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蓋

(教授)

鎖定
羅蓋教授,(Professor Peter K. Law,Ph.D.)祖籍廣東,麥吉爾大學優秀學士,多倫多大學科學碩士、博士,麥克馬斯特大學博士後。自1975年起,羅蓋教授先後擔任美國Vanderbilt大學神經內科助理教授,美國田納西大學神經內科和生理學副教授、正教授。1981年起任田納西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細胞治療研究基金會創始人及主席。作為國際知名的再生醫學創始人,醫學科學家、肌母細胞治療發明人,羅蓋教授長期從事人類肌母細胞相關研究,50多年來在血管和肌肉再生醫學領域發表並出版大量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文章、專著。其研究成果還被收錄編入教科書,供世界優秀的醫學院使用,給他們帶來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治療方法,也給飽受肌肉萎縮、II型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痛苦的患者帶來希望。
中文名
羅蓋
外文名
Peter K. Law
畢業院校
多倫多大學
祖    籍
廣東

羅蓋人物經歷

羅蓋(Peter K.Law),1946年生於湖南長沙,2歲時隨廣東南海的家人回遷香港。中學時,羅蓋已篤信言行仁義禮智信、一生福祿壽宜康的儒家思想。
羅蓋 羅蓋
1965年,羅蓋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獲得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榮譽學士學位,並考進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所,成為國際知名無脊椎動物神經肌肉電生理專家Harold Atwood教授的學生,開始了哺乳動物肌肉萎縮的研究;
1972年羅蓋跟隨國際著名神經內科教授Alan McComas進修了三年的臨牀神經生理學博士後研究。研究期間通過12種不同方法的動物實驗得出同一結論:神經肌肉病不僅有神經源性的,也有肌源性的;肌源性肌萎縮是因為基因缺陷導致肌纖維細胞膜電生理與結構的破損改變,而導致大量肌細胞凋亡;推翻了已進入教科書中的肌肉萎縮是由神經病變而致的學説。羅蓋將基因正常的肌肉移植進萎縮的肌肉內,首次改善了萎縮肌肉的結構和功能,奠定了應用肌肉再生來治療肌肉萎縮的基礎。
1975年成為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助理教授,開創肌母細胞基因組治療動物實驗。
1978年首次發表利用正常“衞星細胞”移植導致肌肉再生的文章。發明了獨特的能大量培養純肌母細胞的方法。
1979年升任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 Memphis)醫學院的神經內科和生理學系副教授,兩年後,在劇烈競爭下取得終身教授職位。
1988年升任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 Memphis)醫學院神經內科和生理學系正教授。
相關新聞報道
相關新聞報道(15張)
1990年7月14日,羅蓋教授在《柳葉刀》上發表了全球第一篇人體肌母細胞移植治療杜興氏肌萎縮症(DMD)的文章,而成為全球人體細胞移植治療創始人和人基因治療創始人。羅蓋教授此文章的發表開創了再生醫學,比國際上號稱“基因治療之父”的美國病毒基因治療學家W. French Anderson 的工作開始早2個月,比他的文章發表早2年。同年在FDA監管下開創肌母細胞治療肌肉萎縮 I 至 III期臨牀試驗,並獲得FDA快速通道,及5年審批允許收費。
1991年在美國創辦了全球第一個細胞治療研究基金會(Cell Therapy Research Foundation)。
1992年在國際上與另幾位科學家共同創辦細胞移植協會。
1993年在美國FDA的監管下,肌母細胞治療肌肉萎縮症踏進II期、III期臨牀試驗。美國FDA根據羅蓋教授1990年-1993年期間發表的研究報告,制定了FDA細胞標準,沿用至今。
1995年,開創肌母細胞治療癌症,並獲得原創性發明專利。
1997年5月10日,羅蓋受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之邀,在開羅那舍研究院作肌母細胞移植治療技術的演講。1999年9月2日,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養父推薦,受美國白宮邀請,在白宮作有關肌母細胞移植治療的演講,並被授予美國功勳獎。同年,開創肌母細胞治療心臟病。
2000年12月22日,在華盛頓DC,作為沙特阿拉伯王子Mohammed Ben Hassan AL-Mohammed家屬的醫學顧問。
2002年3月8日,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之邀,作心臟細胞移植治療介紹。
2002年,美國醫生雜誌《M.D.NEWS》把羅蓋教授作為封面人物報道,稱譽他為細胞再生醫學及人類基因組治療的先驅。 [35] 
2003年1月17日,與俄羅斯醫學科學院主席Leo Bockeria院士合作,在莫斯科進行了世界首兩例異體人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病人的手術。
2003年,開創人類毛細血管及肌肉同時再生。其成果於2004年發表。
2004年,開創並發表人肌母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病人,同年也開創了肌母細胞抗衰老及美容。
2009年祖國60週年華誕,羅蓋被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推薦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參加國慶觀禮等系列慶祝活動,受到國家領導親切接見,應温總理邀請,參加了國慶招待晚宴。 [36] 
2010年,獲得武漢東湖開發區“3551人才計劃”最高獎勵 [37]  ,並於年底落户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生物醫藥園。
2012年,入選湖北省特聘專家 [38] 
2016年,入選首批武漢“城市合夥人” [39] 

羅蓋研究方向

羅蓋 羅蓋
羅蓋教授在國際上開拓了肌母細胞移植治療領域。肌母細胞是最原始的已分化肌性細胞,具有天然融合性,細胞融合後形成肌管,產生收縮蛋白,再生肌細胞,能增強骨骼肌和心肌收縮功能。肌母細胞通過天然融合及細胞核傳遞,把整個正常基因組植入並修復退化的肌細胞。細胞培養生產的大量有生命的細胞移植後,細胞在患者體內存活-發展-功能化並修復壞死的組織及器官。此高科技平台可應用於治療肌肉萎縮、心臟病、II型糖尿病、腫瘤、尿失禁、疼痛、抑鬱症、骨關節疾病等,也可用於美容、抗衰老領域。

羅蓋主要貢獻

羅蓋通過50多年對變性衰退肌肉的基礎機制、病理學及概念證明的研究,在全球開創肌肉和血管同時再生的醫療平台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於醫治藥物療效不好的肌肉萎縮、實體癌、心臟病、II型糖尿病、尿失禁、衰老及美容等領域。臨牀試驗證明了人肌母細胞移植治療是再生藥物的高科技平台技術。
羅蓋相關照片
羅蓋相關照片(9張)
83歲的英國劍橋科學家Sir John B. Gurdon 因證明青蛙體細胞核移植後能重複表達所有基因而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生物醫學科學獎。羅蓋教授70年代在國際上動物實驗的發表及1990年他在《柳葉刀》發表的,用健康人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基因缺陷的杜興氏肌萎縮症(DMD)病人的結果,均充分證明了正常肌母細胞移植到基因缺陷的肌肉內,不僅可以有正常的基因重複表達,而且能修復因基因缺陷和退化的肌細胞,達到治療遺傳病的目的。

羅蓋多領域研究成果

在國際上首次發表:神經肌肉病中的肌肉萎縮有神經源性的,也有肌源性的;推翻了以往教科書中肌肉萎縮是由神經病變而致的學説;
培養的肌母細胞在患病的動物和人體內可以生存,成長並功能化;
對遺傳基因缺陷的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病,達到人類基因組治療。此項治療已得到美國FDA III期臨牀試驗並允許臨牀試驗期間收費;
人肌母細胞首次治療皮膚癌獲得專利;
開創了人肌母細胞治療心臟病, [1] 
開創了人肌母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 [2] 
開創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小兒龐貝病; [3] 
肌母細胞治療技術獲得中國醫師協會認證:該技術安全性可靠;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具有明顯創新性,在國際相關領域已達到領先水平; [4] 
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肌母細胞移植抗衰老及美容; [25] 
開創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癌。 [25] 
羅蓋開拓性研究成果已在許多國際著名的醫學雜誌上發表,如《科學》、《自然》、《柳葉刀》、《循環》等;被世界許多著名電視,報紙新聞媒體報道,如CNN,BBC,CBC,NBC,《今日美國》,《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等;曾應邀為美國NIH(國立衞生研究院)、NSF(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審批基金;曾在Who’ Who被評為前沿科學技術開拓者、專業專業管理者;曾被提名為Charles A. Dana衞生健康開拓成就獎獲得者;曾被任命為美國孟菲斯城市名譽議員;曾被選為國際扶輪會的優秀服務成員;曾應邀在美國白宮及俄羅斯克裏姆林宮講學,並獲得美國國家特殊優秀服務榮譽獎章和俄羅斯科學院榮譽獎;羅蓋50多年工作期間獲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研究基金。曾任《Open Journal of Regenerative Mdeicine》主編、《Recent Pantents On Regenerative Mdeicine》主編、《Gene Therapy and Molecular Biology》編輯、《Cell Transplantation 》副主編。

羅蓋個人專利

羅蓋擁有人類肌母細胞基因治療平台技術及相關醫療器械等約200多個全球性、包括中國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原創性發明專利。其中主要專利如下列:
1.治療肌肉退化和虛弱的組合物和方法(US 5130141A) 全球第一個治療肌肉衰退和虛弱的專利 [5] 
2.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和其他致病性流行病突然發作的藥物組合物、血清集和鑑別病毒抗原及有效抗體的方 法 (WO 2021/176257 A1) [6] 
3.自主可控的拉線注射導管,包括所述導管的機器人系統和用於上述操作的導管 (WO 2018055433A1) [7] 
4.用於通過植入抑制腫瘤生長和預防癌細胞轉移的成肌細胞組合物 (WO 2018078419 A1) [8] 
5.肌母細胞移植防治疾病 (EP 2837683A1) [9] 
6.生物的皮膚修復和增強(ZL 03 8 19963.7) [10] 
7.肌母細胞治療疾病和退化的器官(WO 2005020916A2) [11] 
8.生產能夠增殖的心肌細胞的方法 (SG99846) [12] 
9.生物活性植入物 (WO2004030706A2) [13] 
10.美容治療中的肌母細胞療法 (WO9618303A1) [14] 
11.控制細胞融合的方法和相關組合物 (CN1477190) [15] 
12. 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的機制 (WO 2004014302A2) [16] 
13. 細胞移植用於心臟再生 (WO 03085092A2) [17] 
14. 肌細胞移植的導管和方法 (WO 0228470A1) [18] 
15. 心肌細胞用於心臟病發作時受損的心肌 (WO 9618303A1) [19] 
16. 細胞培養設備 (SG 74036) [20] 
17. 自動化細胞培養儀 (WO 9618303A1) [21] 
18. 肌母細胞移植緩解疼痛、行為和感知異常的療法 (US 7166279B2) [22] 
19. 肌母細胞移植治療哺乳動物疾病(WO 9618303A1) [23] 
20. 治療肌肉退化和虛弱的組合物和方法(WO 2018078419A1) [24] 

羅蓋著作

1.Myoblast Transfer: Gene Therapy for Muscular Dystrophy. RG Landes Co., Austin,TX, 1994. [27]  (專著)
2.Law, P.K., H.J. Li, T.G. Goodwin, G. Ajamoughli, X.Y. Zhang and M. Che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hereditary muscular dystrophy. In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ed. by B. Kakulas and F. Mastaglia. Raven Press, New York, pp. 101–118, 1990. [28] 
3.Law, P.K., T.G. Goodwin, H.J. Li, G. Ajamoughli and M. Chen. Myoblast transfer improves muscle genetics/structure/function and normalizes the behavior and life-span of dystrophic mice. In “Myoblast Transfer Therapy” ed. by R. Griggs and G. Karpati. Plenum Press, New York, pp. 75–88, 1990. [29] 
4.Law, P.K., T.G. Goodwin, H.J. Li , and M. Chen. Plausible structural/functional/behavioral/bi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following myoblast transfer therapy. In “Myoblast Transplant Therapy” ed. by R. Griggs and G. Karpati. Plenum Press, New York, pp. 241–250, 1990. [30] 
5.Law, P.K.etal.Dystrophin production induced by myoblast transfer therapy in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Lancet, 336:114–115,July 14,1990. [40] 
6.Law, P.K. etal. Myoblast Transfer as a Platform Technology of Gene Therapy in "Gene Therapy and Molecular Biology: 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Boulikas, T. ed. Gene Therapy Press, Athens, Greece, 1998,pp.345-363. [31] 
7.Law, P.K. etal. Myoblast Genome Therapy and The Regenerative Heart in “Handbook of Cardiovascular Cell Transplantation”. ed. by Kipshidze, N. and Serruys, P. Martin Dunitz, Ltd., London, England, 2003, pp.241-57. [32] 
8. Law, P.K. etal. Delivery of Biologics for Angiogenesis and Myogenesis in “Practical Handbook of Advanced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ed by Nguyen, T., Colombo, A., Hu, D., Grines, C. L., and Saito, S. Blackwell Futura, Malden, USA, 3rd edition, 2008, pp. 584-596. [33] 
9.Law, P.K. etal Myoblasts provid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hereditary muscular dystrophies,cardiomyopathies, type 2 diabetes, solid tumors , and aging in“Stem Cells-From Hype To Real Hope” ed by Khawaja Husnain Haider, Salim Aziz, Walter de Gruyter GmbH,Berlin/Boston 2018,pp.70-97. [34] 
10. Law, P.K. etal Myoblast Therapies Constitute a Safe and Efficacious Platform Technology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the Human Health Industry in “Handbook of Stem Cell Therapy” ed by Khawaja Husnain Haider,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22, pp.625-690. [25] 
11.Law, P.K. etal Human Myoblast Genome Therapy and the Regenerative Heart in“Cardiovascular Applications of Stem Cells” ed by Khawaja H. Haider ,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23, pp.307-347.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