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洛西林鈉

鎖定
美洛西林鈉,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21H24N5NaO8S2,是一種半合成青黴素類抗生素。
中文名
美洛西林鈉
外文名
Mezlocillin sodium
化學式
C21H24N5NaO8S2
分子量
539.582
CAS登錄號
59798-30-0
密    度
1.6 g/cm³
外    觀
白色至略黃色結晶性粉末

美洛西林鈉化合物簡介

美洛西林鈉基本信息

化學式:C21H25N5O8S2
分子量:539.582
CAS號:59798-30-0

美洛西林鈉理化性質

密度:1.6g/cm3
折射率:1.701
外觀:白色至略黃色結晶性粉末 [1] 

美洛西林鈉藥品簡介

美洛西林鈉發展過程

美洛西林鈉(Mezlocillin Sodium)是1968年聯邦德國拜爾公司在研究氨節青黴素α-氨基酞化衍生物時發現的。1977年在聯邦德國首先上市,1981年美國FDA正式批准該藥在美國上市,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後在美國、日本、意大利、荷蘭、瑞士等國上市。本藥作為第三代半合成青黴素已在國外廣泛使用。

美洛西林鈉藥理毒理

美洛西林鈉為半合成青黴素類抗生素,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肺炎桿菌、變形桿菌、腸桿菌屬、枸櫞酸桿菌、沙雷菌屬、不動桿菌屬以及對青黴素敏感的革蘭陽性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大劑量有殺菌作用。對大腸埃希菌、腸桿菌屬、肺炎桿菌、枸櫞酸桿菌、沙雷菌屬以及不動桿菌屬等的抗菌活性強於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對吲哚陽性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活性強於羧苄西林和磺苄西林;對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與羧苄西林相似,而對糞鏈球菌的抗菌活性比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優越。對脆弱擬桿菌等大多數厭氧菌具有較好抗菌作用。
體外試驗表明其對細菌所產生的ß-內酰胺酶不穩定。
與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合應用有顯著協同作用。

美洛西林鈉抗菌譜

屬青黴類廣譜抗生素,主要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球菌及放線菌等高度敏感,如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及雙球菌等高度敏感;對白喉棒狀桿菌、炭疽桿菌、梭狀牙胞桿菌、牛放線菌、念球鏈桿菌、單核細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梅毒螺旋體、鈎端螺旋體、淋病奈瑟菌和腦膜炎雙球菌同樣敏感;且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

美洛西林鈉作用機制

美洛西林鈉舒巴坦鈉為美洛西林鈉和舒巴坦鈉按4∶1組成的複方製劑。美洛西林主要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黏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聯而造成細胞壁的缺損,既能使細菌在生長期中細胞壁合成被抑制,又能促使細胞壁的分解,從而導致細菌死亡。這一過程發生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細菌細胞有細胞壁,而哺乳動物的細胞無細胞壁,所以它的殺菌作用主要是針對分裂期的細胞,對細胞內細菌、潛伏的細菌及無細胞壁的微生物無任何作用,因而對人體無毒性作用。

美洛西林鈉藥代動力學

成人靜脈注射1g、2g後15分鐘平均血藥濃度分別為53.4g/mL、152g/mL,1小時後分別為12.8g/mL、47.8g/mL,6小時後已無法測得血藥濃度,血消除半衰期(t1/2)分別為39分鐘、45分鐘,6小時後給藥量的42.5%、57.9%由尿中排泄。1小時內靜脈滴注2g,滴注結束時血藥濃度為86.5g/mL,1小時後為28.3g/mL,血消除半衰期(t1/2)為40分鐘。該品在膽汁中濃度極高,1小時內滴注2g,最高可達248~1070g/mL,6小時後仍保持63.5~300g/mL,膽汁排泄率為1.65%~7.0%。
到達腦脊液的滲透率為17%~25%,蛋白結合率為42%,尿排泄率為50%~55%,膽汁消除率變化較大,從0.05%~25%(與患者肝功能有關)。其生物半衰期約為1小時,肌注約為1.5小時,小於7天的新生兒約為4.3小時。
在新生兒靜滴100mg/kg後,血藥濃度的降低較緩慢,5小時後尚可檢出。在小兒腦膜炎病例中,腦脊液內藥物濃度最高可達23g/mL。小兒膿胸,在靜脈滴注100mg/kg後,胸水中最高濃度達到6.3g/mL,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妊娠婦女靜脈滴注1~2g,1~2小時後27%~34%轉移至臍帶血中,羊水中藥物濃度約為10mg/mL。

美洛西林鈉適應症

用於大腸埃希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婦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美洛西林鈉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肌內注射臨用前加滅菌注射用水溶解,靜脈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後使用。
成人一日2~6g(2-6支),嚴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8-12支),最大可增至15g(15支)。
兒童,按體重一日0.1~0.2g/kg(1/10-2/10支/kg),嚴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3/10支/kg);肌內注射一日2~4次,靜脈滴注按需要每6~8小時一次,其劑量根據病情而定,嚴重者可每4~6小時靜脈注射一次。

美洛西林鈉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有: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瀉、肌注局部疼痛和皮疹,且多在給藥過程中發生,大多程度較輕,不影響繼續用藥,重者停藥後上述症狀迅速減輕或消失。少數病例可出現血清氨基轉移酶、鹼性磷酸酶升高及嗜酸性粒細胞一過性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低鉀血癥等極為罕見。未見腎功能改變以及血液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反應。主要影響為:
1、血液學影響: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引起白細胞總數減少、血小板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多。
2、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少數患者靜脈給藥時偶可出現血栓性靜脈炎。
3、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有報道美洛西林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潛在毒性為驚厥和神經肌肉應激性過高。這些毒性反應在腎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中尤易出現。偶見用藥時導致癲癇發作的報道。
4、內分泌/代謝系統的影響:偶有使用美洛西林治療時出現低鉀血癥的報道,尤見於癌症患者用藥中。
5、胃腸道的影響:使用美洛西林治療後,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慾減退、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6、腎臟/泌尿生殖系統的影響:有報道在美洛西林治療中,患者偶見出現間質性腎炎。
7、肝臟的影響:有報道在美洛西林治療中,患者可發生肝功能異常。出現血清轉氨酶(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和丙氨酸轉氨酶)升高。
8、皮膚的影響:有報道在美洛西林治療期間,少數患者可出現多種皮膚反應,如全身性皮疹、發熱、蕁麻疹、瘙癢等。

美洛西林鈉使用禁忌

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

美洛西林鈉給藥説明

1、使用美洛西林前應注意詢問患者青黴素過敏史並注意患者有無其他過敏疾患。
2、使用美洛西林前必須作皮膚過敏試驗。可以用青黴素G皮試液作皮試,也可以用美洛西林注射液配製皮試液,皮內注射0.05-0.1mL,20分鐘後觀察結果,皮試陽性反應者不能使用。如發生過敏性休克反應,搶救原則和方法與處理青黴素G過敏反應相同。
3、用藥時需嚴格掌握靜脈注射時間,0.5g劑量的注射時間為15-20分鐘;早產兒和新生兒要延長輸注時間。腎功能不全病人給藥間隔時間應大於12小時。
4、5%的葡萄糖水溶液與美洛西林合用時,在20℃以下,24小時內超過10%的美洛西林會分解。美洛西林稀釋溶液在冰箱內保存不得超過24小時。
5、美洛西林與酸性溶液(pH至4.5以下)、鹼性溶液(pH至8.0以上)有配伍禁忌。
6、美洛西林與丁胺卡那黴素、乙胺碘呋酮、氟哌酸、非格司亭、慶大黴素、柔紅黴素、卡那黴素、哌替啶、新黴素、乙基西梭黴素等藥有配伍禁忌。
7、藥物過量時的處理:
(1)由於無特效解毒藥,因此美洛西林鈉過量治療主要為對症及支持治療。
(2)對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應立即治療,治療措施包括腎上腺素腸道外給藥、給氧或氣管插管以及靜脈內使用皮質類固醇。
(3)血液透析有助於清除血液中藥物。

美洛西林鈉注意事項

1、用藥前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者禁用。
2、美洛西林與青黴素類藥物有交叉過敏。交叉過敏反應:對一種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可能對其他青黴素類抗生素也過敏。也可對青黴胺或頭孢菌素類過敏。對美洛西林過敏者禁用;對其他任何一種青黴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3、慎用於以下情況
(1)凝血功能異常患者慎用。
(2)對頭孢菌素類藥或其它過敏原過敏患者慎用。
(3)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4)有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
4、使用美洛西林時,可使尿糖試驗(Clinitest法)出現假陽性;在美洛西林治療期間尿蛋白試驗結果可呈現陽性;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白細胞總數減少、血小板降低、嗜酸粒細胞增多;血鉀降低;血清轉氨酶(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和丙氨酸轉氨酶)升高。
5、長期用藥時應常規檢測肝、腎功能及血象;長期大劑量用藥時應監測血鉀濃度。
6、對診斷的干擾
(1)用藥期間,以硫酸銅法進行尿糖測定時可出現假陽性,用葡萄糖酶法者則不受影響;
(2)大劑量注射給藥可出現高鈉血癥;
(3)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

美洛西林鈉特殊人羣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該品可透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並有少量隨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應用該品雖尚無發生嚴重問題的報告,但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用仍須權衡利弊,因其應用後可使嬰兒致敏和引起腹瀉、皮疹、念球菌屬感染等。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腎功能減退,須調整劑量。

美洛西林鈉藥物相互作用

1、氯黴素、紅黴素、四環素類等抗生素和磺胺藥等抑菌劑可干擾該品的殺菌活性,不宜與該品合用,尤其是在治療腦膜炎或急需殺菌劑的嚴重感染時。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藥可減少該品自腎臟排泄,因此與該品合用時使其血藥濃度增高,排泄時間延長,毒性也可能增加。
3、與重金屬,特別是銅、鋅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後者可破壞其氧化噻唑環。由鋅化合物製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響其活力。也可為氧化劑、還原劑或羥基化合物滅活。
4、靜脈輸液加入頭孢噻吩、林可黴素、四環素、萬古黴素、琥乙紅黴素、兩性黴素B、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苯妥英鈉、鹽酸羥嗪、丙氯拉嗪、異丙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後將出現混濁。
5、避免與酸鹼性較強的藥物配伍,pH4.5以下會有沉澱發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價下降較快。
6、可加強華法林的作用。
7、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有協同作用,但混合後,兩者的抗菌活性明顯減弱,因此兩藥不能置同一容器內給藥。

美洛西林鈉藥典信息

美洛西林鈉來源

本品為(2S,5R,6R)-3,3-二甲基-6-[(2R)-[3-(甲磺酰基)-2-氧代-1-咪唑烷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鈉鹽,按無水物計算,含美洛西林(C21H25N5O8S2)應為91.0%~97.8%。

美洛西林鈉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或結晶,無臭或稍帶特異臭,有引濕性。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中極微溶解,在異丙醇、乙酸乙酯或乙醚中幾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175°至+195°。

美洛西林鈉鑑別

1、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取美洛西林對照品,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
色譜條件:採用硅膠G薄層板,以甲醇-三氯甲烷-水-吡啶(90:80:30:10)為展開劑。
測定法:10分鐘內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5µL,分別點於同一薄層板上,展開後,取出,晾乾,置碘蒸氣中顯色。
結果判定:供試品溶液所顯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應與對照品溶液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相同。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一致。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627圖)一致。
4、本品顯鈉鹽鑑別1的反應(通則0301)。
以上1、2兩項可選做一項。

美洛西林鈉檢查

酸鹼度
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4.5~7.5。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5份,各0.60g,分別加水5mL溶解後,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2號標準比色液(通則0901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深。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臨用新制。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6mg的溶液。
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美洛西林鈉適量,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含0.6mg的溶液,水浴加熱5~8分鐘。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磷酸鹽緩衝液(取磷酸二氫鉀4.9g和磷酸氫二鉀0.45g,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0mL)-乙腈(80:2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進樣體積20μL。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圖中,美洛西林峯與其相對保留時間0.93處雜質峯間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峯保留時間的1.5倍。
限度: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峯,單個雜質峯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1.5倍(1.5%),各雜質峯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4倍(4.0%)。
美洛西林聚合物
照分子排阻色譜法(通則0514)測定,臨用新制。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0.2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
對照溶液:取美洛西林對照品約20mg,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2m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藍色葡聚糖2000適量,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2mg的溶液。
色譜條件:用葡聚糖凝膠G-10(40~120µm)為填充劑,玻璃柱內徑1.0~1.4cm,柱長30~40cm,以pH8.0的0.05mol/L磷酸鹽緩衝液[0.05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0.0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95:5)]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流速每分鐘1.5mL,檢測波長為254nm,進樣體積100~200µL。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分別在以流動相A與流動相B為流動相記錄的色譜圖中,按藍色葡聚糖2000峯計算,理論板數均不低於400,拖尾因子均應小於2.0,保留時間的比值應在0.93~1.07之間,對照溶液色譜圖中主峯與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聚合物峯,與相應色譜系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峯的保留時間的比值均應在0.93~1.07之間,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精密量取對照溶液連續進樣5次,峯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大於5.0%。
測定法:以流動相A為流動相,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精密量取對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限度:按外標法以美洛西林峯面積計算,含美洛西林聚合物不得過0.3%。
殘留溶劑
照殘留溶劑測定法(通則0861第二法)測定。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0.3g,精密稱定,置頂空瓶中,精密加水3mL使溶解,密封。
對照品溶液:分別取甲醇、乙醇、丙酮、異丙醇、乙酸乙酯、吡啶與甲苯各適量,精密稱定,用水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分別含甲醇0.3mg、乙醇0.5mg、丙酮0.5mg、異丙醇0.5mg、乙酸乙酯0.5mg、吡啶20µg、甲苯89µg的溶液,精密量取3mL,置頂空瓶中,密封。
色譜條件:以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極性相似)為固定液的毛細管柱為色譜柱,起始温度為40℃,維持6分鐘,再以每分鐘20℃的速率升温至150℃,維持8分鐘,進樣口温度為150℃,檢測器温度為250℃,頂空瓶平衡温度為80℃,平衡時間為30分鐘。
系統適用性要求:對照品溶液色譜圖中,按甲醇、乙醇、 丙酮、異丙醇、乙酸乙酯、吡啶、甲苯的順序出峯,各色譜峯間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
測定法: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頂空進樣,記錄色譜圖。
限度: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甲醇、乙醇、丙酮、異丙醇、乙酸乙酯、吡啶與甲苯的殘留量均應符合規定。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不得過6.0%。
可見異物
取本品5份,每份各4.0g,加微粒檢查用水溶解,依法檢查(通則0904),應符合規定。(供無菌分裝用)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加微粒檢查用水製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依法檢查(通則0903),每1g樣品中,含10µm及10µ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0粒,含25µm及25µ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粒。(供無菌分裝用)
細菌內毒素
取本品,依法檢查(通則1143),每1mg美洛西林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於0.060EU。(供注射用)
無菌
取本品,用適宜溶劑溶解並稀釋後,經薄膜過濾法處理,依法檢查(通則1101),應符合規定。(供無菌分裝用)

美洛西林鈉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美洛西林0.1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
取美洛西林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美洛西林0.15m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要求
見有關物質項下。
測定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出供試品中C21H25N5O8S2的含量。

美洛西林鈉類別

抗生素類藥。

美洛西林鈉貯藏

密封,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美洛西林鈉製劑

注射用美洛西林鈉。 [2] 
參考資料
  • 1.    美洛西林鈉  .化源網[引用日期2023-03-21]
  • 2.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P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