.    遼河流域高等植物圖鑑編委會,遼河流域高等植物圖鑑,中國環境出版社,2017.03,第252-253頁
  • 10.    鄧彥斌,王虹,;姜彥成, 羣心菜花蜜腺的發育解剖學研究[J]. 植物多樣性, 1997, 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