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该片讲述了乔尔发现前女友克莱门蒂娜借助先进仪器洗掉了两人相处的不愉快记忆,于是乔尔也决定洗去记忆。但当记忆一点一滴被洗掉时,他才重新发现克莱门蒂娜的优点的故事 [2]。
2005年,该片提名美国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奖 [5]。
- 中文名
-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 外文名
-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 其他译名
- 无痛失恋、灵光乍现、暖暖内含光、王牌冤家、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
- 类 型
- 爱情、剧情
- 出品公司
- 焦点电影公司
- 制片地区
- 美国
- 拍摄日期
- 2003年1月8日 至 2003年4月2日
- 发行公司
- 焦点电影公司(美国)
- 导 演
- 米歇尔·冈瑞
- 制片人
- 史蒂夫·高林
- 制片人
- 查理·考夫曼
- 片 长
- 108 分钟(美国)
- 上映时间
- 2004年3月19日
- 票 房
- 34126138 美元
- 对白语言
- 英语
- 色 彩
- 彩色
- 电影分级
- R
- imdb编码
- tt0338013
- 出品时间
- 2004年3月19日
- 制片成本
- 2000 万美元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乔尔雄旬驼(金·凯瑞饰店凳禁旋)的性格没有问题,但他的生活却出了大问题——相恋多年的女友克莱门蒂娜(凯特·温斯莱特饰厚多故)突然变成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丝毫感觉的陌生人。没有第三者的介入,只因为克莱门蒂娜在一次接受精神病专家霍华德博士(汤姆·维尔金森兵照饰)的实验中失忆了,而所失去的又偏偏是对两人来说分外珍贵的感情经历。这一切对乔尔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饱受情感折磨的乔尔想尽种种办法试图唤醒克莱门蒂娜那沉睡的记忆,可惜历经周折也没有任何结果,两人的距离在不断拉大。心灰意懒的乔尔最终拜访了霍华德博士,请求他也清除自己大脑中有关克莱门蒂娜的记忆,以消除那无法付讲辩抑制的痛楚。
乔尔的爱情记忆逐步消逝的同时,那早已淹没在平凡生活中的初恋激情却暗自勃发,重新焕发了光彩。而霍华德博士以及他那三个荒诞搞笑的助手(分别由克尔斯腾·邓斯特、伊利亚·伍德与马克·鲁法催想埋删乃赠罗饰演)虽费尽心机,但依旧没能成功熄灭乔尔心灵协乃深处对克莱门蒂娜那份炽热的爱情之火。美丽心灵中那最后一抹阳光被永恒地保存了下来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 史蒂夫·高林、查理·考夫曼、Georges Bermann、安东尼·布莱格曼、David L. Bushell、Linda Fields |
原著 | 《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 |
导演 | 米歇尔·冈瑞 |
副导演(助理) | 斯科特·弗格森、迈克尔·豪斯曼、Peter Thorell、Noelle Stehman、Adam T. Weisinger |
编剧 | 米歇尔·冈瑞、查理·考夫曼、Pierre Bismuth |
摄影 | 艾伦·库拉斯 |
配乐 | Jon Brion |
剪辑 | 瓦尔迪丝·奥斯卡斯多蒂 |
选角导演 | Jeanne McCarthy |
艺术指导 | Dan Leigh |
美术设计 | David Stein |
服装设计 | Melissa Toth |
视觉特效 | Mark Dornfeld、Louis Morin |
布景师 | Ron von Blomberg |
注: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乔尔
演员金·凯瑞
配音-
一位由于无法承受女友把自己在记忆中抹去而痛苦欲绝的痴心汉。相恋多年的女友克莱门蒂娜突然变成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丝毫感觉的陌生人。饱受情感折磨的乔尔想尽种种办法试图唤醒克莱门蒂娜那沉睡的记忆,可惜历经周折也没有任何结果,两人的距离在不断拉大。
注:角色介绍参考来源 [3]
音乐原声
播报编辑
曲目 | 专辑资料 | |
Theme | Mr. Blue Sky | |
Collecting Things | Light & Day | |
Bookstore | It's the Sun | |
Wada Na Tod | Showtime | |
Down The Drain | Row | |
Dream Upon Waking | Phone Call | |
Strings That Tie to You | Nola's Bounce | |
I Wonder | Peer Pressure | |
Drive In | Main Title | |
Spotless Mind | Elephant Parade | |
Everybody's Gotta Learn Sometimes | Sidewalk Flight | |
Some Kinda Shuffle | Howard Makes It All Go Away | |
Something | Postcard [4] | 发行日期:2004年3月16日 |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影片所有在火车上的场景,的确是在一辆真实的、运行中的火车上拍摄的。
- 克莱门泰和乔尔在Montauk海滩的房子里发现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大卫和卢斯·拉斯金。大卫和卢斯分别是凯特·温丝莱特和金·凯瑞的助理的姓。
- 开始的演职员字幕表在电影中持续了18分钟。
-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这个名字出自英国18世纪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的一首诗《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而蒲柏的这首诗又是根据法国12世纪时的一个爱情悲剧创作的。 这首诗曾经用在查理·考夫曼早期的一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 马克·鲁法洛和克尔斯滕·邓斯特之间有一场床戏,由于影片长度而被剪掉了。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
2005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剧本 | 获奖 | 查理·考夫曼、米歇尔·冈瑞 |
最佳女主角 | 提名 | 凯特·温丝莱特 | ||
2005年 | 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体剧组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 金·凯瑞 |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丝莱特 | |||
电影类-最佳编剧 | 查理·考夫曼 | |||
2025年 | 《纽约时报》21世纪百大影片Top7 | 获奖 | 《暖暖内含光》 | |
注:只列出2个电影大奖的获奖情况,影片共获奖65项,提名62项 [5] [9] |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当《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剧本仍没完成的时候,它要被拍成电影的消息就在好莱坞不胫而走,而金·凯瑞就是第一个对这部电影表示了强烈兴趣的演员。碰巧的是,导演米歇尔·甘德瑞对金·凯瑞也是惺惺相惜,认为他就是最胜任电影主角乔尔的人选。甘德瑞相信以金·凯瑞的演技一定能给电影带来许多不同凡响的个人风格,制作人安东尼·布雷格曼也满怀信心观众会对金·凯瑞的表现感到满意和惊喜 [6]。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制作公司
1. Anonymous Content | 2. 焦点电影公司(美国) | 3. This Is That Productions(美国)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香港 | 2004年5月13日 | 意大利 | 2004年10月22日 |
俄罗斯 | 2004年4月29日 | 澳大利亚 | 2004年4月15日 |
英国 | 2004年4月30日 | 法国 | 2004年10月6日 |
德国 | 2004年5月20日 | 日本 | 2005年3月19日 [7] |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
2016年4月4日 | CCTV6电影频道 |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精妙的构思、包含动人思考的电影。由曾两获奥斯卡提名的好莱坞奇才查理·考夫曼编剧。42岁的金·凯瑞再次转型,出演爱情片,众明星的表演均可圈可点,而如此抢眼的人气阵容居然只有3500万美元的预算。(1905电影网评)
睿智型音乐电视导演米歇尔·甘德瑞他第一次尝试叙述式长篇描写以及一系列对美丽幻想的阐述。作为MTV导演时,米歇尔·甘德瑞也曾大量使用特效,但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上的态度则完全不同,对于影片中的记忆空间的处理相当的漂亮,影片所塑造的意识空间与真实空间之间并无太大的差别,事实上在尽可能的把意识空间营造地更真实,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认为只有真实才会带给观众呼应的感受 [2]。(1905电影网评)
不难发现,《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的金·凯瑞也在努力尝试转变自己的无厘头风格。这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男女主角都失去了记忆,而且不同于以往的“怪病”“车祸脑震荡”,导演用一种戏谑但又极其迷人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拼图般的世界,那些拼图都是每个人记忆深处的关于恋人的画面,影片用独特的方式重新将他们组合,变成一个完整的恋爱故事,加上时而飞奔、时而低沉的节奏,最后让主角和观众去寻找那最后一块拼图,联结起整个电影。(《天津日报》评)
编剧查理·考夫曼和导演米歇尔·冈瑞彼此接力打造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最具想象力的爱情经典。而本片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剧情,却一直接驳在中正沉稳的美式严肃剧情片视觉风格之上,与气质接近的《天使爱美丽》大异其趣。(时光网评)
大众评分
播报编辑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豆瓣 | 8.5 | 283501 | 2025-1-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