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伊關係

鎖定
美伊關係(U.s.-iran relations),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係密切。 [2] 
中文名
美伊關係
外文名
U.s.-iran relations
特    點
伊朗伊斯蘭革命前

美伊關係關係回顧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由於發生伊朗扣押美駐伊使館人員引發的人質事件,兩國關係惡化。
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美對伊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視美為敵人。兩國關係從此處於嚴重敵對狀態。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支持伊拉克。
1988年8月,兩伊戰爭停火後,美曾表示願同伊官方人士接觸以緩和關係,但遭到伊朗的拒絕。
克林頓擔任美國總統後,美國仍以伊朗“支持國際恐怖活動”為由,對伊採取政治孤立、經濟制裁和軍事施壓的政策。布什入主白宮後,特別是9·11事件後,美對伊朗政策日趨強硬。美不僅稱伊是“邪惡軸心”國之一,還將伊列為支持恐怖活動“最積極”的國家,繼續對伊實行制裁。
2003年初,伊朗核問題凸顯,美國多次指責伊朗秘密研製核武器,並向伊朗施壓,以期遏制伊朗的核技術開發。
2005年6月,內賈德當選伊朗總統之後,伊朗在核問題立場上的態度以及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引起美國的嚴重不安。在美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對伊實施制裁的第1737號決議和第1747號決議。
另外,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稱伊朗允許武裝人員經伊朗進入伊拉克同美國領導的駐伊聯軍作戰,但伊朗對此予以否認。隨着伊拉克國內安全局勢不斷惡化和駐伊美軍傷亡人數日益增加,布什政府意識到,要解決伊拉克安全問題,需要包括伊朗在內的伊拉克鄰國的參與。
2007年初以來,美國在對伊朗核問題採取強硬立場的同時,加大了與伊朗的接觸力度。伊朗則一方面表示願意與美國合作,另一方面也強調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3] 

美伊關係關係緩和

温和保守派魯哈尼任總統以來,長期緊張的伊美關係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和。
2013年9月底,魯哈尼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伊核問題通電話;伊朗外長扎裏夫也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就解決伊核問題舉行單獨會晤。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指出,美國仍舊沒有停止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對美國的敵意和不滿情緒難以在短期內完全消除。
2013年10月27日,阿拉伯新聞網稱,人們對伊朗存在已久的反美情緒習以為常,但最近有了變化。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表達反美情緒的標語牌近日被撤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德黑蘭政府發言人的話説,這些反美標語牌是由一家文化機構豎立,此前並沒有經過德黑蘭文化委員會同意。
英國《每日郵報》27日稱,伊朗設立了一個反美作品競賽,主題包括“美國為什麼不可靠”、“美國和鎮壓”等,相關機構對作品進行評比,以此激發人們對美國的仇恨情緒。而美國也沒有對伊朗放下戒心。伊朗與伊拉克舉行了高層會晤。“美國之音”27日稱,美國警惕兩伊結盟。 [4] 

美伊關係矛盾加劇

2020年1月2日,據外媒報道,美軍空襲伊拉克的親伊朗團體,引發示威者衝進美國大使館攻擊,伊拉克成為美國和伊朗角力的新“戰場”。有分析稱,美伊關係在毫無對話的僵持下繼續惡化,這類衝突若不慎擦槍走火,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5] 
2020年1月7日,伊朗議會全票通過了一項將美國武裝部隊和五角大樓認定為“恐怖組織”的動議,以迴應美國對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蘇萊馬尼的“刺殺”行動。 [1] 
2020年1月8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向駐有美軍的至少兩個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數十枚導彈。美國國防部隨後證實該消息,並稱“導彈很明顯由伊朗發射”。伊朗外長扎裏夫隨後表示,針對美國此前對伊朗公民和高官的襲擊,伊朗已採取並結束了相對應的自衞措施。 [2]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值蘇萊曼尼遭暗殺一週年之際,伊朗民眾自發前來位於伊朗克爾曼的蘇萊曼尼墓附近舉辦悼念活動,並對美國的暗殺行動表示強烈譴責。在伊朗為蘇萊曼尼舉辦紀念活動的同時,也向美方強硬喊話表明立場;而在兩國關係緊張的當下,美國仍在中東地區頻頻進行軍事活動。伊朗司法部長易卜拉欣·萊西在參加德黑蘭的悼念活動時向美國做出強硬表態,他誓言稱殺害蘇萊曼尼的兇手"在地球上不再安全",連特朗普也"難逃審判"。 [6] 
美國彭博社4月1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説法報道稱,美國及其盟友認為,伊朗及其支持的武裝即將對以色列目標發動大規模導彈或無人機襲擊。這些襲擊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內發生,且會使用高精度打擊。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