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特

(革命烈士)

鎖定
羅特(1928—1948),乳名景傳,廣東惠東縣白花鎮蘇豐村人。
中文名
羅特
籍    貫
廣東惠東縣白花鎮蘇豐村
出生日期
1928年
逝世日期
1948年
羅特(1928—1948),乳名景傳,廣東惠東縣白花鎮蘇豐村人。其父羅則堯是當時惠陽縣參議兼平白區區長,伯父羅仲霍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弟錦來在解放戰爭中犧牲,妹定紅參加東江縱隊。
羅特9歲入本村“育英小學”讀書。在中共黨員羅晉琛、羅鐵風教師進步思想薰陶下,學習用功,成績優良,民國32年(1943)考入良井中學。翌年8月他從良井中學投奔東江縱隊。他參加革命的行動,觸怒了其父親,在惠州《國民日報》公開聲明,斷絕父子關係。羅特亦公開説:“我也不承認他是我爸”。還將名改為羅特。
民國35年(1946)6月,東江縱隊奉命北撤,部隊領導把羅特留下,回到家鄉教書。民國37年(1948)春節後,羅特重返部隊。其時,解放戰爭進入決定性階段,國民黨敗勢已定,向華南潰退,廣東處於大批敵軍壓境,鬥爭形勢十分複雜。羅特所在部隊和敵周旋於惠陽、寶安等地。8月3日晨,國民黨軍徐東來部二千多人“進剿”游擊區,在紅花嶺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羅特當時在新編連任指導員,佈防在戰場的最前站,他和連長沉着指揮,當看到機槍手受傷後,羅特身先士卒,端起機槍向敵人掃射,不幸頭部中彈受傷,經多次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1] 
參考資料