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角鈕編鐘

鎖定
編鐘是中國古代仲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常用語宮廷雅樂,它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同時也反映名分、等級和權力的象徵。而羊角鈕編鐘外形似鈴,斷面呈核桃形,頂端作羊角狀。
中文名
羊角鈕編鐘
出    土
雲南省楚雄縣萬家壩
樂    器
彝族古代敲擊體鳴
出土時間
1975年
出土地點
雲南省萬家壩和石寨山
編鐘別稱
樂鍾或歌鐘
音    色
清脆、悠揚,穿透力強
演奏方式
獨奏、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

羊角鈕編鐘樂器簡介

羊角鈕編鐘,彝族古代敲擊體鳴樂器。出土於雲南省楚雄縣萬家壩和晉寧縣石寨山等地。
編鐘為我國古代奴隸制社會時期的重要樂器,主要用於奴隸主祭祀或宴會時演奏。從商代起,我國中原地區就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三枚一套、可以演奏旋律的編鐘,鍾柄空心並與內腔相通,鐘的表面有簡單的獸面紋飾。殷代有五枚一套編鐘,西周時編鐘已用於宮廷宴會,伴奏民歌,稱為“鼓之樂”。到了春秋戰國,編鐘數目增多,發展到極盛時期,出現了十三乃至三十六枚和六十五枚編鐘。先秦的編鐘,鐘身呈橢圓形,像兩個瓦片合成,上徑小、下徑大,縱徑小、橫徑大,鐘口邊緣不截齊,兩角向下延伸,呈尖角形,頂端有柄的稱甬鍾 ,帶鈕的稱鈕鍾。鐘的上部稱鉦,下部叫鼓。鐘的鼓部鑄有精美的圖飾,鉦部的紋飾稱為鍾帶或篆間,每枚鐘的鉦部都鑄有三十六個突起的乳包,稱作鍾乳或枚。

羊角鈕編鐘考證

春秋時期,我國在編鐘的製造上,不僅已有了合金的配方和泥型鑄造技術,而且達到了較高 的水平。《周禮·考工記》“攻金之工”條有“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的記載。書中更記述了制鐘匠人的純熟經驗,如:鐘太厚,不易發音;太薄,發音鬆散;內膛小而口較大,聲音洪亮;內膛大而口較小,聲音鬱悶;大而短的鐘,餘音短促;小而長的聲音開朗並能傳遠;等等。這是我國聲學方面最早的文字記載。
編鐘又有樂鍾或歌鐘之稱,每枚鍾能發出兩個樂音,即隧音和鼓音,兩音為大三度關係。編鐘音色清脆、悠揚,穿透力強,古代常用於宮廷雅樂。每逢征戰、宴享、朝聘和祭祀,都要演奏編鐘。它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在奴隸社會,編鐘是統治者專用的樂器 ,也是名分、等級和權利的象徵,只有在天子、諸侯行禮作樂時方能使用。

羊角鈕編鐘出土物

1975年,雲南省楚雄縣萬家壩一號墓中出土了一套羊角鈕編鐘,其形制、枚數和發音均 與中原出土的編鐘完全不同。這套羊角鈕編鐘,共六枚,是迄今出土的這類編鐘中件數最多、保存完好的一套。青銅鑄造而成,外形似鈴,鐘頂鑄有一對羊角為鍾鈕,故此得名。彝族民間有祭羊神之習俗,以羊角做鍾鈕,概是彝族對羊之崇尚。鐘體呈扁圓形,上小下大,斜肩。外表素面無紋飾,鐘體上部(羊角鈕下方)開有兩個對穿的豎長方形出音孔,兩側有鑄制時合範痕跡,內壁光滑。鐘口平直,橫截面呈橄欖形(圖)。最大的一枚編鐘,鍾高21.9釐米、鐘口長13.6釐米、鐘口寬11.4釐米;規格依次遞減,最小的一枚編鐘,鍾高15釐米、鐘口長9.6釐米、鐘口寬8.2釐米。1983年經雲南藝術研究所音樂研究室測音,每鍾各發三音。這種羊角鈕編鐘,具有彝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