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大學

鎖定
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又稱羅馬第一大學或羅馬一大,由教皇博義八世(Bonifacius PP. VIII)於1303年創辦,位於歐洲文明起源地意大利-羅馬,是國際綜合研究型大學,經過70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現已躋身全球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之一。
羅馬大學擁有11個學院,59個系,一個高等研究院,一個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在古典學,考古學,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以及人文和文化遺產,環境研究,納米技術,細胞和基因治療,設計和航空航天領域均有出色成就。
羅馬大學培養了眾多傑出人物,包括“無線電之父”古列爾莫·馬可尼、“世界原子彈之父”恩里科·費米等13位諾貝爾獎得主,《末代皇帝》導演貝納多·貝託魯奇、法拉利公司前主席盧卡·克勞德洛·迪·蒙特澤莫羅、現任意大利銀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基、意大利前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意大利前總理朱塞佩·孔特都曾在羅馬大學學習任教。
羅馬大學位列2020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14 [1]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171位;2020QS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第93位。 [2] 
中文名
羅馬大學
外文名
Studium Urbis (拉丁文)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 (意大利文)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英文)
簡    稱
羅馬一大
創辦時間
1303年
辦學性質
國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研究型大學
現任領導
Eugenio Gaudio(校長)
院系設置
建築、工程、法律、政治、商業和經濟學院
校    訓
Il futuro è passato qui(未來生於此地)
地    址
意大利拉齊奧大區羅馬首都市
主要獎項
諾貝爾獎(共13枚)
沃爾夫獎(1990)
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1972、1982)
奧斯卡金像獎(1987)
香農獎(2014)
知名校友
古列爾莫·馬可尼
貝納多·貝託魯奇
恩里科·費米

羅馬大學學校簡史

1303年4月20日,教宗博義八世頒佈使徒訓令,建立羅馬大學。建校時為教會大學,比更早成立的博洛尼亞,帕多瓦大學更多受教廷的轄制。
到了1431年,教宗恩仁四世進行徹底改組,授予碩士和學生廣泛的特權,並下令大學成立法律,醫學,哲學和神學的四所學院。為籌集辦學經費,開徵葡萄酒新税。這筆錢被用來納沃納廣場旁邊的一處地產,即大學1935年前的校區智慧宮。
1527年羅馬之劫時,大學被迫關閉,部分教師和學生被查理五世的軍隊殺死。直至1534年,才由教宗保祿三世覆校。
1650年學校開始被稱為Sapienza,意為智慧。
1870年意大利王國佔領羅馬,教廷退居梵蒂岡城,羅馬大學由教會大學轉變為意大利的國立大學。
1935年墨索里尼獨裁時期羅馬大學遷至馬切羅·皮亞琴蒂尼設計的大學城。這類建築是簡化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因深受墨索里尼喜愛而被稱為法西斯主義建築。
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浪潮中,政見不同的學生髮生了暴力衝突。1966年4月27日,左翼學生Paolo Rossi在文哲學院前的樓梯上死亡。引起了廣泛抗議,校長Ugo Papi被迫辭職。1969年意大利政府在壓力下放寬了國立大學入學條件 [3] 

羅馬大學學校規模

羅馬大學是意大利最大的國立大學,成立於1303年,擁有教職員工19631人,學生107327。從2011年改革開始,大學共設有21個學院(19個學院和航空工程學院和檔案和圖書館學院),如:建築學院、文學院等,其中有超過130個以上的系。至2002年,大學有160個專業的一級學位課程,其中包括針對外國留學生髮放的獎學金。英語授課課程有:2年的政府管理和人文事務碩士專業。

羅馬大學院系設置

羅馬大學分為11個學院,1個研究院:
建築學院
經濟學院
醫藥學學院
法學院
工業與民用建築學院
信息與數據科學學院
文哲學院
口腔醫學學院
心理學與醫學學院
數學,物理和自然科學學院
政治與社會學院
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

羅馬大學優勢專業

古典學與古代史;考古學;物理學;航空航天工程;哲學;神學。
最有特色的學院——建築學院
與意大利的其他大學相比,羅馬大學不僅人數眾多,規模龐大,而且它在校園建設和建築方面也頗具特色,這裏既有歷史悠久造型古樸的雕塑,也有宗教氣氛濃厚的建築,而線條流暢造型簡約的教學樓更為學校增添了許多現代氣息。
羅馬大學的校園建築特色是大學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特殊的地理歷史環境,羅馬大學在成立之初有着濃厚的宗教背景,這也對大學日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羅馬大學正式成為意大利的國立綜合大學,大學開始重新規劃校園建設,建築學家按照宗教概念將大學校園的整體佈局設計成十字型,先後有近10名意大利國內外著名的建築師參與到大學各個學院建築的設計與建造當中,這些建築把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流行的建築風格與意大利北方的建築特色融合在一起,造就了羅馬大學建築史上的輝煌。羅馬大學建築總的特色就是,它們與時代的發展都有着緊密的聯繫,從建築特色上就能看出時代的烙印,還有一些建築則體現出了典型的意大利北方的建築特色。
羅馬大學建築師朱瑟貝.魯西尼自豪地向我們介紹:“羅馬大學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學院,其中最有特色的就要數建築學院了。這個學院建立於20世紀20年代,距今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在2001年,建築學院根據新的發展規劃和教學需要分成了兩個學院,其中之一便是瓦拉朱利亞建築學院,這座既古老又嶄新的學院位於羅馬大學的另外一個校區,那裏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學術氛圍非常的濃厚。學院在進行教學和研究的同時,也積極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在建築學領域進行學術交流,並在留學生交換等其他方面都有着廣泛的合作。
在教學方法上,建築學院非常重視學生自己的實踐能力,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設計和製作來親自感受建築學的魅力。並鼓勵學生在校園裏創建作品,展示才華,以使學生有機會在實踐當中檢驗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物理系是著名的物理學研究中心
在羅馬大學的歷史上,曾經有許多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和學者來這裏進行過教學和研究,其中包括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費米。費米被譽為“中子物理學之父”,他在現代物理理論和實驗物理學方面都有重大貢獻。費米1901年出生於羅馬,是第一座核反應堆的設計者,他21歲的時候就從比薩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1926年他擔任羅馬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此時他已經發表了一篇關於量子統計的重要論文。費米在羅馬大學工作了10年,這10年是費米物理學研究的黃金時代,他創立了當代物理學著名的意大利羅馬學派,他的一些著名論文都是在這期間完成的,費米的理論在科學上是非常重要的,他使人們更好地瞭解了原子核。1938年費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演示用中子輻射產生新放射性元素以及用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的發現。
物理系對外合作項目負責人弗朗西斯科·西曼拿先生介紹:“羅馬大學的物理系是意大利同類學科中規模最大、教學質量最好的學系之一,這裏不僅是一所教學機構,也是著名的物理學研究中心,其教學和科研領域包括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和生物物理等多種物理專業。羅馬大學物理系曾經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們對意大利乃至世界物理科學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人類能量學的知識領域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
數學系圖書館在世界上排名第二
羅馬大學有着眾多的圖書館,其中數學圖書館是歐洲同學科當中最大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數學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創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意大利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建造,它是羅馬大學數學系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圖書館現有藏書10萬餘冊,主要是數學方面的理論著作和研究資料,此外還有很多與數學相關學科領域的書籍,比如天文學、建築學、物理和化學等。除了有很多當代的圖書資料外,圖書館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籍,其最古老的天文書可以追溯到15世紀,書中記載了當時天文學家極其珍貴的天文紀錄。
作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羅馬大學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以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業。

羅馬大學對華合作

羅馬大學重視與中國進行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該校已與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建築工程大學和上海同濟大學等中國數所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簽訂了學術合作協議。此外雙方還就可行性研究領域、語言專業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術進行遠程教育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的交流與合作。2002年5月,羅馬大學與中國教育部在羅馬共同就雙方合作的領域與方向舉行了會談,並且簽訂了會談紀要,紀要明確闡明:中國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與羅馬大學將在學術領域展開包括交換教師與學生在內的多項交流活動,此外雙方還就可行性研究活動領域、語言專業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術進行遠程教育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的交流與合作。
馬西尼教授是羅馬大學東方研究院院長,他1978年在羅馬大學開始學習漢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中國進修了兩年的漢語,並且在意大利駐北京大使館工作過,1994年開始在羅馬大學東方學院任教,2001年起任東方學院院長。作為意大利一方參與會談的人員之一,他目睹了羅馬大學與中國教育部會談紀要簽訂的過程。在這份紀要中羅馬大學也表達了要與北京大學發展合作關係的願望,已確定將每年派出東方研究院東方文明與語言專業的大學三年級學生到北京大學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漢語學習,另外雙方還將共同研究編寫適合於意大利學生的漢語教材。説起與中國的學術交往,他興致勃勃地在展櫥前為我們介紹其合作的成果:“我們在這裏接待了很多從中國來的代表團,有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學校。”
2006年9月29日,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學院在羅馬第一大學東方研究學院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受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與羅馬第一大學合辦的,旨在進一步加強中意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增進兩國人民間的相互瞭解和傳統友誼。
中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與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合作舉辦歐洲學:比較法與歐洲法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4] 

羅馬大學學校排名

羅馬大學世界排名

羅馬大學國內排名

至2012年,羅馬大學有11個系下設65個部門,羅馬大學英語授課課程有:2年的政府管理和人文事務碩士專業。在2012年全意公立大學專業排名中,羅馬大學心理學第1名、統計學第1名、生物學第3名、社會科學第3名、理學第4 名、文學第5名、法學第6名、建築學第7名、藥劑學第8名。

羅馬大學地理位置

羅馬大學校門 羅馬大學校門
羅馬第一大學位於意大利的首都,歐洲歷史文化名城羅馬。意大利象一隻巨大的長筒靴深入湛藍的地中海,連同靴尖上的西西里島一起,幾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兩半。它全境以山地、丘陵為主,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斯洛文尼亞接壤,東、南、西三面臨海,有西西里和撒丁兩個大島嶼。在意大利境內還有兩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地處東北部的聖馬力諾共和國;另一個是梵蒂岡,位於羅馬城內,這個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國家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中心。

羅馬大學大學城

大學城(Città Universitaria)建於20世紀30年代,在法西斯時期,由一羣意大利理性主義建築師在“簡化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或法西斯風格代表人物Marcello Piacentini的監督下建造。大學城是墨索里尼都市更新計劃的一部分,在這一階段羅馬興建了大量此類建築,包括EUR區和忒米尼車站。和忒米尼車站一樣,直到戰後第二期工程才結束。後者以理性主義風格為主。大學城於1935年3月31日在維克托·艾曼紐三世國王面前揭幕。 大學城主入口位於Piazzale Aldo Moro(原Piazzale delle Scienze),5號,西鄰意大利空軍司令部。北鄰翁貝託一世醫院。進入正門後走入密涅瓦廣場piazzale della Minerva上的青銅雕像是古羅馬司智慧與戰爭的女神密涅瓦(相當於古希臘的雅典娜),雕像是Arturo Martini的作品,放置在水池內的基座頂部。雕像位於主樓前面,主樓正面是Marcello Piacentini的典型作品。主樓正面為校長室,亞歷山德莉娜圖書館和大會議廳。右側是Palazzo di Lettere,它是文史院系的主要所在地,而在左側是Palazzo di Giurisprudenza,那裏是法學,政治學和統計科學學院所在地。密涅瓦廣場右側是由Giò Ponti創建的數學系樓,建於1934年,密涅瓦廣場左側是地球科學系,是地質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的所在地。在大學城內還有幾個酒吧,裕信銀行和郵局,有許多圖書館和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另有一間教堂,託付給耶穌會的牧師。
地址:Piazzale Aldo Moro,5.羅馬地鐵B線Policlinico站可達,另外有軌電車3路和19路也到達大學城Verano方向。

羅馬大學文哲學院

  • 馬可波羅樓Edificio Marco Polo(前郵局Ex Poste):Via Circonvallazione Tiburtina,4。於2017年11月24日落成,設有歐洲,美國和跨文化研究所,大學語言中心和東方學研究所。
  • Ex Vetrerie Sciarra:Via dei Volsci, 122
  • Villa Mirafiori:Via Carlo Fea, 2。曾是意大利國王維克托·艾曼紐二世的情婦,冷泉和米拉菲奧裏女伯爵Rosa Teresa Vercellana的羅馬別墅,為新文藝復興風格,建於1874-1878年,1980年移交羅馬大學。用作哲學系,俄語和北歐語言系教學樓。
  • 心理學學院 - Via dei Marsi,78
  • 護理學學院 - Arcispedale di Santo Spirito in Saxia, Lungotevere in Saxia 1

羅馬大學工程學院

  • 工科樓。地址:Via Eudossiana,18。毗鄰鬥獸場和聖伯多祿鎖鏈堂,在1817年的庇護七世的命令下建於1817年。
  • Scarpa校區。Via A. Scarpa, 14, 毗鄰經濟學院。

羅馬大學建築學院

  • Borghese校區:Piazza Borghese, 9
  • Flaminia校區:Via Flaminia, 70
  • Gianturco校區:Via E. Gianturco, 2
  • Gramsci校區(Giulia別墅):Via A. Gramsci, 53

羅馬大學社會和傳播學院

  • Via Salaria,113
  • 位於Via Principe Amedeo,184的前軍營的一些教室。

羅馬大學其他校區

  • Civita Vecchia: Polo Universitario di Civitavecchia
  • Latina: Polo Universitario di Latina
  • Pomezia: Polo Universitario di Pomezia
  • Rieti: all'interno della Sabina Universitas
  •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Facoltà di Economia – Sede di Buenos Aires

羅馬大學軼聞

傳説和校內的密涅瓦女神對視後會導致無法畢業。意大利的大學大多有類似迷信,比如米蘭大學學生沒畢業不能登米蘭大教堂,博洛尼亞學生不能登雙塔。

羅馬大學知名校友

凱撒·波吉亞,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子,“毒藥公爵”,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樞機主教及軍事將領。
古列爾莫·馬可尼,意大利發明家,“無線電之父”,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35-1937年在羅馬大學執教。
恩里科·費米(意大利語: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學家,因為“證明了可由中子輻照而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關慢中子(delayed neutron,透過核分裂產物(fission products)衰變所釋放的中子,並非直接來自鈾燃料)引發的核反應的發現”,獲得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塞格雷、張伯倫、弗裏德曼、楊振寧、李政道等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的老師。
埃米利奧·塞格雷 (意大利語: Emilio Gino Segrè, 1905年2月1日,蒂沃利 - 1989年4月22日),美籍意大利物理學家,猶太人,因與歐文·張伯倫發現反質子而共同獲得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達尼埃爾·博韋(Daniel Bovet,1907年3月23日-1992年4月8日)是一位瑞士裔的意大利藥理學家。他出生於瑞士的弗洛伊裏埃爾,是少數以世界語第一語言的世界語母語者。1957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在肌肉鬆弛方面的進展和首次合成抗組胺的成就。
貝納多·貝託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0年3月16日-)意大利編劇、電影導演。憑電影《末代皇帝》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金球獎最佳導演等多個獎項。在2011年第64屆戛納電影節上獲頒榮譽金棕櫚—終身成就獎。代表作《末代皇帝》、《巴黎的最後探戈》。
維多·沃爾泰拉(Vito Volterra,1860年5月3日-1940年10月11日)是一位意大利數學家與物理學家,著名於生物數學研究,包括有伏爾特拉捕食模型等。
瑪麗亞·蒙特梭利,意大利醫生,教育家。1896年在羅馬大學畢業,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
盧卡·克勞德洛·迪·蒙特澤莫羅(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1947年8月31日 -)意大利商人,菲亞特公司主席、前法拉利公司主席、;他同時還是意大利商業遊説團體Confindustria2004年至2008年的主席。他來自一個皮埃蒙特的舊貴族家庭。
馬里奧·德拉基(意大利語:Mario Draghi,意大利語發音:[ˈmaːrjo ˈdraːɡi];1947年9月3日-),意大利銀行家,經濟學家,現任意大利銀行(Banca d'Italia)行長、歐洲中央銀行理事會成員、國際清算銀行董事會成員。
塞爾焦·馬塔雷拉,意大利政治家,2015年2月3日就任意大利總統。
朱塞佩·孔特,意大利律師,法學教授,2018年6月1日就任意大利總理。

羅馬大學申請與費用

經過700多年的不斷髮展,如今的羅馬大學不僅建立起崇高的學術威望,而且也成為了歐洲重要的學術教育和科學研究中心,獨特的校園文化、完善的教學設施和豐富的學術資源,為這所大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優秀科研人員來此學習和工作。進入新千年,羅馬大學也不斷調整新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堅持改革創新、穩步發展,在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時,為意大利以及歐洲的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羅馬大學有着完備的學科設置,其主要專業有文史、數學、物理、經濟、法律、醫學、建築以及工程學等,而大學完善的學位體系則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以及各種課程的文憑。優秀的學校總能成為優秀學生嚮往的學府,但羅馬大學學生申請程序很嚴格:對歐盟國家的申請者來説,大學要求申請者最低要有高中畢業的文憑,申請時間從每年的7月到11月。而對非歐盟國家的學生來説,如果想要入讀羅馬大學則需要申請者向所在地的意大利大使館提出申請,每年海外申請者的數量以及申請時間都是固定的,申請者除了要出示以往的學習成績以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也就是説申請者需要參加意大利語的等級考試。部分嚴格限制專業需要參加意大利全國統一考試(比如建築學和醫學等專業)。
註冊費:每年1140歐元至2900歐元不等
生活費:每年約11000歐元
開學時間:每年春季和秋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