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

鎖定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是2012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義天。
書    名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
作    者
李義天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3月1日
頁    數
321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11712677 [1] 
外文名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Diversity
語    種
簡體中文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內容簡介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主要研究討論的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涉及倫理學的根本層面,甚至是對倫理學之本質的重新理解和思考。它既處在倫理學的發展前沿,又處在倫理學的古老開端;其間,還有無數重要的思想家及其作品與之保持着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聯繫與張力。對美德倫理學的理解,就是對倫理學的理解;對美德倫理學發展過程的觀察,就是從一個特定視角對倫理學演進歷史的觀察。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當代美德倫理學的興起與展開
第一節 當代美德倫理學的發展概況
一、新潮還是返潮:在當代關注美德倫理學
二、目的論、優良品質與實踐智慧:美德的意義與內涵
三、當代美德倫理學的基本共性與內部區分
第二節 當代美德倫理學:道德哲學的自我更新
一、普遍性批判:反思啓蒙以來的現代道德哲學
二、道德要求、道德理由與道德心理
三、生活經驗與美德倫理學研究
第三節 國內研究概況與新的嘗試
一、當代美德倫理學的國內研究及其侷限
二、範式理解與核心問題
三、三種維度、兩個部分與一條線索
第二章 現代規則倫理學:基督教的碎片與未完成的啓蒙
第一節 現代規則倫理學的宗教遺痕
一、希臘人的道德規則
二、基督教的規則至上觀念
三、作為宗教碎片的現代規則倫理學
第二節 啓蒙的道德籌劃:欲“普遍化”而不能
一、情感主義倫理學:多元的抑或雜多的?
二、啓蒙道德籌劃的雙重失敗
三、現代規則倫理學:未完成的啓蒙籌劃
第三節 規則倫理學的道德心理:單調的義務心態
一、道德心理:關鍵的倫理學問題
二、規則倫理學的義務感及其缺陷
三、難以迴避的“意志軟弱”
第四節 規則倫理學的道德行為者:抽象的無偏倚性
一、道德行為者的含義與地位
二、倫理學的關懷對象:“一個人”或“這個人”?
三、自我同一性與多樣的行為者
第三章 美德、幸福與共同體
第一節 作為實踐智慧的美德
一、“美德”概念:詞源及其演變
二、倫理美德與理智美德
三、實踐智慧與適度/中道
第二節 實踐智慧與正確的行動
一、關於實踐智慧的幾種誤解
二、大前提:以幸福為至高目的
三、小前提:對具體情境的敏鋭感知
第三節 幸福
一、Happiness or Well-being:幸福的兩種意義
二、幸福:完整的美好生活
三、幸福與幸運
第四節 共同體
一、共同體的共同性
二、共同體的倫理性
三、共同體的構成性
第四章 質疑美德倫理學:主觀的或相對的
第一節 基於行為者的美德倫理學可靠嗎?
一、斯洛特:以行為者為基礎的美德倫理學
二、美德缺少依據,行為何以正確?
三、斯洛特的主觀化癥結:實踐智慧的缺位
第二節 目的論的尷尬與幸福的相對性
一、目的論只是個理論假設
二、幸福的內部不協調與外部相對性
三、操作手冊的缺乏與各説各話的困境
第三節 共同體的三重侷限
一、共同體的想象色彩與歷史侷限
二、共同體的同質危險與構造侷限
三、共同體的相對封閉與政治侷限
第五章 來自美德倫理學的辯護與啓示
第一節 美德倫理學意義上的確定性
一、實踐之真與當下確定性
二、當下確定性與倫理共識
三、當下確定性與道德規則
第二節 相對主義、多元論與地方性立場
一、道德相對主義的特徵
二、多元論:描述的複數性
三、只有多樣的,沒有相對的
第三節 實踐、時間與商談
一、實踐:基於一種徹底的地方性立場
二、時間:呵護多樣性與探求普遍性的背景
三、商談:兼容“一”與“多”的姿態與途徑
第六章 結語:實踐之真與生存之美
第一節 兩個維度之間的當代美德倫理學
第二節 實踐之真:真理及其探究人徑
第三節 生存之美:倫理學的意旨所在
參考文獻
後記

美德倫理學與道德多樣性作者簡介

李義天,男,1979年生於湖北武漢,清華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博士。現為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中央編譯局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倫理與文化戰略研究室主任,《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編輯部主任,中國青年倫理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美德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研究。編著《知道點世界哲學》(2005、2007、2010)、《馬克思與正義理論》(2010)、《共同體與政治團結》(2011)等文集,譯著《世界文明史》(2011、2012),在《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及譯文)60餘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