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通達

(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鎖定
羅通達(1933~2010),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系四川雅江縣人,藏族,生於1933年4月,1950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解放軍雅江兵站(18軍)翻譯,雅江縣人民政府翻譯、秘書、副縣長、代理縣長、縣委書記,鄉城縣人民政府縣長、縣委書記,甘孜州委書記處書記、副書記、第一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委民工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等職務。1999年11月退休。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8月8日在成都逝世。 [1] 
中文名
羅通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藏族
出生日期
1933年4月
逝世日期
2010年8月8日
出生地
四川雅江縣

羅通達人物簡介

羅通達(1933-2010),四川省原副省長、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名駱桑達娃。四川雅江人。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四川康定師範學校畢業。曾任四川雅江縣、康定縣縣長,鄉城縣委書記,甘孜州委書記處書記、州委副書記兼爐霍縣委書記,甘孜州委第一書記。 [2] 

羅通達主要事蹟

羅通達勘界協商

青海省東南面與四川省比鄰,青川邊界線長達1100多公里,其中存在邊界爭議的地段有10多處。爭議界線長約700公里,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青、川兩省和有關州、縣、公社領導多次進行調處,取得了一定成果。1976年7月17日,四川、青海兩省邊界草場問題聯合調查組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組成,由四川省民政局副局長高振中和青海省民政局副局長餘光負責,分赴兩省邊界地區4州11縣進行調查研究,準備對兩省邊界爭議進行調處。8月16日至21日,在青、川兩省聯合調查組主持下,阿壩、久治、班瑪3縣邊界草山協商會議在久治縣舉行。參加會議的有聯合調查組領導小組成員和果洛、阿壩兩州及3縣領導人共11人,會上,商定了多處臨時放牧線。
1985年9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上紅科、下紅科公社的羣眾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克果、普吾兩鄉羣眾為草場所有權的爭議問題再次發生矛盾。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兩次特急電報給青、川兩省人民政府,要求兩省領導同志立即到現場,説服羣眾儘快脱離接觸,堅決制止械鬥。10月15日,國務院派出工作組赴色達縣進行調處。11月3日,國務院增派民政部副部長鄒恩同抵成都,在鄒恩同副部長主持下,兩省工作組在成都再次舉行協商會議,會議產生了《青海、四川兩省工作組關於處理色達、達日兩縣邊界草場糾紛、脱離接觸、穩定局勢的聯合通知》。
1986年3月7日,青海省副省長韓福才和四川省副省長羅通達率領兩省工作組在北京舉行劃界協商會議。國務院委託以民政部副部長鄒恩同為首的國務院工作組協助調處,達成《關於四川省色達縣與青海省達日縣行政區域界線的協議》。7月17日至8月3日,青海、四川兩省聯合工作組在四川省色達縣泥朵鄉集中,落實協議,進行了認線、埋樁、測繪工作。 [3] 

羅通達抗震救災

1989年小金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當地黨政部門對小金地震災區的恢復重建工作十分重視。災害發生後,省、州,縣各級政府迅即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抗災自救,省政府及時撥出了400萬元救災款和一批救災物資幫助災民解決吃、穿、住、醫等應急問題。在災情核實後,省政府即以川府發 (1989)211號文向國務院作了災情和抗震救災的情況彙報。隨後又抽調技術力量現場勘測,擬定恢復,重建家園的規劃方案。1989年2月6日省人民政府以川府發216號文向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局呈報了《關於我省小金地震災區重建家園的規劃報告》。省政府成立了小金等縣重建家園領導小組,由副省長羅通達任組長,省建委副主任郭興邦任副組長,省計經委、民委、財政廳、民政廳、地震局、宗教局各一名領導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建委,負責有關方面的日常工作。阿壩州和小金、金川、馬爾康3縣也都設置了相應機構,負責恢復重建工作。省,州,縣實行統一領導 分級實施,分工負責。1990年3月,國務院批准省政府《關於小金地震災區重建家園的規劃》報告,同意撥給恢復,重建資金2000萬元。整個恢復重建工作從1990-1992年分兩個階段實施完成。 [4] 
參考資料
  • 1.    羅通達同志逝世[N].四川日報,2010-08-12 (02).
  • 2.    李德洙,丹珠昂奔主編.中國民族百科全書 6 藏族、門巴族、珞巴族卷.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645
  • 3.    青海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青海省志 五十二 民政志.合肥:黃山書社,1998:371
  • 4.    四川省人民政府救災辦公室編.四川救災年鑑 1990.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