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鎖定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是結構主義語言學派之一。並不是所有美國的語言學家都屬於美國描寫語言學派,而是指在美國持有這一語言學派的相同觀點的一批語言學家,他並不存在任何團體或機構,也沒有專門的組織形式。美國描寫語言學派20世紀20年代逐步形成,在1930年代-1950年代在美國的語言學研究中佔有統治地位。
中文名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別    名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學    派
結構主義語言學派
所屬國家
美國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學派簡介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學者在調查美洲印第安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語言學流派。以注重對語言結構形式的描寫而著稱。美國結構主義跟歐洲結構主義都強調語言結構的系統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布拉格學派注重對語言結構的功能進行研究,哥本哈根學派重視結構間的關係,美國結構主義則着重結構形式的描寫。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代表人物

博厄斯和E.薩丕爾
這一學派的先驅是F.博厄斯和E.薩丕爾。博厄斯既是人類學家又是語言學家。他在《美洲印第安語手冊》(1911年)中所寫的序言可以説是美國人類學家從事語言調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論總結。其中強調:對語言事實要作客觀的描寫,不可用其他語言的或者傳統語法的框框去套;為了描寫不同結構的語言,應該創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薩丕爾也是人類學家兼語言學家,他的名著《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1921年)把語言研究同人類心理、社會和文化聯繫在一起。他們都強調尊重美洲本地人民的言語,從而作出客觀的共時系統的描寫。以後美國結構主義者致力於對語言結構作形式描寫,其基本信條和傳統都來自此二人。
L.
布龍菲爾德
但是從整個學派的歷史看來,核心人物是L.布龍菲爾德。他的《語言科學的一套公設》(1926年)和《語言論》(1933年)為美國結構主義奠定了描寫方法的基礎。從他的著作可以看出,在歷史語言學方面他接受了歐洲新語法學派的傳統,但在對語言結構的共時描寫方面則繼承和發展了博厄斯和薩丕爾的理論和方法。在語言結構的分析中,他主張以可以觀摩到的語言素材為依據,反對用非語言因素(特別是心理因素)作為標準,並強調形式的分析和歸類。由於布龍菲爾德的影響,20世紀30~40年代的美國結構主義被稱為“布龍菲爾德時期” [1] 
Z.S.哈里
在布龍菲爾德之後,Z.S.哈里斯的《結構語言學的方法》(1951年)是這個學派的理論和方法最為謹嚴的代表作。他給語言結構分析規定了兩項基本任務:①把話語裏的單位(如語素)切分出來;② 把有關的單位歸類。在分析時,要根據語言單位的分佈特徵,用替換的方法來進行鑑別,因此有人把這種方法稱為“分佈主義”。他的工作方向是從小到大,先分析出語素,再分析語素組合的序列,最後得出語素序列組合的模式,可以説是從語素到話語。在結構分析和描述中,他採用抽象的數學方法,把語言單位轉化成符號,然後按照公式進行運算。哈里斯和C.F.霍凱特等人是結構主義學派在布龍菲爾德之後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學説被人稱為“後布龍菲爾德語言學”。
其他學派
除哈里斯等外,這一學派還有K.L.派克、E.奈達和C.C.弗里斯等人,各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從1934年開始,每年舉辦暑期語言講習班。他們主要繼承薩丕爾的學説,致力於把描寫語言學的方法運用到人類一切行為的分析中去。例如,派克在結構分析中區分“位”(-emic,即語言中具有共性的成分)和“素”(-etic,即語言中具有個性的成分),並將這一區分運用於人類其他行為的分析。
在美國結構主義發展的進程中,1924年由博厄斯、薩丕爾、布龍菲爾德等人創建的美國語言學會起了一定的作用。這個學會1925年創刊《語言》雜誌,作為美國結構主義學派的喉舌,每年還在夏季舉辦語言學講習班,為學者們提供學術活動的場所。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步驟

他們認為語言學家的任務是蒐集語言材料,然後對它們加以描寫、分析和歸納
描寫語言學家主張蒐集可以觀察得到的語言材料。他們比較重視口語,常常親自到社會中去搜集活生生的口語材料。比如他們為了分析研究瀕於滅亡的美洲印第安語言,曾到印第安人居住地作了大量的記錄語言材料的工作。
蒐集到材料後,接着就是對材料的分析研究,在這方面描寫語言有三個步驟:
1、把材料加以切分,切分到最小的語言單位—語素。然後,通過對比法來確定音位,再通過替換法對音位加以歸類。
2、用對比法確立語素,然後通過替換法對語素加以歸類
3、用替換法來劃分詞類,然後確立句子的形式。
這三個步驟實際上就是描寫語言學的三個研究平面:音位學平面,形態學平面,句法學平面。它們構成了描寫語言學的一般框架架(用圖示表示 略)
語言材料
音位平面
形態方面
句法平面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主要特點

①注重口語和共時描寫。美洲印第安語很多都沒有文字和歷史的材料,這使得這一學派一開始就不得不從口語着手進行共時的形式分析。這種做法,跟歐洲學者着重書面文獻的語文學和專搞歷時研究的歷史比較語言學都有顯著的不同。
②注重形式分析,避開意義這一因素。美國結構主義在結構分析中只注意可供驗證的語言形式,不考慮心理過程,也不談社會和歷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義的關係上,他們認為形式的對立能決定意義的不同。
③在結構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佈情況和運用替代的方法。結構分析的任務是從一堆語言素材中切分出獨立的單位(如音素、語素等)並加以歸類。在切分中,主要的依據是分佈。所謂分佈,是某個單位或特徵在話語裏出現的各種不同位置的總和,也就是它出現於其中的一切環境的總和。所謂替代,是在相同的環境裏,某個單位能夠用別的單位來替換。
④採用直接成分分析法。這一學派重視結構的層次,由此發展出直接成分分析法。所謂直接成分就是把句子按層次區分出它的組成部分。例如,英語Poor John ran away. (可憐的約翰跑開了)首先分成poor John和ran away兩個直接成分,然後再把poor John分成poor和John,把ran away分成ran和away。如果不能再往下切分時,剩下的成分就叫做“最終成分”。上述例句的最終成分是poor、John、 ran和away。
⑤建立“語素音位”。這是把語法和語音結合而成的單位,包括出現在若干語素變體裏的幾個音位。例如,英語 knife/nayf/(刀,單數)和 Knives/nayvz/(刀,複數)包含同一個語素的兩個不同變體,一個是 /f/,一個是/v/,可以用語素音位/F/總括起來,説這個語素的語音形式是/nayF/。語素音位有助於語素的鑑別,它起了用一個概念統馭諸變的作用。
⑥反對心靈主義,主張行為主義。
⑦主張共時的描寫和分析方法的研究。
⑧着重形式分析,運用分佈和替代法,從話語中分離出音素、語素,並加以歸類。
⑨注意研究口語。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產生背景

美國描寫語言學實質上是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結構主義三大流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中影響最大的一個。
美國描寫語言學是20世紀初期建立起來的,以鮑阿斯為代表,對美洲的本土語言———印第安語系諸語言調查和研究,因其徹底擺脱歐洲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傳統,完全以描寫的方法對所調查的語言進行整理,將語言的結構系統清楚地呈現出來,不講語言的歷史淵源和系屬關係,所以稱為描寫語言學。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指的是鮑阿斯創立的調查印第安語形成的語言學;廣義指的是薩丕爾繼承、過渡,布龍菲爾德完成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
內部原因
這一學派的創建有它的實踐基礎——基於美國的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對印第安語的長期調查。
在19世紀的語言學研究中,歷史比較語言學占主導地位,歷史比較語言學在對語言動態的歷時的研究取得成果時,也暴露出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例如:這一學派把一些語言事實當作孤立的單位來處理,忽視了語言的系統性,忽略了語言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在這種背景下,描寫語言學派應運而生,他們以索緒爾的理論為出發點強調語言的整體性,強調對語言系統進行靜態的描寫,把語言的聲音和意義之間的關係,語言單位之間的關係看作“語言結構”,並把它看作研究對象,在對印第安語的長期研究和調查中鮑阿斯、薩丕爾成了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先驅。他們提出語言研究應依據它本身的語音形式和意義的模式來描寫。而薩丕爾則在實踐中特別注意對語言結構的描寫。
外部原因
由於二戰爆發,美國要派軍隊到太平洋的許多島去,並要到南美、非洲等地去作戰,這就需要了解當地的社會和文化情況,還需要了解當地的語言,需要教軍人學説這種語言,因而,國家撥出大量的經費開辦了許多語言學校,從而也為語言學家創造了外部環境,也促使語言學家接觸並學習到許多語言,促進了語言的研究工作。
在這一時期,傳教對語言的研究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教會創辦了語言學暑期講習所,主要講授語言描寫分析技巧以及與傳教有關的其他語言知識。目的是培訓向美洲印第安及其他土著居民傳教的教士,讓他們學會分析當地的語言。
為了戰爭和傳教的需要所開展的規模巨大的語言教學活動,這些都是促使描寫語言學產生的因素。曾迫使不少有名望的語言學家去研究非印歐語系的陌生語言,研究它們的描寫技術和教學方法,如布洛克的日語研究,霍凱特的漢語研究等,都是在這氣氛中進行的。
產生的理論基礎
1/ 哲學基礎: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的“白板説”認為人生下來頭腦裏是白板一塊,人的語言知識是後天通過經驗獲得的。
由於經驗主義的哲學基礎,“ 意義”這種難以觀察到的東西在描寫語言學中始終不處於研究的重要地位。布龍菲爾德提出了一個原則:“語言研究必需從語音形式開始而不是從意義開始。”對於意義,“就我們的例子説,就是一個語言的義素----只有無所不知的通才才能分析或者加以系統地排列。” 布龍菲爾德認為,對語言意義的科學的説明,是以説話人對世界科學而精確的認識為前提的。他打了個比方:“我們可以根據化學和礦物學來給礦物名稱下定義,正如我們説‘鹽’這個詞的一般意義是‘氯化鈉’,我們也可以用植物學或者動物學的術語來給植物或者動物的名稱下定義,可是我們沒有一種準確的方法來給像‘愛’、‘恨’這樣一些次下定義,這樣一些詞涉及到好些還沒有準確地加以分類的環境----而這些難以確定意義的次在詞彙裏佔了大多數。”
美國描寫語言學排斥意義,以音位學為基礎,這在日後被證明是其致命弱點。
2/ 心理學基礎:行為主義
布龍菲爾德從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學家瓦特生那裏接受了刺激—反應學説。瓦特生在《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一書中指出:“我們能夠將我們的一切心理學問題及其解決,都納之於刺激和反應的軌範之中。在《語言論》中,布龍菲爾德用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來説明言語行為,他説:“語言可以在一個人受到刺激(S=Stimulation)時讓另一個人去作出反應(R=Reaction)。”為此,他為語言作出了一個著名的公式:
S→r…s→R
其中,S是“刺激” ,R來是‘反應’。在當已知刺激之後,心理學能夠預斷將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當已知反應之後,它能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質。
3 /產生的理論基礎
布龍菲爾德舉的是琪兒吃蘋果的例子:
A.言語行為以前的實際事項
琪兒餓了(胃液分泌出來,或許還渴),光波從紅色的蘋果那裏反射到她的眼睛裏,她同時看到了傑克在她旁邊。
布龍菲爾德把所有這些在琪兒説話以前己經存在,並且和她有關的事項,叫做“説話人的刺激”。
B.言語
B1 琪兒受刺激後,及作實際反應,而去作發音動作,產生言語反應S→r
B2 琪兒口腔裏空氣中的聲波使周圍的空氣形成類似的波形振動。
B3 空氣裏的聲波衝擊傑克耳膜,傑克聽到了言語。聽到的話刺激了傑克。
C.言語行為以後的實際事項
傑克去摘蘋果,並把蘋果交給琪兒,琪兒把蘋果吃了。
布龍菲爾德把這些在聽話人以後發生的和聽話人有關的實際事項,叫做“聽話人的反應”。(也關涉到琪兒吃蘋果)
可見,人類回答刺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無言語的反應,一種是用言語作中介的反應。分別表示如下:
無言語的反應:S→R(大S是實際刺激,大R是實際的反應)
用言語作中介的反應:S→r......s→R(小s是語言的替代性刺激,小r是語言的替代性反應)
在後一種情況下,説話人和聽話人這兩個互不相連的神經系統,用聲波作為橋樑,這就是小寫的r與小寫s之間的虛線部分。
布龍菲爾德認為,“作為研究語言的人,我們所關心的恰恰正是言語的事項(r......s) ,它本身雖然沒有價值,但卻是達到某種巨大目的的手段。”
A.言語行為以前的實際事項 B.言語 C.言語行為以後的實際事項
S → r …… s → R
實際刺激 語言替代性反應 語言替代性反應 實際反映
琪兒餓了 琪兒受刺激後 傑克聽到琪兒的話 傑克摘蘋果
看見蘋果的同時 作出發音動作 交給琪兒
也看見身邊的傑克
根據這樣的分析,布龍菲爾德把A、C等實際事項與言語行為B分開,並把A、C等實際事項看成意義。在他看來,語言的意義就是“説話人説話時所處的情境和這個形式在聽話人那兒所引起的反應。”這樣,布龍菲爾德便把意義排斥在語言研究的範圍之外,告誡人們要從語音形式着手來研究語言。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語言論

美國描寫語言學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龍菲爾德,他被譽為“美國語言學家之首”。他於1933年出版的《語言論》宣告了美國結構主義學派正式誕生。布龍菲爾德在《語言論》中制定了語言結構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成為這個學派的理論指南,所以有人稱該學派為“布龍菲爾德學派”,稱1933—1950年是布龍菲爾德時代。因此我這次報告單從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入手來探索描寫語言學的一些重要語言理論內容及其意義價值。
全書共二十八章:第一章到第四章論述語言學的一般問題;第五章到第八章論述音位學;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論述語法和詞彙,討論的是共時性的;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論述比較法、方言地理學、語言演變、語義變化、借用等這些是從歷時方面來看的。《語言論》的主要意義在於提出了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派研究語言的基本原則和描寫語言結構的總框架。
一、理論內容
1、語言觀
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觀是瓦特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自稱為機械論或機械主義。他用“刺激→反應”的理論來解釋什麼是語言。他説:“語言可以在一個人受到刺激(s)時讓另一個人去作出反應(r)。”為此,他為語言作出了一個著名的公式:
s-r-s-r
s(stimulus刺激)實際刺激
r(respons反應)語言的替代性反應
s語言的替代性刺激
r實際反應
上述公式可以解釋為:實際刺激s引起語言r的替代性反應,即引起語言的發生,語言又作為替代性的刺激r引起實際的反應r。
他舉了琪兒想吃樹上的蘋果作為例子,琪兒看到蘋果受到實際的刺激s,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後自己去摘r,即為s-r。但是她在受到蘋果的刺激之後沒有自己去採取實際行動,而是跟傑克説話r希望傑克去摘,那麼傑克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而傑克去摘了就是r。即完成上面的公式:s-r-s-r。
2、語言形式
布龍菲爾德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他在《語言論》中指出:“凡是跟別的語言形式在語音語義上有部分相似的語言形式是複合形式,跟別的任何方式在語音語義上沒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語言形式是一個簡單的形式,或者叫語素”。他從所舉的例子中歸納出“bird,play,dance,cran-,-y,-ing”等都是語素,並指出語素中可能有部分語音相似,比方“bird”和“burr”,不過這種相似純粹是語音上的,意義並不相互對應。同時指出“任何(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複合形式的共同部分都是語言形式…如果一個複合形式除了共同部分以外還包含一個剩餘部分,比方‘cranberry’中的‘cran-’,它在任何其它複合形式中都不出現,那麼這個剩餘部分也是語言形式。”且它只能與“berry”相組合,布龍菲爾德稱之為“unique element[獨一無二的成分]”,我們現在一般稱它為“非能產語素”,即構詞、組合能力非常弱的語素。例子如馮老師以前舉的“蘋果”的“蘋”字,它只能出現在“果”前組成一個語言單位。而“果”則可以自由運用,組成“水果”等語言單位。所以説“蘋”為剩餘部分,也是一個“非能產語素”。
此外布龍菲爾德還根據“能否獨立出現”的標準把語言形式化分為“黏附形式”和“自由形式”:“不能單説的語言形式叫做黏附形式;其它所有形式(例如john ran,或john或ran或running)都是自由形式。”黏附形式僅僅作為更大成分中的組成成分,而自由形式既可作為一個更大成分中的組成成分在話語中出現,也可成為最大成分獨立出現。如上所舉例子“john”“ run”是自由形式,而“away”中的“a-”就是黏附形式。因此他創立了分析語素的方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剛才孫豔華同學已經講過就不再重複。
3、語法形式的配列方式
布龍菲爾德認為:“在每一種語言裏,各種形式的有意義配列構成了這種語言的語法。一般説來,語言形式似乎有四種配列方式:詞序、變調、變音和形式的選擇。”
(1)詞序
詞序指的是複合形式的成分發出的先後次序,如john ,hit, bill這三個詞語可以有三種排列方式:john hit bill 和bill hit john和 bill john hit而最後一種方式在英語中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缺少形態變化的語言中,詞序起重要作用,比如説漢語。這一點我們經常説到就不再詳細舉例。
(2)變調 (趙元任的《中國話的文法》一書譯為轉調)
我們把它理解為決定“句類”的語調(音高)或者決定詞性和詞形變化的重音。在許多語言中,語調可以作為鑑別句子功能類型的重要標誌,以至於霍凱特乾脆把語調看成是話語中一個獨立的語言成分(語素)。它包括輕重音、語調。如英語中由於重音的位置不同就能區別名詞′abstract(內容)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和動詞ab′stract(抽象的)重音在第二個音節上。又如“煎餅”的重音如果是在“餅”,就是一個動賓式結構,但如果重音在“煎”字,“餅”是輕聲,就是一個偏正複合詞。這些重音成分和聲調成分只能附着在音段即元音和輔音之上,它們並不出現在語流中,故此布龍菲爾德把它叫做“次音位”
(3)變音
“這裏指的是形式中主音位的變化”我們理解為某些實語素內部發生的語音交替(屈折)變化。美式發音更誇張於嘴的幅度。 布龍菲爾德所舉的例子分為兩種:
一種是發生在由語言形式組合而成的語流中的屈折變化。既可以發生在自由形式之間,也可以發生在自由形式與黏着形式之間。發生在自由形式之間的如:
① do[du:]+not[not]→don′t[′do:nt]
另一種並不發生在連續的語流中,而是詞根內部的元音(輔音)成分之間存在着替換關係:
② run→ran
③ man→men
(4)形式選擇
胡名揚先生把它稱為“語類選擇”:“通過選擇句法結構中可以組合的詞類或詞組的類來表示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我們認為“形式選擇”實際上就是“組合/聚合”這兩類關係相結合的產物:因為不同的語言單位“聚合”往往會相應地具有不同的“組合”性質,反過來説,不同的“組合”關係也往往需要不同的“聚合”類來實現。也就是一組合結構對聚合關係的選擇。
特定的結構對進入這個結構的成分有特定的選擇。如述賓結構中,充當述語部分的只能是動詞或動詞形短語,因此在這個位置上選擇的只能是動詞或動詞形短語。我們舉個例子來説明“打掃教室”這個述賓短語中述語部分選擇動詞“打掃”,賓語部分用名詞“教室”。這就是形式的選擇。
4、句法體系
關於句法體系有兩個獨到的理論:一是句子和短語(結構)的區別;一是句法結構的語法特徵分類。
(1)句子和短語的區別
他説:“當一個語言形式作為一個較大形式的一部分出現時,我們就説它處於內置位置;否則就説它處於絕對位置,自成一個句子。”如:“温暖的陽光”這一語言形式出現在“我喜歡温暖的陽光”這個形式的一部分時,它就處於內置位置即為短語;而當它單獨出現時,比如説出現在故事背景介紹時“温暖的陽光”這一形式則是自成一個句子。
(2)句法結構的類型
句法結構和它的成分二者之間的語法性質的關係是:如果整個句法結構的語法性質與它的某一個成分或全部成分相同這是一種結構,叫做“向心結構”,向心結構裏跟整體的功能相同的直接成分是這個向心結構的核心;如果整個句法結構的語法性質與它的成分中任何一個的語法性質都不相同,那麼這種句法結構就是“離心結構”。
按照布龍菲爾德的説法是:合成短語可能屬於一個與任何成分的形類都不相同的形類。譬如john ran既不是一個主格詞語(如john),也不是一個定式動詞詞語(如ran)。所以我們説英語的施事-動作結構是離心的:這個合成短語不屬於直接成分的形類。另一方面,合成短語可能和一個(或多個)成分一樣屬於同一形類…因此,我們説英語的特性-實體結構(如poor john,fresh milk,等等)是一個向心結構。我們舉漢語的例子來看:例如偏正結構(包括定語加中心語的名詞性偏正結構和狀語加中心語的謂詞性偏正結構)的語法功能跟它的後一個直接成分(中心語)相同:如“新鮮的牛奶”這一短語的語法功能和中心語“牛奶”的語法功能相同,述賓結構和述補結構的語法功能都跟它的前一個直接成分(述語)相同,所以都是向心結構。主謂結構的語法功能跟它的兩個直接成分(主語和謂語)都不一樣,所以是離心結構。還有由虛詞組成的句法結構如介詞結構、的字結構等也都是離心結構。聯合結構的語法功能跟它的每一項組成成分都相同,是一種多核心的向心結構,布龍菲爾德稱之為並列式向心結構。
他是從結構整體與結構成分之間的關係的角度來論證短語結構的語法屬性的。
上面所介紹的理論內容均是屬於共時平面的,對其歷史比較語言學方面的理論諸如比較法、語言演變以及語言接觸等方面省去不談。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布龍菲爾德的語言理論所產生的意義價值和影響。
二、意義與價值
布龍菲爾德以其代表作《語言論》奠定了他在美國乃至世界語言學史上的地位,使他成為語言學發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所提出的概念系統為以後結構主義的發展確定了方向,至此美國描寫語言學達到頂峯。布洛克曾對《語言論》作過評論:
這樣説決不是過分的,自從1933 年以來在美國所發生的分析方法上每一項有意義的改革都是由於布龍菲爾德的這本書對語言研究促進的直接成果。
布龍菲爾德的語言理論對漢語語法研究的影響很大,趙元任先生的《中國話的文法》一書就是運用布龍菲爾德的理論來具體分析漢語的。這些理論尤其適合漢語缺少形態變化這一特點,因此成為漢語語法分析的重要理論依據,對漢語的分析大部分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如:直接成分分析法來分析複雜句子;向心結構和離心結構的的分析方法運用於處理歧異結構,如:咬死獵人的狗,這一句如果以名詞“狗”作為這個向心結構的核心,那麼分析為偏正結構“咬死獵人的/狗”;如果以動詞“咬死”作為這個向心結構的核心,則可以分析為述賓結構“咬死/獵人的狗”。
而他關於歷史語言學方面的理論基本成熟,如第二十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關於語言的借用,具體分析了借用的不同類型,優勢語言和劣勢語言的互相影響和鬥爭,標準語的形成過程等等。這些理論具體體現在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一書中。
但由於布龍菲爾德的語言理論是基於對英語的研究確立起來的,而漢語作為孤立語,本身不同於英語。它沒有形態上的變化因此不能以形統意,而是以意役形。漢語更注重的是從意義出發根據表意的需要去組織句子。所以我們在借鑑國外理論分析漢語時要注重漢語自身的特點不能套用一些理論。
歷史在20世紀初期,美國的語言學家與歐洲的語言學家在學術觀點上大多是一致的。1911年,一些語言學家在調查印第安語後出版了《美洲印第安語手冊》的第一卷。鮑阿斯在書中的序言對美國的語言學發展影響很大,他要求人們擺脱傳統的語言學概念和方法,強調要對語言事實要作客觀的描寫,也由此開創了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道路。 其後,鮑阿斯的學生薩丕爾主張把口語記錄下來作為素材,然後對其作客觀研究。1924年,鮑阿斯、薩丕爾等人發起成立了美國語言學會,學會中的語言學家大致可分為新語法學派和人類語言學兩派,前者繼承了輝特尼的傳統,後者接受了薩丕爾的學説。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正是以這些人為核心逐步發展起來的。 1933年,布龍菲爾德出版了《語言論》,從行為主義的立場出發,認為語言是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的行為,主張通過形式特徵來描寫語言結構,反對用心理因素等非語言學的標準來分析語言。在共時分析中應該排除歷時的因素。這些觀點被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信奉者視為教條,這本著作也被認為是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正式誕生的標誌,因此也有人稱這個學派為“布龍菲爾德學派”。直到1950年,美國描寫語言學派走向成熟,理論基本上建立在行為主義基礎上,並反對前一時期的心靈主義,提出了一些結構分析的方法和技術。 1951年,海里斯出版了《結構語言學的方法》,提出了一整套語言結構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它也被認為是繼布龍菲爾德之後“美國新語言學的發言人”。這以後的時期也被稱為“後布龍菲爾德時期”。 其後,喬姆斯基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對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形成了挑戰。 歷史沿革 美國結構主義注重語言行為的描寫,而不注重語言能力的解釋;着眼於語言間的差異,而不重視語言的普遍性。它只要研究語言本身,而不重視與語言有關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它的結構分析方法雖然最初是為描寫缺少歷史文獻的美洲印第安語設計的,但已經相當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有悠久傳統的語言,並取得了成果。趙元任的《中國話的文法》(1968年),呂叔湘的譯本叫做《漢語口語語法》(1979年)即是應用這一方法來描寫漢語的。
20世紀30~50年代,結構主義學派是美國語言學界的主流。50年代以後,隨着N.喬姆斯基生成語法學派的抬頭,並由於結構主義分析方法本身有侷限性,它在美國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儘管如此,這一學派所揭示的一些語言結構現象,所提出的利用分佈和替換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以及把語音和語法相結合的語素音位的概念,都已被後人繼承和發展。
參考資料
  • 1.    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