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鰭馬面魨

(硬骨魚綱動物)

鎖定
黃鰭馬面魨(Navodon tessellates Günther),隸革魨科(Aluteridae)馬面魨屬(Navodon),為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分佈於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我國產於南海、東海,以南海北部的數量較大,為底拖網作業的大宗捕撈對象之一。
中文學名
黃鰭馬面魨
拉丁學名
Thamnaconus hypargyreus (Cope,1871)
別    稱
羊魚、迪仔、沙猛、羊仔、剝皮牛、孜孜魚
二名法
Navodon xanthopterus
動物界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Tetraodontiformes:魨形目
Monacanthidae:單角魨科
馬面魨屬
分佈區域
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

黃鰭馬面魨形態特徵

黃鰭馬面魨 [1]  體長橢圓形,側扁,體長為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間距離的2.6~3.0倍。尾柄短而側扁,尾柄長為尾柄高1.1~1.5倍。頭中大,側視三角形,背腹緣微凸或斜直。吻長而尖,雄魚背緣微凸。眼中大,側位而高,眼間隔圓突,眼間隔寬約等於或稍大於眼徑。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頜齒楔狀,上頜齒2行,外行每側3枚,最後1個寬大,內行每側2枚,窄小;下頜齒單行,每側3枚,較寬大,中央齒最大。唇較薄。鰓孔中側位,斜裂,鰓孔長約等於眼徑,鰓孔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上端不超過眼後緣,前下端在眼中央下方,鰓孔約有2/3~4/5在口裂水平線之下。
鱗細小。每一鱗的基板上長有少數鱗棘,一般僅3枚棘,少數為2或4枚,排成1或2行。頭部鱗棘有的排成2行;軀幹背部鱗較大,鱗棘多排成單行,少數為2行;軀幹腹部鱗棘少,棘數不穩定;尾部鱗棘單行排列。無側線。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鰭棘,第一鰭棘長大,位於眼中央的上方或稍後方,鰭棘前緣及後側緣共具4行小的倒棘,前緣的2行棘每行約40枚,下端10枚左右極小,後 側緣的棘稍大,每行29~31枚左右,鰭棘上端棘不明顯,頭長約為第一鰭棘長1.0~1.4倍;第二鰭棘短小,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常隱於皮膜下。第二背鰭延長,起點在肛門上方,前部鰭條高起,以第八至第十鰭條最長,其長短於第一背鰭棘。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六至第八鰭條下方,前部鰭條也高起。胸鰭短圓形,側中位。腹鰭合為1鰭棘,由2對特化鱗組成,連於腰帶骨後端,不能活動。腹鰭棘後的鰭膜小,不超過腹鰭棘。尾鰭圓形,上下緣第一至第二鰭條略突出,致使上下端附近各有一淺凹。
體色雌雄魚有差異,新鮮雄魚標本淡灰色,頭體密佈小形黃色圓點,體每側有4~5縱行不規則的雲狀暗褐色斑;腹部有時有波狀黃紋;頭側在吻部及眼下方約有5~7條波狀黃紋;各鰭淡黃色,尾鰭邊緣黑色,尾鰭中部有1暗色橫紋。雌魚頭體上黃色圓斑不及雄魚明顯,具暗色斑紋多行,尾鰭邊緣及中央的暗色斑紋色較淺。
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 9~11釐米,體重15~25克。背鰭二個,分離。第一背鰭的第1鰭棘很粗大,約為頭長的1.3~l.6倍。第2背鰭鰭棘很短小,藏於背部凹溝內。臀鰭與第二背鰭近似。胸鰭側位,小刀狀。左右腹鰭退化,只剩下一個短棘不能活動。尾柄細,尾鰭後緣截形。除吻前緣外,頭、體全部被小鱗,並有細短絨狀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橫紋狀。通體桔黃色。 [2] 

黃鰭馬面魨分佈

日本以及中國南海、東海等海域。我國南海產量較多。主要漁場在北部灣海南島以東的陸架區。

黃鰭馬面魨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羊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10 千卡
蛋白質 23.2 g
脂肪 1.9 g
膽固醇 61 mg
飽和脂肪酸 0.9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2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7 g
水分 74 g
葉酸 9 μg
97 mg
29 mg
290 mg
375 mg
50 mg
0.11 mg
1.1 mg
0.1 mg
0.88 mg
80.8 μg
12.2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6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6 mg
煙酸(煙酰胺) 3.7 mg
泛酸 0.36 mg
維生素B6 0.38 mg
維生素B12 4.74 μg
維生素D 2.7 μg
維生素E 0.74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