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術學院

鎖定
美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是指以推動國家藝術發展、培養藝術家,並通過定期展覽和授予榮譽會員來提升成員專業和經濟地位等種種目的而組織的藝術家團體。意大利於16世紀就成立了美術學院。法國、英國、美國相繼在17、18、19世紀建立了各自的美術學院。
中文名
美術學院
外文名
Academy Of Art,Academy of Fine Arts
別    名
藝術學院
簡    稱
美院
類    型
文化藝術
主要院系
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建築學

美術學院西方美術學院的起源與發展

美術學院美術學院的起源

《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
“學院”(academy)一詞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雅典西北郊創建的Akademeia學園,後泛指各種學術研究性機構。在古典的意義上,“學院”意味着對知識與美德的自由尋求。至中世紀,學院傳統一度中斷。公元529年,查士丁尼一世(483-565)下令關閉學園,並鎮壓“邪教”和破壞偶像。
直至15世紀70年代前後,隨着柏拉圖主義在意大利復興,學者菲奇諾主持柏拉圖學園在佛羅倫薩恢復。在這一非正式的聚會中,參與者就哲學問題進行輕鬆愉快的對話與討論。至16世紀,“academy”的名目更多了,涉及文學、戲劇、音樂、劍術、馬術、舞蹈等,並逐漸擴展到自然科學。“美術學院”正是誕生於這一風尚之中,它既是一種藝術家的聚會,同時也具有某種教學功能。 [1] 

美術學院從行會到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一種藝術家團體,提升或取代舊有的行會與公會的制度。作為凝聚藝術團體的新組織,推動美術學院得以成立的意志體現在藝術內部,是部分藝術家要求建立藝術作為一門自由藝術的資格,以及追求藝術家作為博學智識的知識分子的資質;體現在外部社會,是世俗權力要求藝術服務於國家意識形態,並首先為少數貴族與官員提供一種自由風雅的審美遊戲。前者的意志呈現為藝術歷史的書寫、藝術理論的建立與探討,藝術家地位的遷躍、藝術家報酬的提高等等,後者的意志則呈現為對藝術家的資金贊助與保護,將自身的利益與趣味藉由藝術品的美學光暈加以鞏固,貴族與官員階層的業餘藝術愛好者的增多,鑑賞批評的興起等等。
從中世紀以來,所有藝術家均為工匠。根據製作的材料性質的不同,他們分別隸屬於各個行會,如雕刻家因與石料打交道而屬於製造商行會,而畫家則屬於醫藥商、作料商或雜貨商行會。
在16世紀伊始的意大利,王公貴族對藝術的贊助首次延伸到藝術家對藝術事業和創作技巧的探討。如在佛羅倫薩,洛倫佐·美第奇創辦了“花園學校”——米開朗基羅青年時亦曾在此受教;在波隆那,班蒂沃格里奧曾在花園中舉辦藝術家和詩人招待會;在梵蒂岡,巴喬·班迪內利創辦了在美第奇教皇克萊蒙特七世監管下運行的“藝術學院”(1531年);在熱那亞,安德里亞·多里亞也曾贊助過類似的藝術機構。 [2] 
喬治·瓦薩里 喬治·瓦薩里
1563年,歐洲第一所正式的官方藝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即今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之前身)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成立。該學院由科西莫·美第奇公爵(1567年封為托斯卡納大公)贊助,並由其擔任名譽院長與保護人,喬治·瓦薩里(GiorgioVasari)負責牽頭、督辦學院的實際建立。
學院的主要行政管理人員由大公任命,成員構成與級別劃分則包括“院士”與普通會員——普通會員多為年輕或經驗不太豐富的藝術家。無論學院內外,職業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仍然次於貴族出身的非專業藝術家,但藝術家之間的地位差異(如畫家優於雕塑家或建築師)已逐漸趨於平等。學院成立的目的是讓藝術家直接隸屬於開明的世俗君權,從而超越傳統的行會。這種超越在“disegno”一詞中得到體現,即以“創造”/“構思”(invention)賦予建築師、畫家、雕刻家羣體以共同精神,使他們聯合、團結在一起。得益於意大利理論家的理論建設,從事繪畫、雕塑與建築的藝術家也逐漸與從事機械藝術或手工藝的工匠區分開來,並獲得了相對優越的社會身份。
從14世紀30年代開始,意大利有了由包括金匠和刺繡工藝師在內的行會中的畫家發起的聖路加公會(Compagnia di S.Luca),但金匠和工藝師們在這個新組織中只佔次要地位。其章程和特權於1478年12月17日由教皇西斯圖斯四世(Pope Sixtus IV)更新,確認了學院是這兩者的結合。至15世紀末,公會走向衰落。至1577年,聖路加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得到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批准,阿爾貝蒂也曾在《論繪畫的崇高性》(1585年)中呼籲成立這所學院,此後學院於1588年再次獲得西斯圖斯五世的重新批准,並最終在1593年,於羅馬舉行成立典禮,並由費德里戈·祖卡羅(Federico Zuccari,1540-1609)任首任院長。該學院即今羅馬美術學院(Accademiadi belle arti di Roma)之前身。但直到17世紀,學院與行會的關係仍然模糊不清。至17世紀中期,在教皇的干涉下,學院才開始維護學院藝術家的利益,此時有業餘人士加入學院,並獲得“榮譽院士”稱號,但規模遠不及佛羅倫薩藝術學院。結果,羅馬的藝術學院在藝術家和欣賞藝術的公眾之間劃分了一道學院派界限。 [3]  作為藝術家團體組織,學院的基本目標是教學,並規定每個會員都要提交作品,首開官方學院壟斷作品評審特權的先河。 [4] 
隨後,美術學院的發展重心開始自意大利轉向法國。1648年2月1日,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在巴黎成立。自羅馬來到巴黎,並服務於攝政皇太后的畫家勒布倫在此發揮了重要作用。波旁王朝之所以首肯美術學院,主要意在聯合宮廷藝術家建立機構,反擊由國會支持的行會對服務於王室的宮廷藝術家所做的限制,將“從事自由藝術創作的紳士”與從事體力勞動的工匠區分開來,併為法蘭西國家確立起彰顯王室權力的古典主義藝術典範。
在盧浮宮舉行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會議 在盧浮宮舉行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會議
在法國,行會與美術學院的鬥爭屬於國會與王室鬥爭的一部分。在17世紀,法國仍未像意大利那樣在理論上將藝術與手工藝或者工商貿易區分開,且在1671年成立建築學院以前,建築並未納入美術學院的專業範疇。因此,效力於宮廷並享有特權的藝術家和受制於公會的藝術家之間的競爭與矛盾日益加深。皇家美術學院幾乎是一種效力於王室的封閉畫坊,國王掌控着王室委任的藝術創作的政策和要求,其成員被禁止經營傳統的作坊,也被禁止舉行代表行會活動的晚宴和相關社交活動。此外,自讓-巴蒂斯特·科爾伯特(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成為國王的總顧問,併成為學院的最高行政管理人後,君主專制政體對學院藝術的鉗制愈加嚴格。1663年,政府命令所有宮廷特許畫家都必須加入學院,否則便取消其特權。科爾伯特還將手下的行政官員任命為“榮譽成員”,這些成員負責寫作、閲讀和記錄學院的講義或會議,並將這些內容對外公開。此後,榮譽成員不斷增加,如羅傑·德·皮萊(Roger de Piles,1635-1709)等。
1666年,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在羅馬設立了分院,普桑被任命為院長。國家每年為贏得“羅馬獎”的學生提供前往羅馬深造的資金,學制為四年。由此,法國藝術家在羅馬產生了重大影響。到1676年,在科爾伯特的監督下,聖路加學院併入法國皇家美術學院。
自從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成為藝術教育機構的原型,歐洲州國家紛紛成立藝學院。1697年,普魯士成立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1705年,奧地利成立維也納藝術學院(Akademie derbildenden künste Wien);1752年,西班牙成立馬德里費南多藝術學院(Academia de S.Fernando);1755年,那普勒斯皇家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Napoli)成立;1756年;威尼斯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w Arti diVenezia)成立;1776年,米蘭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w Arti di Brera)成立。直到1790年,歐洲各地已經設立了100多家公立藝術學院。 [12] 

美術學院美術學院的教學設置

瓦薩里的藝術理論思想的來源之一是15世紀40年代貝尼鐵托·瓦爾奇關於認識論和藝術(尤其是繪畫和雕塑)的相對重要性的公開講座。作為繪畫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的創始人之一,瓦薩里與雕塑家維茨諾·丹蒂曾撰寫理論著作剖析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摹仿”概念。在佛羅倫薩的繪畫藝術學院,摹仿意味着表現人對自然的觀察,而不是表現人對現象世界的認識。為此,學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包括歐幾里得幾何學、透視法、解剖學、衣飾研究、天文和地理等課程,並在17世紀增添了人物素描。 [5]  數學學習為藝術家運用焦點透視法明暗法提供了理論基礎。而其他課程則根據當時的藝術評論對圖形藝術的有關論述進行調整。這些論述認為藝術家可以通過了解身體的功能和各部位的比例關係,以姿勢語言、面部表情、服裝衣飾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生命。
到17世紀,笛卡爾的思想和伽利略的實驗方法,對藝術學院的實踐產生了影響。
在羅馬藝術學院與法國藝術學院合併之前,由於學院與中央集權式的宮廷之間保持着斷斷續續的聯繫,缺乏同教皇的紐帶關係,梵蒂岡沒有學院提供持續的贊助,也始終沒有為學院制定統一的相關政策或指導學院的藝術創作。這種狀況持續到18世紀克萊蒙特十一世教皇執政才改變。由於當時的藝術任務主要是修建恢宏壯麗的建築,因而學院會員從17世紀中期就圍繞着創作項目組織講座和學生競賽,這些競賽還包括繪畫和雕塑。學院內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石膏像寫生和人體素描。作為學院的核心課程,人體素描要求藝術家以數學為指導,能夠分辨出所摹仿對象的基本結構,使完成的作品充滿條理性和整一性。
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在組織結構和學術實踐上效仿了前兩所學院,在課程方面則開設了透視、幾何、解剖和素描等課程,課程結構包括①臨摹素描,②畫石膏像,③真人寫生。在低級班,學生必須臨摹教授的課徒稿,在高級班,則進行人體素描寫生。

美術學院美術學院的成果

18世紀的美術學院成果,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促成了藝術家地位的提高;2)古典主義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規範在學院中逐漸確立起來;3)藝術話語權也逐漸轉移到教俗統治集團手中;4)從那時起直到19世紀,美術批評、美術理論、美術史與美術展覽在美術學院的框架下展開,此外,業餘性質的美術鑑定和古物研究也與美術學院發生了密切的聯繫。 [1] 

美術學院美術學院與審美規範

學院體制一旦將某一“目的”主導下的最優審美“形式”確立為一種最高的“規範”,所謂學院派風格也就此生成了。經典作品成為學院內部教學與討論的典範,描述這一形式的風格術語也具有了規範性的涵義。
在西方美術學院的歷史中,古典理想最先被確立為“規範”,其具體藝術法則很容易以否定的形式被表達出來——並作為禁令代代疊加,這導致了以古典理想為目標的藝術家的創作空間不斷收縮。為了規避前代確立起的種種禁忌,後代藝術家只能在不斷緊縮的學院派古典規範下陳陳相因,這反而使“學院氣”成為排除性原則下唯一需要規避的禁忌,在貢布里希看來,這種規避最終顛覆了古典理想——於是人們看到20世紀各種眼花繚亂的藝術運動和形式實驗。可以説,學院藝術的僵化實為藝術發展的異化形態。

美術學院中國現代美術學院的興起與發展

美術學院新式美術教育的發端

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興起,是以兩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世界列強的入侵行徑,及國內各界有識之士為抵禦外患、自強求富而展開變革運動為背景的。
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主旨的洋務運動,試圖學習西方先進的物質技術來挽救清王朝政權。興辦新式教育是洋務運動的一個重點,其教育思想的來源有二:一是先進的封建知識分子提出的經世致用思想,二是西方科學求真務實的精神。在領悟到中西之學的差別在於中國重道而輕藝,西國重藝而輕道後,洋務派的思想家、政治家開始主張廣泛開辦工藝教育,其中代表人物為鄭觀應張之洞。鄭觀應提出了設置“工藝專科”、開設“工藝學堂”、“派人遊學各國”、設立“博覽會一勵百工”的對策;張之洞也同樣上書光緒皇帝,提出開設工藝學堂,內置機器廠,招收少年藝徒,教以事物原理、製造程式與機器之方等舉措。 [6] 
晚清美術教育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分界線是1904年中國近代學制的確立。1902年,管學大臣張百熙受命向朝廷進呈《學堂章程折》,並獲批以《欽定學堂章程》頒行,史稱“壬寅學制”,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由國家頒佈的近代學校系統,但並未實施。1904年,朝廷頒佈張百熙榮慶張之洞略微調整《欽定學堂章程》後的《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
在“癸卯學制”以前,中國的藝術教育類型大抵有三:一是教會工藝傳習所、二是民間女工傳習所、三是洋務學堂中的工藝學堂。教會工藝傳習所是西方傳教士以慈善事業為名,將資本主義國家的傳統手工業轉向殖民地而開辦的機構,其代表有山東煙台“培真女子學校”、上海土山灣畫館等。民間女工傳習所具有半職業、半休閒的性質,不受手工業行會的嚴格控制,因而中國手工藝師徒制在此首先被打破,女工傳習所作為教學單位最早出現在刺繡領域,其淵源可上溯至明代顧繡設帳授徒,至清末則有湖南湘繡“繡花吳寓”“彩霞吳蓮仙女紅”等繡坊、1894年沈壽夫婦創辦於蘇州的同立繡校、1904年中國教育會所辦,蔡元培任校長的上海愛國女校中的女工傳習所等等。洋務學堂為求“富國強兵”,辦學內容主要為外語、軍事和專業技術,1866年由左宗棠奏請成立的福建船政學堂中的繪事院與藝圃為代表。
“癸卯學制”的頒佈確立了近代中國教育的基本格局,整個學校教育系統上除普通教育外,還設有實業教育和師範教育。為此,“癸卯學制”為大、中、小學堂、蒙養院、各級師範學堂與實業學堂、藝徒學堂都確立起章程。受日本影響,圖畫與手工二科被晚清學部視為尚實之科目,並在癸卯學制施行之後正式成為學堂的教學科目。
其中,實業學堂、藝徒學堂、實業補習普通學堂、實業教員講習所都設置了工藝與設計專業。工業學堂的代表有1906年創辦的商部藝徒學堂、湖南醴陵磁業學堂以及1903年設立的直隸高等工業學堂。以直隸高等工業學堂的學科設置為例,學校設化學科、機器科、圖繪科三科,其中圖繪科聘請日本專家松長三郎任教,專業課程有水彩畫、寫生畫、毛筆畫、用器畫、雕塑、解剖學、美術史、三角、化學、機器學等。
在師範教育中亦有圖畫與工藝教育。其中,以1903年由張謇倡議,張之洞奏請成立的三江師範學堂最有代表性。該校在建校之處,即效仿日本師範學校的模式實行混合科制,開設理化、農學、博物、歷史、輿地、圖畫、手工等必修課。1906年,學校易名為兩江師範學堂,由江寧提學使李瑞清任學堂監督,並添設“圖畫手工科”,該科以圖畫手工為主科,音樂為副主科。圖畫課除中國畫外,西畫、用器畫、圖案畫均聘請日本教習擔任,手工課則包括各種紙類細工、繩類細工、黏土工、石膏工、竹工、漆工、金工等。兩江師範學堂圖畫手工科的著名畢業生有呂鳳子、姜丹書等人。
新式私立美術教育機構最早出現在上海,嘉定人周湘(1871-1933)於1909年在法租界開設專修西洋畫的的“圖畫專門學校”,至1922年他相繼在上海創辦多所以西洋畫教育為主的私立學校,其中,“背景畫傳習所”招收有學生烏始光劉海粟陳抱一等。翌年,烏始光、劉海粟等人在美租界創辦“圖畫美術院”,拉開了日後著名的私立上海美專辦學序幕。 [7] 

美術學院民國學制與美育宗旨下發展的現代美術教育

1912年,中華民國公佈第一個《學校系統令》,至1913年8月陸續頒佈各種學校令,綜合總稱為“壬子癸丑學制”,開始在教育系統上以民國學校取代清末學堂。1912年10-11月先後公佈了《專門學校令》《公立私立專門學校課程》,明確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宗旨,依國家、地方、私人或者私法人不同的設立性質,分別稱為國立(由教育部管轄)、公立和私立專門學校。1918年建立的北京美術學校,實為民國以來第一所國立美術學校,初為中等性質。 [8] 
壬子癸丑學制到1920年已處於非改不可的境地,最終在1922年形成了頒行全國的“六、三、三、四”新學制——“壬戌學制”,這標誌着民國學制的基本定型。該學制規定:大學設一科或數科均可,單設一科稱某科大學校,修業年限4-6年,而因學科及地方特別情形設立的專門學校,修業年限在3年以上,年限與大學校同者,待遇亦同。1922年北京美術學校升格後即改稱為北京美術專門學校,1923年開設的中國畫、西洋畫、圖案諸系均修4年,待遇即同大學。 [9]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為調整壬戌學制實施中出現的公私立大學驟增、質量無從保證的流弊,於1929-1931年間頒佈了《大學組織法》《專科學校組織法》《大學規程》和 《專科學校規程》,據此,藝術被列為大學本科(修業年限4年)以下的專科學校,學制2-3年。因此,這一時期國內各公私立藝術學校均依規改名、改製為專科學校,這才出現後來的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私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私立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等相對穩定的校名。按當時設計,大學重在理論科學的研究,專科學校重在應用科學的研究,但實踐中發現相當門類的應用科學難於在2-3年臻於大成。1939年在戰時合併北平和杭州兩所國立藝專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滕固,在重慶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改善藝術學校學制案》,要求將藝專與大學及獨立學院處同等地位並增加修業年限至少5年,被教育部採納,率先將藝術和音樂兩科一律改用5年新制。 [10] 
1945年,在抗戰結束後的9月,教育部在重慶召開“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根據會議精神,內遷高校陸續遷回原地。杭州、北平因之重現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建制。民國時期由留學生主導創建的美術、藝術專門或專科學校的命名與性質,就是在以上學制演變的歷史變動中規劃進行的。

美術學院留學生主導創建的現代美術學校

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前身是1918年創建的“北京美術學校”,創建校長為鄭錦,設繪畫、圖案兩科。1926年重組為包含音樂系、戲劇系的“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校長林風眠曾效仿法國沙龍在1927年發動“北京藝術大會”。1928年改組為“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徐悲鴻短暫就任院長。1934年改為“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嚴智開。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部分南遷,1938年與“國立”杭州專科學校”在湖南沅陵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留北平部分被改為“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王石之。1945年“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奉令復員杭州、“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奉令編為“教育部特設北平臨時大學第八分班”。1946年徐悲鴻奉令北上接管第八分班,重建“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並任校長至1949年。1950年4月1日,國立北平藝專與華北大學第三部兩單位的美術部分,正式合併組建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
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前身是1928年創建的“國立藝術院”,創建院長林風眠。該院“以培養專門藝術人才,倡導藝術運動,促進社會美育為宗旨”,以“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為綱領。據此其(藝術教育大綱》將中國畫系、西洋畫系合為繪畫系。1929年改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如前所述,因抗戰於1938年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湖南沅陵合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5年教育部決定國立藝專接收原國立杭州藝專校舍為永久校址、1946年國立藝專復員杭州,1947年汪日章繼潘天壽為末任校長。1949年浙江軍管會任命劉開渠為國立藝專校長,倪貽德為第一副校長,江豐為第二副校長兼黨委書記。1950年改名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由華東文化部領導。
以上民國時期的兩所國立美術學校沿革不同,在美育理念下的辦學亦各有不同。北平藝專的起步更多借鑑了日本美術學校的模式,在沿革發展中與日本的聯繫相對較多。抗戰勝利後徐悲鴻重建北平藝專後,更多體現出徐悲鴻“寫實主義”主張,開始孕育出徐悲鴻美術教育學派的雛形。而杭州藝專的建設則主要依託從法國留學歸國的留學生師資,在林風眠的領導下,形成了重視以社團、創作、展覽和理論建設為特色的學院發展。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12年的“圖畫美術院”,創始校長烏始光1914年張聿光受聘為院長,1915年改名為“上海圖畫美術院”,1916年改名為“私立上海圖畫美術學校”,以發展東方固有的藝術、研究西方藝術的藴奧和盡宜傳藝術的責任為辦學宗旨。1918年出版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本美術專業綜合刊物《美術》,同年蔡元培題寫學訓“閎約深美”勉勵辦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美專一部分留滬,內遷的一部分演變為國立英士大學藝術專修科。1945年,上海美專在菜市路原址籌備覆校,英大藝術專修科遷回美專。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上海美專、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與山東大學藝術系合併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遷址無錫,校長劉海粟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22年的“蘇州美術學校”,創建校長顏文樑。1927年遷址滄浪亭並於翌年籌建開幕蘇州美術館。1928一1931年顏文樑借赴法留學之便,先後為蘇州美專購置460餘件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時代石膏像以及各類圖書資料1萬餘冊,使蘇州美專的教具材料在全國逞一時之盛。1932年,由上海工部局建築師吳希孟按照羅馬建築式樣設計,蘇州張桂記營造廠建造的蘇州美專新校舍建設完工,定名“蘇州美術專科學校”,以“中西合璧,造就人才”為方向,辦有校刊《藝浪》。抗戰全面爆發後,蘇州美專輾轉上海以滬校和畫室名義辦學。1946年,蘇州美專復員滄浪亭原址。1950年蘇州美專創辦動畫科,開我國動畫專業教育之先河。蘇州美專每年都在元月舉辦“提倡畫術,互相策勵,僅資瀏覽,不加評判”的“蘇州美術畫賽會”一次,每次兩週,以非抄襲或臨墓前人之著作為標準,徵集當代畫家作品陳列,其最初是由顏文樑等人在1919年共同發起,除因抗戰停頓外,到1951年共舉辦25屆,堪稱民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沙龍性質展覽會。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蘇州美專被合併到華東藝術專科學校,顏文樑調任杭州中央美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 [11] 
參考資料
  • 1.    陳平.西方美術史學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8:41
  • 2.    (英)坎普.牛津西方藝術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306
  • 3.    (英)坎普.牛津西方藝術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307
  • 4.    陳平.西方美術史學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8:43
  • 5.    (英)坎普.牛津西方藝術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306
  • 6.    袁熙暘.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歷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39-44
  • 7.    《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77
  • 8.    《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80
  • 9.    《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80-381
  • 10.    《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81
  • 11.    《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82-385
  • 12.    劉碧旭.歐洲藝術學院體制的誕生.台北:文資學報 第十一期,2018: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