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甸縣

鎖定
羅甸縣,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南部邊陲,地處東經160°23′~107°03′,北緯25°04′~25°45′之間,總面積3015平方千米 [19]  。羅甸縣境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特點。 [1]  截至2018年,羅甸縣轄8鎮1街道1鄉, [2]  縣政府駐龍坪鎮。 [3]  截至2022年末,羅甸縣常住人口為25.7萬人。 [32] 
羅甸縣戰國時期屬大夜郎國。民國三年(1914年)改置羅斛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更名羅甸縣。 [5]  羅甸縣26個鄉鎮除大亭鄉通鄉公路待組織驗收外,所有鄉鎮已通客運車輛。羅甸縣境內主要的景點景區有大小井省級風景名勝區、高原千島湖風景區、大貴州灘等。 [1] 
2022年,羅甸縣地區生產總值90.5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21年增長0.2%。 [32]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羅甸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6] 
中文名
羅甸縣
行政區劃代碼
5227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羅甸縣位於貴州南部
面    積
3015 km²
下轄地區
8鎮1街道1鄉
政府駐地
龍坪鎮
電話區號
0854
郵政編碼
550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7 萬(2022年) [32] 
車牌代碼
貴J
地區生產總值
90.59 億元(2022年) [32] 
特    產
羅甸奇石

羅甸縣歷史沿革

羅甸,戰國時期屬大夜郎國。
時屬象郡。
漢屬牂牁郡談指縣。
三國時屬蜀漢益州。
隋屬牂牁郡州隸屬賓化縣。
屬莊州樂安縣。
屬羅甸國,後改稱羅蕃(博)。
為羅蕃(博)首府。
稱羅斛哨,屬廣西右江道泗城州。
光緒六年(1880年)改為羅斛廳,隸屬貴陽府。
民國三年(1914年)改置羅斛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更名羅甸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貴州省劃分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羅甸縣屬第二行政督查區,督察專員公署設在獨山縣。
1951年3月23日羅甸縣和平解放,屬獨山專區。
1951年12月改屬貴陽專區。
1952年12月貴陽專區改稱貴定專區,專署由貴築縣遷至貴定縣。
1954年1月設羅甸布依族自治區。
1955年12月改稱羅甸布依族自治縣。
1956年8月建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劃歸黔南自治州。根據民族自治州所屬縣不再冠以相同的民族自治縣名的規定,羅甸布依族自治縣改稱羅甸縣。此後,羅甸縣一直屬黔南州。
1958年12月貴州省撤併一部分縣,黔南州撤銷平塘縣,將平塘縣的通州、克度、西關3個區(公社)劃入羅甸縣。
1961年8月恢復平塘縣,由平塘劃入的3個區(公社)又迴歸平塘縣。 [5] 

羅甸縣行政區劃

羅甸縣地圖 羅甸縣地圖
1991年11月撤區、並鄉、建鎮前,全縣有6個區和一個區級鎮,49個鄉和1個鄉級鎮,271個行政村1770個村民組,3個居委會和11個居民小組。撤區、並鄉、建鎮後,全縣設19個鄉和7個鄉級鎮,271個行政村,1769個村民小組,3個居委會和11個居民小組。
2014年初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縣轄斛興街道、龍坪鎮、邊陽鎮、沫陽鎮、羅悃鎮、茂井鎮、逢亭鎮、木引鎮、紅水河鎮、鳳亭鄉共8鎮1鄉1街道,177個村和5個社區居委會。 [5] 
截至2018年,羅甸縣轄8鎮1街道1鄉, [2]  縣政府駐龍坪鎮。 [3] 

羅甸縣地理環境

羅甸縣位置境域

羅甸縣位於貴州省南部邊陲,地處東經160°23′~107°03′,北緯25°04′~25°45′之間。縣境北連惠水長順縣,西鄰紫雲望謨縣,東北與平塘接壤,南以紅水河為界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天峨、樂業兩縣隔河相望。南北長72千米,東西寬63千米,總面積3015平方千米 [19]  ,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地總面積的11.5%,是黔南州土地面積最大的縣。距省會貴陽市166千米、州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勻市187千米。沿紅水河航道直下西江珠江,航行1206千米,可達廣州磨刀門出海。 [1] 

羅甸縣地形地貌

羅甸縣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式下降,縣境西北、北、東北等地為環形山地的基本輪廓,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面破碎、以山地為主,丘陵、盆地相間分佈,但其間過渡不甚明顯山地面積為2583.8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85.75%;丘陵面積為291.799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69%;盆地面積為137.3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4.56%。河流在境內穿插、切割,更使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多樣。北部和東部以岩溶丘陵、盆地及石灰岩低中山地貌為主,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岩溶發育,多溶洞、暗河。中部、南部以砂頁岩低山、河谷、盆地為主,海拔在300~1300米之間,茂井鎮大亭南面的老山大坪為最高點,主峯海拔為1400.6米;大亭東南槽渡河與紅水河匯合處的下大灣為最低點,海拔為242米(已被龍灘電站蓄水淹沒),境內海拔的相對高差達1158.6米。 [1] 

羅甸縣氣候

羅甸縣境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特點,日照為1350~1520小時,年平均氣温達20℃,極端最高氣温40.5℃,極端最低氣温零下3.5℃,年均降雨量為1335毫米,無霜期長達335天左右。 [1] 

羅甸縣水文

羅甸縣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紅水河、瀠河等22條(界河除外),總長度4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7.78億立方米。 [1] 

羅甸縣自然資源

羅甸縣水資源

羅甸縣境內河流藴藏着豐富的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48.27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2.6萬千瓦。地表水總流量35.82億立方米。 [1] 

羅甸縣生物資源

羅甸縣境內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蟒蛇、紅腹錦雞白鷺紅隼白冠長尾雉、獼猴、穿山甲水獺大靈貓小靈貓等。水產動物有珍貴的團魚(鱉)。國家保護的樹種:一級有桫欏;二級有野荔枝黃杉楠木麻楝紅椿杜仲銀杏鵝掌楸福建柏、心葉硯木。野生藥材100多種,主要有金銀花桔梗、大小黃草、半夏、巖黃連通草何首烏等。 [1] 

羅甸縣礦產資源

羅甸縣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分佈廣,已發現的有四大類30多個品種。金屬礦主要有等14個品種;非金屬礦儲量多,開發潛力大,主要有硅礦玉石大理石水晶礦冰洲石輝綠岩貓眼藍石棉等。其中硅礦儲量78.4萬噸,遠景儲量大於300萬噸,玉礦儲量達74.6萬噸,水晶80萬噸,冰洲石4萬噸,輝綠岩5億立方米,金黃大理石2億立方米。 [1] 

羅甸縣人口

2022年,羅甸縣常住人口2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6萬人。年末户籍95816户,户籍總人口364790人;按性別分:男性190988人,女性173802人;按城鄉區域劃分:城鎮人口132197人,鄉村人口232593人。 [3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羅甸縣常住人口為257551人。 [17] 
布依族是羅甸的土著民族,也是羅甸縣的主要少數民族,佔全縣少數民族人口的 65% 。
苗族是羅甸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全縣 26 個鄉鎮都有分佈。 [7] 

羅甸縣政治

羅甸縣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常務副縣長
楊平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縣政協主席
副縣長
何玉林、趙俊、羅振山、温永盛、吳小蘭、羅福家
參考資料
[20]  [23-31]  [33] 

羅甸縣經濟

羅甸縣綜述

2022年,羅甸縣地區生產總值(GDP)為90.5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3.7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4.28億元,比上年下降6.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42.59億元,比上年增長2.1%。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6.2:26.8:47,與去年同期的24.8:29.9:45.3相比較,一產和三產分別提高1.4、1.7個百分點,二產下降3.1個百分點。 [32] 
2022年,羅甸縣市場主體總數23469户,比上年末增長17.3%,其中企業5064户,個體工商户17996户,農民專業合作社409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5372户,其中企業1434户,個體工商户3928户,農民專業合作社10户。註銷市場主體1899户,其中企業361户,個體工商户1494户,農民專業合作社44户。
2022年,羅甸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5億元,比上年下降0.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節能環保支出、衞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0.2%、12.0%、4.3%、0.9%、5.2%。 [32] 
2020年,羅甸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0.61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排全州第3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85億元,同比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3.74億元,同比增長4%(工業增加值17.01億元,同比增長2.0%;建築業增加值6.74億元,同比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36.02億元,同比增長5.1%。經濟結構為25.9%:29.4%:44.7%,人均GDP為30767元,同比增長4.8%。 [18] 
2021年,羅甸縣生產總值為90.64億元,同比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2.51億元,同比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11億元,同比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1.02億元,同比增長11.4%,兩年平均增長8.3%。 [22] 

羅甸縣第一產業

2022年,羅甸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89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農業總產值26.83億元,林業總產值2.93億元,牧業總產值6.84億元,漁業總產值0.63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66億元。
2022年,羅甸縣糧食總產量84789噸,比上年增長2.9%;蔬菜679183噸,增長8.5%;茶葉1538噸,增長26.9%;油料6797噸,增長45.9%。
2022年,羅甸縣主要林產品中油桐籽6000噸,板栗5950噸,油茶(籽)2300噸。
2022年,羅甸縣四肉總產量17973噸,比上年增長6.7%;禽蛋產量4678噸,比上年增長4.6%;豬出欄數129651頭,比上年增長5.1%;牛出欄數21634頭,比上年下降5.4%;羊出欄數43826只,比上年下降7.9%;家禽出欄數1619480只,比上年增長37.9%。 [32] 
202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增幅(%)
糧食
84789
2.9
油料
6797
45.9
其中:花生
1509
2.0
油菜籽
5288
66.4
蔬菜
679183
8.5
中藥材
30195
12.3
茶葉
1538
26.9
園林水果
110383
16.9
參考資料
[32] 
-
-

羅甸縣第二產業

2022年,羅甸縣工業增加值16.61億元,比上年下降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2%,其中:採礦業比上年增長15.3%,製造業比上年下降3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比上年下降3.0%。
2022年,羅甸縣建築業增加值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1%;資質內建築企業20個,比上年增加1個。其中,二級資質企業10個,三級資質企業10個。資質建築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4.1%。 [32]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砂石(省級產品)
萬噸
49.27
-43.5
鐵合金
萬噸
0.75
-21.1
紙製品
萬噸
0.33
-42.1
自來水生產量
萬立方米
584.65
-42.8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86.11
-13.3
發電量
萬千瓦時
221539
15.4
參考資料
[32] 
-
-

羅甸縣第三產業

2022年,羅甸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52億元,比上年下降3.8%。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下降6.9%,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不含石油)比上年下降8.9%,成品油零售額比上年下降0.2%。 [32] 
2022年,羅甸縣接待國內過夜遊客50.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8.2%。全縣賓館酒店達到158家,客房3828間,牀位5982張;釣魚棚有1321個,牀位5432張。獲評星級農家樂3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1家。
2022年,羅甸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住户存款餘額67.61億元,比上年增長15.4%;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36.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各項存貸款餘額比上年增長14.0%。
2022年,羅甸縣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63.6%。商品房銷售面積2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4.0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5%;商品房銷售額10.1億元,比上年下降43.1%,其中:住宅銷售8.73億元,比上年下降36.7%。 [32] 

羅甸縣社會事業

羅甸縣科學技術

2018年,羅甸縣有高新技術企業1家,完成高新產值11.85億元,同比增速40.7%。全縣專利申請量達70件,其中發明專利17件、實用新型45件,外觀設計8件;授權量達113件,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105件,外觀設計5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0件;全年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完成55.5%。 [4] 

羅甸縣教育事業

2022年,羅甸縣教職工數4763人,專任教師數4058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1150人,專任教師685人;小學教職工1678人,專任教師1561人;初中教職工984人,專任教師923人;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職工127人,專任老師123人;普通高中教職工612人,專任教師570人;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166人,專任教師162人;特殊教育教職工數22人,專任教師22人;工讀學校教職工24人,專任教師12人。 [32] 

羅甸縣文化事業

2018年,羅甸縣開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等演出活動、共計演出20餘場次,觀眾達9萬餘人次。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免費調試、維修111餘台次,培訓羣眾27餘次50餘人,上門為“村村通”用户調試、維修服務8次。 完成農村電影公益放映2148場,完成多彩貴州“廣電雲”户户用工程新建通組光纜784.32公里,入户光纜966.88公里,完成69個行政村的光纖入户建設,完成14087户安裝任務,開通用户9948户,舉辦非遺保護傳承培訓班1期,布依族服飾製作技藝培訓班1期,共培訓人員145人次。 圖書館資金投入40.5875萬元,購置新書2428冊,新增報刊雜誌108冊,電子圖書 1.2 萬冊,收集地方文獻20多冊,共辦理借閲卡 3800 張。裝訂館藏報紙 22320 份,期刊170種。 [4] 

羅甸縣體育事業

2018年,羅甸縣組織運動員參加省第十屆運動會舉重、完成國家生態體育公園創建及驗收工作。組隊參加貴州省第三屆“茅台王子杯”廣場舞黔南賽區半決賽榮獲三等獎的成績。籃球隊、田徑隊、足球隊在參全州青少年錦標賽中取得了17金、9銀、8銅的成績,縣舉重隊8人7次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U11-U18舉重錦標賽、冠軍賽、累計獲得了26枚金牌、7枚銀牌、1枚銅牌。 [4] 

羅甸縣醫療衞生

2022年,羅甸縣共有衞生機構207個(含村衞生室),建成中醫館25個。實有編制牀位1417張,實際開放牀位2164張。衞生機構技術人員252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67人,註冊護士1049人,藥師85人,技師181人。全縣甲、乙、丙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967例,其中乙類922例,丙類45例,無甲類病例報告,總髮病率379.82/10萬,與上年相比下降13.36%。全縣孕產婦死亡率33.28/10萬,嬰兒死亡率2.6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99‰,宮頸癌篩查人數4529人,乳腺癌篩查3804人。 [32] 

羅甸縣人民生活

2022年, 羅甸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1元,比上年增長4.8%。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117元,比上年增長4.8%。每百户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37.7輛,比上年下降0.2%;擁有電冰箱131.5台,增長0.7%;擁有洗衣機113.9台,增長6.3%。
2022年, 羅甸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7元,比上年增長6.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812元,比上年下降0.5%。每百户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2輛,比上年末增長16.8%;擁有電冰箱124.1台,下降1.6%;擁有空調34.4台,增長4.2%;擁有計算機19.8台,增長16.8%。 [32] 

羅甸縣社會保障

2022年,羅甸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2933人,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1700人,城鎮職工參保人數21233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3795人,其中,參保職工15595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32820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422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7987人。
2022年末,羅甸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504人;月人均保障標準660元/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113人;年人均保障標準5280元/人。 [32] 

羅甸縣郵電事業

截至2022年, 羅甸縣郵路總長度1162公里,比上年增加430公里;郵政業務總量2645萬元,比上年增長3.1%,郵政業務收入3533.61萬元,比上年增長7.6%。電信收入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末電話用户350008户,其中:固定電話用户6623户,公用電話數125户,移動電話用户296704户。 [32] 

羅甸縣鄉村振興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1] 

羅甸縣交通運輸

羅甸縣綜述

羅甸縣等級公路總里程達3522公里。羅甸縣境內各等級道路有:國道2條211公里,省道3條258公里,縣道14條388公里,鄉道30條525公里,村道159條887公里,通組公路933公里,其他公路320公里。目前已建成二級公路174公里,正在建設二級公路11公里,已建成三級油路10公里,正在建設三級公路34公里,已建成四級油路里程342公里,通村油(水泥)路1247公里(在路網調整規劃中有395公里提等升級為國省道和縣鄉道),已建成通組公路933公里。
羅甸縣境內通船航道里程達242.6公里,其中四級航道88.5公里;各類港口碼頭10個,其中500噸級客貨運綜合泊位港口2個,支線碼頭3個,便民碼頭5個。全縣26個鄉鎮已全部實現通暢,通暢率為100%;268個行政村和5個居委會已全部通公路,通達率為100%。
羅甸縣目前有省際長途客運車輛15輛,市際長途客運車輛13輛,縣際長途客運車輛31輛,縣內客運車輛42輛,公交車44輛,出租車214輛,村村通客運班車34輛。擁有各類船舶992艘,其中:客船總計45艘,鄉鎮自用船537艘,公務用船30艘,皮筏艇18艘,摩托艇6艘,縣域漁船356艘。 [8] 
2022年, 羅甸縣境內公路線路總里程3289公里,其中公路管理局管理里程172.49公里,交通局管理里程2983.46公里,高管處管理高速公路里程133.05公里。年末全縣公交車企業1個,新能源公交車50輛,縣城區公交線路4條,公交車22輛;城鄉郊區公交車10輛,線路4條;鎮級公交車10輛,線路4條;公司機動備用8輛。出租車企業共10家,出租車425輛。
2022年末, 羅甸縣公路旅客運輸量187萬人,公路旅客週轉量43800萬人公里;公路貨物運輸量138萬噸,水路貨物運輸量2.05萬噸;公路貨物週轉量71280萬噸公里,水路貨物週轉量390.5萬噸公里。 [32] 

羅甸縣鐵路

羅甸縣已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的鐵路線為永興鐵路,線路起點為湖南永州、途經獨山、平塘、羅甸、望謨、安龍,終點為興義。路線全長785.2公里。此外,州委州政府提出規劃並爭取貴陽經惠水、羅甸至百色鐵路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總里程約300公里。 [8] 

羅甸縣高速公路

羅甸縣共有高速公路2條,銀(川)龍(邦)(惠水至羅甸黔桂界段)高速公路全長113公里(羅甸境內69公里)。 餘慶至安龍高速平塘—羅甸—望謨段177.111 公里(其中羅甸境64公里)。此外,州級規劃“一圈兩翼”骨幹路網規劃中,提出了“荔波至麻尾至羅甸高速”南環線幹線高速公路和“平塘克度至塘邊至邊陽高速”連接線。正在爭取列入省高速路網規劃。 [8] 

羅甸縣國道

羅甸縣共有國道2條共211公里,其中一條蘭州-龍邦,路線編號G212,該路線在羅甸縣主要走向為:羅沙-邊陽-板庚-羅甸-羅蘇-紅水河接廣西下老,規劃里程123公里。另一條荔波-安龍,路線編號G552,該路線在羅甸縣主要走向為:董架-沫陽-羅甸-羅悃-羅蘇-荸基埡口接望謨桑郎,規劃里程88公里(其中羅甸縣城至羅蘇段與G212羅甸縣城至羅蘇路段重複41公里)。 [8] 

羅甸縣省道

羅甸縣共有規劃省道3條,即貴陽-羅甸,路線編號S104,該路線在羅甸縣主要走向為:打代河-大井-董當-雲幹-三岔河-八總-紅屯(新茂井鎮)-茂井大橋-梨子坳-班仁至廣西三堡,規劃里程143公里。禹謨-羅甸,路線編號S210,該路線在羅甸縣主要走向為:擺落-木引-逢亭-邊外河接G552荔波-安龍國道,規劃里程56公里。沿山-德卧,路線編號S315,該路線在羅甸縣主要走向為:慄木-邊陽-母王賢-董王-皮桶-擺落-木引-興龍接紫雲界,規劃里程62公里(其中擺落至木引10公里路段與規劃的S210禹謨-羅甸省道重複路段)。 [8] 

羅甸縣水運

羅甸縣規劃航道提等升級7條194.1公里:規劃小馬場至曹渡河口61.5公里、曹渡河口至裏落40公里、羅甸港第一作業區至蒙江河口38.2公里、壩宜至下落翁2公里為三級航道,鳳亭河鳳亭鄉至河口8.9公里、蒙江邊外河至螞蟻寨32.6公里為四級航道,幹江河關固至紅水河鎮10.9公里為五級航道。規劃重點港區4個:新建羅妥港區千噸級貨運泊位10個;新建八總港區千噸級貨運泊位2個;擴建羊里港區千噸級客貨運泊位3個;擴建羅甸港區千噸級貨運泊位1個、客運泊位1個。規劃主要碼頭4個:建設茂井碼頭、鳳亭碼頭、小馬場碼頭、裏落碼頭。規劃便民碼頭35個。規劃年貨運吞吐量到2020年達510萬噸,到2030年達1000萬噸。 [8] 

羅甸縣歷史文化

羅甸縣生活習俗

羅甸縣境內布依族,古來喜居溪河兩岸,田壩旁邊,依山傍水。房屋建築依山層疊而上,排列有序,坐落有向。少數寨子因條件差,坐在山腰,山樑或坪子上。多數寨子周圍翠竹、古樹、果森成蔭,寨中或寨邊,有水井和河流。一般村寨,一個或幾個姓氏組成,雜性的村寨不多,小寨十來户,大寨幾十、幾百户,單家獨户的很少。
史記布依族先民,住“橄欖”房(漢語稱之吊腳樓)。建房多數是三開間,富有人家五開或七開間。四壁裝木板或編竹篾笆簀或編笆茅杆壁頭圍。底層多用青石砌牆,製成欄圈,用於關牛馬豬雞等牲畜和家禽,中層(牛馬圈的頂部)用木板作地板,方成若干房間,主要住人,三層有的用板作樓板,有編竹片(竹子劃開成兩半後鍾扁)笆簀作樓,主要用於堆放糧食。一般木瓦結構,有五柱六瓜或九柱十瓜,屋面蓋小青瓦,無瓦蓋草。不管幾開間,大門均開在正中間,中堂正壁中央設神龕,神龕下置一張四方桌(稱八仙桌),作供奉祖宗之用。堂屋左右開間,分別作卧室、客房、廚房。比較富的人家還想廂房,稱“三合院”。既有廂房,又有正廳,稱“四合院”。對廳低於正房80釐米左右。
新中國成立後,布依族的建築式樣、風格與城鎮住房已無多大差別。相當一部分家庭蓋起了磚木或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部分人家室內陳設,不亞於職工和居民住宅。 [9] 

羅甸縣節日活動

一年之中,布依族的節日有:大年、清明、三月十三(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九月重陽、吃青等。除三月十三(三月三),是本民族特有的節日外,其他節日和周邊民族基本相同,只是文化娛樂,食品有別而已,分述如下:
大年(春節):是全年最隆重的節日。每到農曆臘月20後,各家各户,始作過年準備,縫製新衣,準備香料,準備糯米,煮豆豉,做酶豆腐(即臭豆腐),殺年豬,做血豆腐,臘肉,香腸。打掃衞生,洗粽粑葉,在外工作、經商、就讀的親人也陸續回到家中和老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臘月29、30日,始用紅紙寫神榜、對聯。張貼於神龕、中柱、元柱、門窗等,呈現節日喜慶景象,有的姓氏除夕開始打粑、包枕頭粑,供祖宗。晚上不睡,名曰:“守舊歲”,整夜燈燭輝煌。多數姓氏大年初一,雞叫頭遍,開始打餈粑,堂屋供祖。祭品有:熟公雞、刀頭、美酒、糯米粑。姓氏不同,供桌擺法有別。但供桌擺好後,即燃放爆竹,請祖宗就席。年青姑娘小孩爭先恐後到井邊要勤水(又稱智慧水)。傳説第一個取得勤水的人,是當年最聰明,事事如意的人。取水時間從子夜時分開始到凌晨均可,去取水的帶上一隻能裝3-5斤水的葫蘆,點上3柱香、燒紙然後跪在井邊的祈禱,口中念“求大人(龍王)賜我勤水,吃哪樣水才勤(聰明),哪種水最潤只佔喉嚨,教什麼我的記性(悟性)最好”。唸完後,用葫蘆裝上水帶回家燒茶敬祖宗,天亮後,全家歡聚吃團圓飯,飯後兒童盡興玩耍,男童打陀螺,女童踢毽、打單。青年男女到花包場上丟花包,對唱竹筒(一種土話筒製法,將大竹在靠竹節的地方鋸斷,然後在竹節的底部打一小孔,再用棉線或細麻線穿過,連成數十米長的有線話筒即可對話)。老年人在家飲酒作樂話桑麻,若是天氣好則坐在曬壩上擺故事。羅悃鎮所在地,此日河東、河西青年隔河打小石頭仗(愉樂)。有的姓氏初一下午6點左右收供桌,有的初二、初三方收桌。初二以後開始互相拜年,走親訪友。女青年到外村拜年,要受到該寨男青年邀請對歌,有時對唱幾天幾夜。有的白天丟花包,晚上對歌,男青年組織上山打獵,下河捕魚等活動。過去整個正月都休息,盡興玩樂。
新中國建立後,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家認識到,時間的可貴,因此大年初一的前後幾天放假休息,一般初五以後,就開始上坡勞動。修橋補路,開渠築塘,修房蓋屋,修整農具,準備春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種早熟蔬菜的地區,初二就下地幹活,有的男女青年,背上行旅到外地打工了。
了年節:有的過正月29日,有的過30日,這天家家户户打了年粑,備豐盛的佳餚美酒祭祖先,表示過了今天,就要投入緊張的春耕生產了。
清明節:這個節日本來是漢族節日,可是民族事例和漢文化傳入布依族地區後,部分佈依族地區也過清明節了。除買肉、殺狗、殺雞、辦酒餚外,還蒸五色糯米飯供祖,上墳山“掛青”,培土除草清理祖墳環境,休息一天,過三月十三的周邊寨布依族,當天也前來作客,飲酒作樂,下午方散。
三月十三(或三月三,亦稱“楓香葉節”):此節日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據俗傳來歷有三:其一,古時候,有位布依族老人,沒有男孩,只有三個姑娘,老大、老二都嫁到有錢人家,老三嫁到貧窮人家。三個姑娘對父親都很有孝心,有次三個姑娘同時去請父親去自家吃飯。先去誰家呢?父親想來想去,最後出個主意,叫三個姑娘各整菜飯,於三月十三日這天,送到指定的三岔路口等他,看誰做菜飯好吃,他就先去誰家。父親和女孩都按時到達指定的地方。老人先看老大、老二的飯菜,最後看老三的。老三沒錢辦豐盛的佳餚菜,不過她憑自己的聰明手巧,上山摘染飯花、楓葉等,取其液辦成五色糯米忽。父親揭開提籃蓋,顏色實在好看,香氣撲鼻,便伸手撲來吃。按原先許上的諾言,先到三姑娘家去吃飯了。後人就在三月十三這天,也蒸五色糯米飯吃。代代相傳,形成節日。其二,從前有位聰明,手藝出眾的布依族姑娘。於三月十三這天,和七仙女在大楓香樹上,比賽織布。姑娘贏了,一時高興失足跌落樹腳身亡。後人為了紀念她,每年到這一天都摘楓香呆、染飯花製成五色糯米飯,祭祀這位姑娘,日久成了傳統佳節。其三,傳説從前有位布依族青年,在皇宮幫皇帝當衞士。一次出征攻敵,大隊人馬已帶着乾糧前行,皇帝和衞士因趕不上前面的隊伍,兩人落在後面,在前後左右都沒有人煙的地方,皇帝餓不能行走了。衞士無計可施,終想出個辦法,把自己臀部肉,割燒給皇帝吃。皇帝填飽肚了,就對衞士説:“打完仗後,天下太平,給你授最大獎,立最大功”。可是仗打守兇,天下太平啦!皇帝或成天吃喝玩樂,不給戰場上立功的將士授狀,仍叫衞士天天守門,衞士問皇帝授獎一事,皇帝反説:“現在天下已太平,你有吃就行了,還要授什麼獎呢?”衞士氣憤辭去守門,到深原林去,以一棵數人環抱的空楓香樹洞為房,捕貓禽獸維生,曾在戰場上立過功的將士們,見衞士走後,也紛紛離去,幾乎於人守城。皇帝見事不妙,就派人去找衞士回來授獎。可是怎麼也找不到衞士了,最後去找衞士的人們把原林燒了,方發現衞士被燒死在大楓樹裏。護理皇帝,為收買人心,皇帝下令給衞士追補立功授獎。給他做道場,命三月十三這天為紀念英雄衞士日。皇帝和境內人民戴柳葉、楓香葉,表示悼念衞士。傳為佳話,演為佳節。
以上傳説,雖無文字可考,但三月十三掃墳祭祖已成為布依族羣眾的習慣。三月十三日前兩天,家家上山採摘染飯花、紫葉和嫩楓香葉,碓舂茸後,置桶浸泡數小時,瀝去其渣,用其水泡糯米。節日上午,瀝水蒸飯,獲黑、黃、紫色、加品紅、品蘭,染白糯米飯,即成五色糯米飯,清香可口。有的地方買肉殺雞,有的地殺狗分肉,辦豐盛酒菜祭祖宗。休息一天,周邊過清明的親戚朋友前客。下午互請客人吃飯,有的上墳山“掛青”,有條件的地方,青壯年上山打獵,下河打魚,少年男女賽踢楓香葉毽,家家門窗掛柳葉,插楓香葉,人人頭插楓葉、戴柳條,表示緬懷英雄,來日蚊蟲不咬。
牛王節(亦稱招牛魂):此節不普遍,沫陽、逢亭、羅悃等地區布依族村寨過的較多。節日具體時間不固定,每年栽插稻秧完後,以一寨或周邊商定,擇適當日子,殺豬或買肉共同取餐。藉此“儀榔”,制定“鄉規民約”。各家各户管好耕牛,田間管理,防火防盜,自覺遵守,不得違犯。有的地方過“牛王節”,要在牛角上扎稻秧,牽着牛在寨中游走,表示給牛“放假”此節不供祖宗,不搞其他活動,但這種“儀榔”形式,年年如此,代代相傳,便成了獨特的傳統節日。
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節:這三個節日,外地布依族過得隆重,羅甸地區布依族不普遍過。只是有漢族雜居的布依族村寨,或雜居在漢族村寨的布依族,才隨同漢族過此節,他們看到漢族過節。自己不過不好,也買肉殺雞,包三角粽粑,或蒸糯米飯吃。一般不供祖,不放假,不搞什麼活動的。
七月半:除大年,七月半是布依族的第二大節。一般休息3天,13日開始推豆腐,殺豬或買肉,推糯米漿,製作“搭聯粑”。“搭聯粑”製作程序即用紫葉水泡糯米“吊漿”,後用芭蕉葉包為兩上相聯的餈粑,餡子用糖、肉、芝麻。14日正節早上家家蒸搭聯粑和花糯米飯,殺雞拱肉辦豐盛酒菜祭祖。上午閤家吃團圓飯。下午姑娘前來拜節,晚上每户都要在堂屋為祖先焚燒香紙,“銀錁包”。15日晚上,各家在院壩插香,路邊插成一條香龍,一直插到寨邊,俗稱“路香”。青少年還插“香瓜”或“香橙”。即把香點燃後,插在嫩南瓜、橙子周圍,再把瓜、橙子插在竹竿上,立於院壩前沿或寨邊路口觀賞。近水的插了香燭的瓜橙放到河中任其流淌叫“放河燈”。有的還在院壩擺淨茶,俗傳供給遊看路香彩景的孤魂野鬼飲用。
嘗新節:各地過的時間不統一,有的在水稻剛成熟時,買些肉、殺只雞,併到田頭割幾把穀穗回家加工,做好菜敬供天地,祭祀祖先。多數地區水稻收完後,以一寨或幾寨聯合,到重陽節一併過。節日這天,用新糯米打餈粑,買肉殺雞,辦豐盛佳餚,敬供天地,祭祀祖宗。休息懷天,飯後近水者,下河打魚,近林者上山打獵活動。如板庚一帶的布依族在這一天就過的非常熱鬧,祭祀祖宗時還要放炮竹,有小孩的家庭還要叫小孩到別人的瓜棚或瓜地裏去偷些南瓜回家,過去布依族民間流傳“八月中秋亂得亂偷,九月重陽亂得亂扛”的順口溜,是説每年中秋和重陽這一天允許小孩偷別人的瓜,來年才有好收成,這種習俗在上世紀中葉以後就已不再沿襲了。 [9] 

羅甸縣語言文字

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布依語有三個土語區,羅甸布依語屬第一土語區,其語言和周邊省縣的壯語、布依語基本相同,可以通話,對唱山歌。布依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吸收周邊民族語言,特別是漢族的語詞,豐富自己的語言。
境內布依族,自古以來,在本民族內部,用布依語作交際工具。但上學就讀、外出經商的均使用漢語。城鎮附近雜取漢族村寨的布依族,懂漢語的較多,多數人在家都使用布依語,出門對外使用漢語,機關幹部和少數民族家庭全用漢語。當然距中心集鎮、主幹公路較遠的一些村寨少數布依族羣眾亦有聽不懂、不會説漢語。
解放前,布依族沒有自己的語言相一致文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都是刻木結繩記事。漢文化傳入後,布依族中,一些人始學漢字,就以漢字同音或近音作符號,少數字加偏旁部首,個別字創造,我們稱之“土俗”文字。用這種文字來記本民族民間口頭文學和祭祀歌等。如《砍牛歌》(亦叫《砍牛經》)、《王漢與王樹》等,是用“土俗”文字記述的。
民國年間,羅伯祥老先生曾用“土俗”文字寫詩罵舊社會,此抄一首:“國民刀堂淚汪汪,蒲況蒲乎怕趕場;昂昂竄蠻收火食,其其擼鑼墊丁糧;染麻界了裏夯賴,利納充完沿演長;停料繳留無正據,細胡亥母實悲傷”。但是“土俗”文字不科學,多數人是看不懂的。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少數民族語文工作。1956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布依文。1981年和1985年,先後兩次修改補充,布依文共有26個字母,32個聲母,87個韻母和8個聲調。
經多次對境內布依語普查,羅甸布依語語音系統及主要特點是:字母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聲母有:
b
d
g
q
mb
nd (z)
j
m
n
ny
ng
l
f
s
x(h)
w
r
y
hr
by
qy
my
sy
dv
jv
xv
gv
qv
rv
ndv
nv
lv
nyv
yv
ngv
qyv
羅甸音系多方案六個
韻母有:
a
aai
aau
aam
aan
aang
aab
aad
ai
au
ae
am
an
ang
ab
ad
ag



o
oi
oom
oon
oong
oob
ood
om
on
ong
ob
od
og







ee
eeu
eem
een
eeng
eeb
eed



aem
aen
aeng
aeb
aed
aeg




i
iu
ie
iam
ian
iang
iab
iad
im
in
ing
ib
id
ig






u
ui
ue
uam
uan
uang
uab
uad
um
un
ung
ub
ud
ug






e
ei
ea
eam
ean
eang
eab
ead
en

eng
eb
ed
eg






io
ua
ou
uai
iau
er
後面6個是漢語藉詞韻母(羅甸多方案3個)
聲調共有8個,其中,6個是舒聲調(調號:lzvxsh);兩個促聲調(調號tdt)。字例:binl(爬)、mbinl(飛)、dal(眼睛)、wal(花)、diangz(糖)、ndongx(簸箕)、daic(哭)、doons(斷)、laamh(臘月)、dabt(肝子)、dab(踏)、maad(襪子)。
羅甸縣試行布依文,始於1957年。是年縣派8名學員到黔南州語校師資班學習,5個月結業回縣。1958年,縣教育局在邊陽開辦第一期布依文師資培訓班,共80名學員。結業後,準備推行,時逢“大躍進”,民族語文工作停止。1982年,根據上級指示,又恢復布依文試行工作。截止1986年底,共培訓師資5期,157人。其中:男95人、女62人;省州代培訓15人(含苗文老師2人)。這些教師在試行作中,兢兢業業工作,先後有78人次被州、縣、區有關部門評為先進教師,榮獲獎品、獎狀;有4位教師,被雲南、黔南民管校和鎮寧民委等聘請去校任民語課教學;有5位教師輸送到部門工作;有23位教師參加統考,錄取州民幹校雙語文師資班就讀,畢業後回縣分配工作,現已全部轉正。截止1996年,共開辦6期57個布依文掃盲試點班。學員2823人。其中,男生1913人,女生910人。每期學習230個課時就結業,經省州民語辦派人蔘加驗收,有2406人脱民文盲,佔學員數85.2%。1984年至1995年底,全縣共有40所學校,327個班次,7621學生人次中,進行雙語實驗教學。1995年,國家民委、中國社科院專家,深入羅甸布依文掃盲班,雙文實驗教學班,筆試口試驗收,各班成績平均分別在80分以上,及格率100%,獲專家的高度讚揚。 [9] 

羅甸縣風景名勝

羅甸縣綜述

羅甸縣境內自然景觀有“東方洞穴博物館”大小井省級風景名勝區、高原千島湖風景區、地質科考經典勝地“三疊紀”大貴州灘、神奇誘人的葫蘆寨、神秘莫測打黛河天坑羣、大關地質生態農業觀光園;人文景觀有邊陽文昌閣、蠻瓦中共黨支部舊址、慄木懸棺巖葬、拉來寨苗族文化、白家坡苗族文化等。 [1] 

羅甸縣主要景點

羅甸縣大小井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羅甸縣東北部的沫陽鎮境內。大小井景區目前已完成景區大門、步道、長廊、衞生間、農家樂等設施建設。 [10] 
大小井風景區 大小井風景區 [10]
紅水河景區:坐落於貴州南部,風景秀麗的紅水河畔紅水河鎮,南與廣西天峨、樂業兩縣隔紅水河相望。紅水河古稱太陽河,因流經紅色砂貝岩層,水色紅褐而得名。景區距離貴陽119公里,距離羅甸縣城62公里。2016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目前已建成景區入口、遊客服務中心、蕉葉島、觀景台、夜光花海植物園、熱帶植物園、水上體育運動旅遊休閒基地、棕櫚營地公園、熱帶雨林餐廳、紅水河碼頭等功能區。 [11] 
紅水河景區 紅水河景區 [11]
“三疊紀”大貴州灘(地質公園):距羅甸縣城西北部23公里處的板庚村,方圓十數平方公里範圍的高山峻嶺、田園、小溪,由地下湖泊和地上的喀斯特地貌組成的。1988年至1991年,中美地質專家經過三年多聯合考察發現,“大貴州灘”是古代環境沉積,從“大貴州灘”,可以觀察到二億多年前古代環境沉積、運動、增生、收縮和最終消亡的過程。國際著名沉積地質學家保羅·伊諾斯教授認為,“大貴州灘”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12] 
大貴州灘 大貴州灘 [12]
羅甸天坑博物館:位於羅甸縣東北部的董當、董架兩鄉結合部,距縣城40公里。“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打黛河天坑羣,由九座險峯合圍而成。與其他天坑不同的是,打黛河天坑不僅能從頂部鳥瞰天坑奇景,還可以沿天坑峭壁險道進入坑底,盡情享受坑底的怡人風光。打黛河天坑並非獨立存在,在打黛河天坑的西南面有瑤人坨天坑,東南面有小牛角(天落)天坑,三座天坑連成一體,宛如金魚的腦袋一般,打黛河天坑最大且居中,是“金魚”的“頭”,瑤人坨天坑和天落天坑是金魚兩隻圓溜溜的“眼睛”。打黛河天坑由九座險峯合圍而成,從坑底到峯頂,最高處海拔有1074米,最低處海拔也有548米,底部直徑1000米左右,其容積與已公佈的世界第一大天坑重慶市奉節縣小寨天坑相比,是其兩倍之多。 [13] 
打黛天坑羣 打黛天坑羣 [13]

羅甸縣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14]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5] 
2016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