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麗金絲桃

鎖定
美麗金絲桃(Hypericum bellum H. L. Li)灌木,高0.3-1.5米,通常形成矮灌叢,有密集的直立或拱彎的枝條。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寬菱形至近圓形。花序具1-7花,近傘房狀;苞片葉狀至狹橢圓形,宿存至凋落。花杯狀;花蕾寬卵珠形,先端鈍形至圓形。萼片離生,在花蕾及結果時直立,狹橢圓形至倒卵形。花瓣金黃色至奶油黃色或稀為暗黃色,無紅暈,內彎,寬至狹的倒卵形。子房寬至狹的卵珠形。蒴果寬至狹的卵珠形。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有淺的梯狀網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產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1900-35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疏林下及灌叢中。該種果實可入藥。 [1] 
中文名
美麗金絲桃
拉丁學名
Hypericum bellum H. L. Li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金絲桃科
金絲桃屬
美麗金絲桃
命名者及年代
Li,1944

美麗金絲桃形態特徵

美麗金絲桃
美麗金絲桃(11張)
灌木,高0.3-1.5米,通常形成矮灌叢,有密集的直立或拱彎的枝條。莖紅至橙色,初時具4縱線稜及略為兩側壓扁,很快呈圓柱形;節間長1-8釐米,通常等於或長於葉;皮層灰褐色。葉具柄,葉柄長0.5-2.5毫米;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寬菱形至近圓形,長1.5-6.5釐米,寬0.7-4.3釐米,先端鈍形至圓形或微凹,通常具小尖突,基部多少呈寬楔形或圓形至截形或近心形,邊緣平坦或波狀,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或蒼白色,主側脈3-4對,上方者不明顯近邊緣生,中脈上方分枝不明顯,有或顯然無多少分明而稀疏的第三級脈網,腹腺體無或多少密生,葉片腺體點狀及短條紋狀。 [5] 
美麗金絲桃
美麗金絲桃(5張)
花序具1-7花,自莖頂端第1節生出,近傘房狀,稀在其下方的一些節上生出花枝;花梗長0.3-1.4釐米(結果時長達3釐米);苞片葉狀至狹橢圓形,宿存至凋落。花直徑2.5-3.5釐米,杯狀;花蕾寬卵珠形,先端鈍形至圓形。萼片離生,在花蕾及結果時直立,狹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9毫米,寬2.5-6毫米,先端圓形或偶有近具小尖突,邊緣全緣或有細的齧蝕狀小齒且常呈幹膜質,中脈稀明顯,小脈不顯著,腺體約12,線形。花瓣金黃色至奶油黃色或稀為暗黃色,無紅暈,內彎,寬至狹的倒卵形,長1.5-2.5(-3)釐米,寬l.1-2.1釐米,邊緣全緣,有近頂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圓形。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25-65枚,最長者長6-l0(-11)毫米,長約為花瓣的1/3-2/(-3/5),花葯深黃色。子房寬至狹的卵珠形,長4-6毫米,寬3-3.5毫米;花柱長3-6毫米,長約為子房的3/5至與其相等,離生,近直立至略叉開,近頂端外彎;柱頭小。
蒴果寬至狹的卵珠形,長1-1.5釐米,寬0.6-1釐米,常具皺。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長0.8-1毫米,多少有龍骨狀突起,有淺的梯狀網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1-2] 
(注:美麗金絲桃圖片圖冊資料來源 [3] 

美麗金絲桃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林緣、疏林下及灌叢中,海拔1900-3500米。 [1] 

美麗金絲桃分佈範圍

產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印度(東北部)也有。模式標本採自雲南俅江谷地。 [2] 

美麗金絲桃主要價值

【傣藥】宋哥:用於涼血止血,止癢殺蟲,祛風除濕《傣醫藥》。
【藏藥】甲橡旺秋:果實治急慢性肝炎,感冒,痢疾,口腔炎,皮炎,蛔蟲病《滇省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