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頭山石窟

鎖定
羊頭山石窟,原名定國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 [2] 
羊頭山石窟砂岩大小不一,則洞窟大小不等,多為長方形狀。通常為1石1窟,個別1石2窟或3窟,較大窟龕有22個,小型佛龕80多個,目前開放的有9個較大石窟。開鑿在一塊巨石上的3號窟,四面都有造像。主窟開口於南側,向內鑿出洞窟。窟門為圓形門柱鳳鳥門,尖拱形門楣;門兩側各雕1尊菩薩造像。其餘3面為;東側闢1小窟,窟門雕兩條小龍;西側開1淺龕;北側背部浮雕千佛。3號窟為一石開兩窟,整個巨石有大小像龕30餘個。8號窟是1塊歪斜于山頂的巨石。 [2] 
2006年5月25日,羊頭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羊頭山石窟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頂
所處時代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815-4-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羊頭山石窟歷史沿革

羊頭山石窟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 [2] 
北齊、隋、唐各代屢有建造。 [1]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建築格局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順着山腰至山頂散佈的巨大石塊雕鑿而成。砂岩大小不一,則洞窟大小不等,多為長方形狀。通常為1石1窟,個別1石2窟或3窟,較大窟龕有22個,小型佛龕80多個,目前開放的有9個較大石窟。3號窟和5號窟在羊頭山諸窟中最精彩的。開鑿在一塊巨石上的3號窟,四面都有造像。主窟開口於南側,向內鑿出洞窟。窟門為圓形門柱鳳鳥門,尖拱形門楣;門兩側各雕1尊菩薩造像,雖風化嚴重,仍能看出菩薩的高髻髮型,流暢衣飾,為北魏早期風格。其餘3面為;東側闢1小窟,窟門雕兩條小龍;西側開1淺龕;北側背部浮雕千佛。3號窟為一石開兩窟,整個巨石有大小像龕30餘個。8號窟是1塊歪斜于山頂的巨石,當地百姓稱為“油簍洞”。或為誤傳,應為“游履洞”,乃北魏時期為紀念炎帝曾遊歷羊頭山而雕鑿。 [2] 

羊頭山石窟主要建築

羊頭山石窟一號石窟

一號石窟規模較小,窟內雕有一佛二第子二菩薩二天王。佛的蓮座有兩個供養人屈膝而跪,仰首恭敬;菩薩的手鐲﹑耳環都清晰可見,兩側的天王身披鎧甲,手持兵器,腳踏鬼魅,為典型的唐代風格。 [2] 

羊頭山石窟二號石窟

二號窟沒有主窟,表面共計大小佛龕22處。佛和菩薩得到體態都比較豐腴,菩薩還出現提胯扭臂的現象,佛的蓮座下有比較豐富的卷草紋,並有侏儒獸承重力士狀托起蓮座。從大體風格來看應為隋唐之物。 [2] 

羊頭山石窟三號石窟

三號窟門外兩側雕的是菩薩造像,面部表情風化比較嚴重,但仍能看出菩薩的髮型是高髻,衣飾飄帶流暢自然。這個石窟是一石開兩窟,兩個窟門也有所不同。正面的是風鳥門,是兩隻展翅的鳳凰,周邊雕有花草;窟石東側的窟門是兩條小龍。整個窟石表面共有大小龕30餘處。從整體上看是北魏時期的。 [2] 

羊頭山石窟四號石窟

四號窟規模比較小,最具有特色的是門外的二力士造像,都腳踏瑞獸,威武異常,給肅穆莊嚴的佛教聖地增添了幾分生機。石窟東側的菩薩雕像面部表情仍十分清晰,慈愛和善,耳環,手鐲也很明顯。 [2] 

羊頭山石窟五號石窟

五號窟是羊頭山石窟中最大的一組窟﹑龕造像,特點一石開三窟,較大的一門,門外兩側雕有二力士,仰首相向,形態生動,腳踏瑞獸。石窟石門上有為它遮風擋雨的石頭。窟內原有多次題記,現大多數已難以辨認,只有正壁右下方的題記仍清晰可見。年號是大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東側窟進深淺,雕的是釋伽多寶的二佛,“秀骨清像”,臂大過膝,四肢細長,典型的北魏風格。 [2] 

羊頭山石窟六號石窟

六號窟沒有主窟,均為大壁龕,南面一龕較大,龕楣外,正中為一坐佛,兩側是列弟子跪像,佛的衣服也與其他處不同,襟也裝飾為回字紋,頸上結帶形同十字,光頭呈花狀,火焰紋背光周圍有縱飛天紋飾,獨具特色。 [2] 

羊頭山石窟七號石窟

七號窟也叫千佛洞。洞內沒有主尊佛,遍雕小佛有1680尊,因而得名千佛洞。窟門外兩側是高浮雕力士像,各腳踏卧師,造型瀟灑,栩栩如生。洞內四壁遍佈小佛像共約1680餘個。千佛洞是由兩塊巨石並在一起組成的,不得不驚歎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手藝。 [2] 

羊頭山石窟八號石窟

八號窟建在羊頭山頂。石窟的頂﹑南﹑東三部分區不存在,被抗戰時期日本飛機轟炸過。旁邊還有狀若羊頭的巨石,相傳因長子和高平兩地人爭論羊頭的朝向問題而被毀。 [2] 

羊頭山石窟九號石窟

九號窟當地百姓叫它“油簍洞”,窟內四壁共雕小佛龕百餘個,每行間均刻有供養人題名,四角攢尖頂,頂中間雕飾一直徑40釐料的蓮花。現已傾倒。是什麼原因傾倒的,連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也不曾知道。 [2] 

羊頭山石窟文物遺存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內四壁雕小佛龕百餘個,行間刻供養人題名,窟門尖拱,門楣內雕忍冬紋,門柱蓮台鳳鳥,窟門側立二力士。此窟不知何故,竟然為傾倒狀,遊客過此都甚為驚奇 [2] 

羊頭山石窟歷史文化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石窟
高平羊頭山清化寺碑載:“(羊頭山)炎帝之所居也”,正因如此,羊頭山聲名遠播,為後世所景仰。然羊頭山石窟與神農炎帝之間有什麼關係,歷代未見史載。但通過對當地的實際環境、史籍資料及羊頭山石窟開鑿的政治背景綜合考察看,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是可以肯定的。其一,羊頭山是“神農”聖山。根據古代五德相襲、相生之説,炎帝神農為火德,黃帝為土德,火生土,為土德之“母源”。《北史魏本紀》載,拓跋氏出自黃·帝軒轅氏。作為黃帝之後,對“母源”即“以火德王”神農炎帝的尊崇自當無可厚非。另一方面,“天下名山僧佔盡”,羊頭山優越的自然環境與深邃的人文背景,自然而然被佛家選中,寺宇石窟遍佈山間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所以説,北魏孝文帝選擇羊頭山興寺、開窟,既有尊奉神農之意,亦有弘佛佈道之圖。清化寺碑記載:“(佛之)得攝羊山同成佛果”是也。 [4] 

羊頭山石窟文物價值

羊頭山石窟,處於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中間地帶,其建造形制和風格獨特,是研究佛教的傳播路線和石窟建造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對研究古代藝術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價值,是寶貴的文物遺產。 [3] 

羊頭山石窟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羊頭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羊頭山石窟旅遊信息

羊頭山石窟地址

羊頭山石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頂。

羊頭山石窟交通

自駕前往羊頭山石窟:從高平站出發,大約17公里,約需24分鐘。
參考資料
  • 1.    荀建主編. 歷史遺珍 山西古代建築六十例[M]. 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19.01:284-287.
  • 2.    袁蓉蓀. 佛窟中國[M]. 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9.06:9.
  • 3.    姬積亮,文戰勝主編. 高平市地名志[M].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3.08:300-301.
  • 4.    李中元主編;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共高平市委,市人民政府編. 尋根炎帝[M]. 山晉出版社, 2016.04:49.
  • 5.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