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聖依納爵堂

鎖定
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主保聖人是耶穌會的創始人依納爵·羅耀拉。這座教堂為巴洛克風格,興建於1626年到1650年。這座教堂最初是毗鄰的羅馬學院的教堂,1584年羅馬學院搬進較大的新建築,成為宗座額我略大學。該教堂也作為司鐸級樞機的領銜教堂。1685年,耶穌會教友安德里亞·波佐繪製了中殿天花板上壯觀的壁畫,描繪聖依納爵在天國受到基督和聖母的歡迎,四大洲環繞在旁。
中文名
聖依納爵堂
外文名
Sant'Ignazio Church
地理位置
羅馬

目錄

羅馬聖依納爵堂歷史

羅馬學院在1551年初創時頗為簡陋。1560年,Vittoria della Tolfa, Marchesa della Valle,將整個街區和建築物捐獻給耶穌會創辦羅馬學院,這一捐贈在為貧窮修女會捐建修女院之前。建造地點是羅馬帝國時期艾西斯神廟的所在地。
1626年8月2日舉行了奠基儀式,到1650年拆除了老教堂為巨大的新依納爵堂讓路,到該世紀末完成時,佔據了整個街區。

羅馬聖依納爵堂內部

這座教堂呈拉丁十字平面,兩側有許多小禮拜堂。這座建築受到了耶穌會母堂,羅馬耶穌教堂(完成於16世紀後期)的啓發。莊嚴的科林斯壁柱,作為戲劇性焦點的裝飾華麗的祭台,彩色大理石,栩栩如生的人像,大量的鍍金,製造出極為華麗的效果。
波佐的壁畫
1685年,耶穌會教友安德里亞·波佐繪製了中殿天花板上壯觀的壁畫,描繪聖依納爵在天國受到基督和聖母的歡迎,四大洲環繞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