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尼亞國家農民黨

鎖定
羅馬尼亞政黨,成立於1926年。1947年被取締。1990年1月重建,現為羅馬尼亞主要政黨之一。
中文名
羅馬尼亞國家農民黨
簡    稱
羅馬尼亞政黨
成立時間
1926年
取締時間
1947年

目錄

羅馬尼亞國家農民黨概況

1926年10月建黨,又譯作民族農民黨,由羅馬尼亞農民黨與特蘭西瓦尼亞民族黨合併而成,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和一部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此後,逐漸發展為足以與羅馬尼亞國家自由黨相抗衡並且逐漸超過它的政治力量。領袖尤·曼紐主張按保守精神實行改革,1928年成為執政黨。曾鎮壓1931年石油和鐵路工人的罷工鬥爭。1944年6月與羅馬尼亞共產黨、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羅馬尼亞國家自由黨結成反法西斯的民族民主同盟,參加了“八·二三”起義。戰後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政府持有不同立場,分裂為阿·亞歷山德雷斯庫領導的左派和恩·盧普博士領導的右派。1946年11月,由於採取反對社會主義革命的立場,在議會大選中失敗。1947年9月被國民議會強行取締。該黨領袖曼紐等人以謀害國家之罪被監禁。十二月風暴之後,1990年1月重建,並與國家基督教農民黨(1989年12月25日成立,領導人科爾內亞)合併,稱國家農民-基督教民主黨。拉齊烏任名譽主席。該黨成立後,多次組織反共和反對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執政和參加大選的遊行。1990年2月根據同救國陣線達成的協議,參加全國聯盟臨時委員會。同年5月參加大選,在參議院得2.43 %的選票,獲1個席位;在眾議院得2.49%的選票,得12個席位。6月黨的領導層發生分裂,產生了獨立國家農民黨(基督教民主)。主張:實行多元化政治;建立立憲制度下的法制國家;阻止共產主義、“法西斯式”獨裁製度及任何形式的極權制度的建立;恢復市場經濟,實行自由競爭;主張中小型企業私有化,全國性大企業仍保持國家所有;推行具有社會效用的農民所有制;國家權力分立;自由選舉社會各級領導機構:對外政策上主張發展睦鄰關係,擴大和改善同世界各國,首先是同歐洲各國的關係,以建立歐洲共同大廈。該黨自稱有50萬黨員。黨內設主席、副主席和秘書長。現任黨的主席為科渡蘇。黨的機關報《正義報》。

羅馬尼亞國家農民黨創始人簡介

尤·曼紐(1873—1953),政治家,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民族解放運動領袖之一,特蘭西瓦尼亞行政委員會主席(1918—1920),羅馬尼亞民族黨主席(1918—1926),羅馬尼亞國家農民黨主席(1926—1933,1937—1947),羅馬尼亞內閣首相(1928—1930,1932—1933)。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