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學引論

鎖定
《美學引論》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恩寰。
作    者
楊恩寰 編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2月
頁    數
473 頁
定    價
48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010047461

美學引論內容介紹

美學這樣一個理論框架,顯然是理論美學或基礎美學的框架。這種理論框架的設計與構想,另一個目的就是要注意理論美學和應用美學的分界,把長期困擾美學理論建設的一個問題加以解決。

美學引論理論內容

理論美學必然涉及美學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或是給予老問題以新思考,或是提出新問題。本書在這方面涉及的主要有:
⑴美本體問題,主張依據馬克思提出的“美的規律”求得解答。“美的規律”,按馬克思的原意,應理解為人類物質生產的造型規律。“美的規律”觸及美本體全部內容,是實踐活動達成 或實現的主體需要目的與客體自然規律的統一所呈現的人化形式,也就是實踐活動所呈現的自由形式,這就是美的本質的哲學回答。
⑵美的存在問題,認為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等等實際不過是審美客體存在,是具有潛在審美價值屬性的客體存在,可以稱之為社會審美客體、自然審美客體、藝術審美客體等系統存在。本書在堅持從美本體方面去論證之外,也主張從認識論、價值論方面去論證,這樣更符合實際,可以擺脱困難。
⑶這種多元化的方法,有利於許多疑難問題的解決,並且符合實際。像審美形態,也稱做美的形態,如果僅限於美本體的解釋,一碰到藝術審美形態就又發生困難。事實上,現實審美形態大都是審美動機引發的活動參與創造的,因而必須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以及審美心理學、審美形態學、審美價值論多個角度去研究,應從物質生產實踐和審美實踐創造做出雙重規定,更切合實際,更合理。
⑷審美經驗的研究,應處在當代美學研究的中心地位,那種缺乏審美經驗研究的理論美學,根本算不上當代美學,也談不上什麼症狀學之走向科學。
⑸審美教育作為美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給予極大的關注。從教育學眼光去看,審美就是一種教育,而嚴格意義的審美教育,是按照一定時代的審美價值意識選擇和運用審美媒介,感染和誘發人的情感,從而實現情感和心靈的培養和塑的活動。
⑹當代美學必須視野開闊,應把審美文化和審美起源的基本理論問題,納入理論框架之內,一個橫向展開,一個縱向追溯,使美學體系組成一個縱橫交織的立體網絡。
總之,經過自覺的思考和認真的撰寫,深深感到當代美學仍然不是很成熟的學科,仍然是努力建設中的一門學科,許多具體問題和環節仍需進一步探索和解決。⑺⑻⑼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