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山戰役

鎖定
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為實現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意圖,於1947年在濟寧市金鄉縣羊山鄉與國民黨軍隊展開的戰鬥。
名    稱
羊山戰役
發生時間
1947年7月
地    點
山東金鄉縣
參戰方
晉冀魯豫野戰軍、國民黨軍
結    果
晉冀魯豫野戰軍獲勝
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當年7月,中央軍委批准成立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部,由劉伯承擔任司令員、鄧小平擔任政治委員。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蔣介石從豫北和豫皖蘇戰場調集三個整編師(32師、66師、70師)和一個旅增援,妄圖將解放軍圍殲在黃河或趕回黃河以北。劉伯承、鄧小平提出“攻其一點(鄆城),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定陶),各個擊破”,國民黨軍隊在多處作戰不力的情況下敗退至羊山集盤踞固守。
羊山,由東至西有五華里長,形狀像卧着的一隻羊,故名羊山。羊山集是羊山南面山腳下一個千餘户的大村莊,東西有三里地長,西頭一條大街,到東頭又分為兩條東西大街。該集周圍有寨牆,牆外除北面靠山外,東、南、西三面都有丈餘寬的壕溝,侵華日軍曾將這裏打造為大據點。羊山集地勢低注,此時又逢雨季,該集附近一片泥寧,不便部隊運動。國民黨軍66師依託羊山制高點,並在羊山集內十字大街處築起較堅固的核心陣地,企圖據守頑抗。
自7月18日至26日,劉、鄧大軍展開激烈的攻堅戰。期間,蔣介石飛往開封,親自督戰,並調集重兵支援羊山集。27日,劉、鄧大軍發動總攻,守軍大部被殲,66師師長宋瑞珂、參謀長郭雨林、副參謀長王開石等一眾指揮官被俘投降。羊山戰役中,解放軍殲敵14000多人加上羊山外圍作戰共殲敵23000多人,擊落敵機2架。繳獲野炮12門、迫擊炮16門、各種小炮102門、輕重機槍367挺、手提機槍158支、長短槍數千支、汽車36輛、電台7部、驟馬400多匹。
羊山戰役的勝利,打開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通道。7月29日,黨中央發佈嘉獎令,表彰劉鄧大軍在魯西南戰役的勝利。電文稱:自衞戰爭第二年第一個月作戰,除我山東及各戰場殲滅敵人一部外,我劉鄧大軍自七月二日到七月二十八日在鄂城、鉅野、定陶地區,以連續不停作戰,殲滅敵人正規軍九個半旅及四個師部,斃傷俘敵六萬餘人,戰績甚大,特此通令嘉獎。晉冀魯豫野戰軍和第二縱隊(陳再道任縱隊司令)的首長給負責主攻的第六旅(周發田任旅長、劉華清任政委)記大功一次,並在全軍通令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1-3] 
參考資料
  • 1.    《鄧小平實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
  • 2.    陳再道:《陳再道回憶錄》,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
  • 3.    《山東革命鬥爭回憶錄叢書》編委會編著:《微湖情》,山東人民出版社 ,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